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任课教师:张金荣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第一节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家人情化第二节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汉代儒家神学化第三节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代儒家哲理化第四节儒家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哲学模式第一节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家人情化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为宗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经典。一、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出自《尚书》:“予仁若考”,指一种美好的品德。1、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从政治作用看,“克己复礼为仁。”仁是道德的属性,礼首先指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指伦理道德规范。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仁礼一体。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从主体修养看,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具体要求。“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从血缘关系看,孝悌是为仁之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4)从人我关系看,忠恕是为仁之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修己、爱人。2、孔子仁学思想的特点(1)服务国家政治;(2)根植血缘基础;(3)强调伦理本位;(4)重视主体能力;(5)抑制个性欲望。3、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德刑并用”,“宽猛相济”;“乡愿,德之贼也”。二、孟子的“以德王天下”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发展和完善了仁的学说,提出仁政说和性善论,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1、仁政学的内容(1)制民之产民为邦本保民而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3)重义轻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劝梁惠王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仁政学的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的中心,是所谓“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正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先王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3、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从认识上讲,天和人在伦理修养的范畴内交流了情感,融通为一。这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主观主义的天人合一论。从形式上看,是有了主客体的对立和联结。孟子是在什么领域完成了主客体的合一的?三、荀子的“隆礼重法”荀子,名荀况,字卿,战国末赵国人。他将先秦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我国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1、主张“天人相分”,强调主体能动作用他直接把“天”解释为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行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治乱非天”,“治乱非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利用、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2、从“性本恶”出发,主张“化性起伪”,认为经过学习和教化,“涂之人可以为禹”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因此,必须“化性起伪”。“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涂之人可以为禹”3、主张“隆礼重法”隆礼:把礼看作人们言行的标准:“礼者,养也”,“礼者,节之准也。”“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把礼看成治国的根本。“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义制而制法度”。重法:他认为礼和法是同时产生,作用相同,密不可分的。“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义制而制法度”。认为礼是法的根据、法的总纲;而法是礼的体现、礼的确认。思考:比较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作业:抄录(不是打印)《论语》30章(任意选),最后一次课交。第二节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汉代儒家神学化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以奉天法古为旗号,以先王之道为楷模,构成一整套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一、天人感应与王权神授董仲舒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理论。“天道之常,一阴一阳”。“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君臣父子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董仲舒将五行(木、火、土、金、水)与阴阳相配。他认为,阴阳消长的原因,在于五行的“相生”和“相胜”。又把四时四方与阴阳五行相结合。他把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与春、夏、季夏、秋、冬相配置,与东、南、中、西、北相对应。“天有四时,王者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天人在阴阳五行的框架内得以“合一”。王权神授:“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二、三纲五常与正谊明道三纲:《韩非子•忠孝》:“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董仲舒:“凡物必有合”。“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君臣父子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五常:董仲舒说:“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王者修饰,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义利观:“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利者,盗之本也。”“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不能义者,利败之也。”三、阳德阴刑与独尊儒术在政治上主张德刑并用、德政为主、刑罚为辅“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而不任刑也”。“天之道,任阳不任阴。王者之道,任德不任刑,顺天也。”在思想文化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统一秦汉思想的最后一道工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第三节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代儒学哲理化儒、佛、道三教,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在宋代凝集为新的思想结晶——理学。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以穷理尽性为主要内容。一、周敦颐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理学的开山祖师、濂溪学派的奠基者。他把《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融为一体,接受道教、佛教的某些思想,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以及封建人伦道德等,作了系统的说明。《爱莲说》渗透了佛教思想。《太极图说》的许多思想源于道家。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太极”。《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太极图》《太极图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太极图说》的许多思想源于道家。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太极”。二、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的本体论张载(公元1020-1077年),关中学派的创始人,北宋思想家。张载建立了以“气”为本体的元气本体论。1、认为世界本源只有一个,即是气、太虚;世界的现象也只是气之聚散。“气盎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2、从世界观的高度,对人性起源、善恶归属作了论证,并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善的,是人体未形成前就已存在,是仁义礼智;气质之性是人体形成后有的,有善有恶,“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三、二程以“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本体论程颢(公元1032-1085)程颐(公元1033-1107)河南人,传统习惯称两兄弟为洛阳学派。1、二程认为“万物皆有理”,“理”即事物的“所以然”,是事物内在的原因的根据。并把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也说成是“理”或“天理”的表现。“忠者,天理。”“礼即是理也。”2、提出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论。“天命之性”是宇宙本体“理”在人们身上的体现,是至善的,具体表现为仁义礼智;“气质之性”是人在禀气成形时,由气的清浊决定的,有善的可能,也有恶的可能。3、提出了“天理”与“人欲”的对立。三纲五常是天理,是至善的天地之性,与之对立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口、目、鼻),皆在扫除之列。必须“损人欲以复天理”。四、朱熹以“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1、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最高范畴朱熹(公元1130-1200年),南宋时期福建学派(闽学、朱学或考亭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由此派生出来。“理一分殊”:理的整体和最高境界称为“太极”,而“太极”是宇宙的根本,这是所谓“理一”。就其化成各种事物来说,每个事物又有不同的理,所以叫“分殊”。万物既产生、统一于“太极”,又是“太极”的具体表现,体现着“太极”的整体,这就叫“理一分殊”。在天理与人欲问题上,主张“明理灭欲”。2、陆王心学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儒家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9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