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讨论:阅读单元知识介绍,说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几个阶段及相关历史事件?器物(科技)制度(经政)思想(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开眼看世界(抵抗派)洋务运动(洋务派)维新变法(维新派)辛亥革命(革命派)新文化运动(激进派)马克思主义传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课标要求:1.识记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的主张及其表现.2.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3.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1.背景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林则徐《海国图志》书影魏源①清朝统治衰微——危机四伏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③鸦片战争——惊醒志士比较项目人物林则徐魏源活动代表书籍主要观点影响主持禁烟,设译馆、翻译或编译外国书报编写书籍《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了解、研究世界情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思想解放有启迪作用,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自主学习: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探究1:你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吗?林则徐、魏源主要向西方学习什么?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呢?他们的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何作用?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4、洋务运动的意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2.思想主张:3.实践活动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防、近代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探究2: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实质: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洋务派的措施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近代教育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等北洋、南洋、福建三水师创办京师同文馆、派留学生出国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80年代末)(1)产生原因(2)代表人物及主张随着洋务运动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王韬、郑观应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三、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60——90年代末)(3)局限性:郑观应(1842~1921)广东香山人。历任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总办。著有《盛世危言》等,其思想对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者有极大影响。王韬(1828~1897)苏州人。道光间在上海外国人所办书馆工作。后赴英译书,游历法、俄等国。同治间在香港办报,宣传变法自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无议院,则君民之间势多隔阂,志必乖违。力以权分,权分而力弱,虽立乎万国公法之中,必至有公不公、法不法,环起交攻之势。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郑观应《盛世危言》以上材料体现了早期维新思想怎样的主张?探究3: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初)(1)代表:(2)主张(3)意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人物主要著作主要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天演论》实行君主立宪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用民权否定君权特点: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原因:从这句话能看出维新变法思想宣传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点?1、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2、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探究4: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学习器物——仿行制度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向西方学习与探索救亡道路相结合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2、下列著作、杂志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A3、右图所示著作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师夷长技以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4、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陈世镕;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为奇书。”——陈澧;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林昌彝。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海国图志》B、《天演论》C、《新潮》D、《青年杂志》BA5、下列属于洋务派的观点有()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师夷长技以自强④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A.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6、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7、(1999上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A、魏源《海国图志》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C、容闳《西学东渐记》D、洪仁玕《资政新篇》8、(2002江苏河南综合)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9、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0、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A.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DA12、历届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展台,最早见识世界博览会的中国人是以纯粹的私人身份去的,比如王韬,他亲历了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当时的中国人把世界博览会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这反映了A.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B.中国物产贫乏C.统治者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D.中、英科技间有很大的差距A13、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试从背景、领导力量、内容、实践影响比较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领导地主阶级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内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倡新学,兴民权,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实践影响掀起洋务运动掀起维新变法思想启蒙
本文标题: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2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