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郭敬明图书推广案例分析(doc5)
郭敬明图书推广案例分析郭敬明和春风文艺出版社的亲密合作早在2002年就开始。此前,郭敬明的一篇散文《我上高二了》被春风文艺出版社负责青春文学的编辑时祥选编入《2001年中学生最佳散文》。第二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有意在学生中发现原创文学作者,“培养出第二个‘韩寒’”(常晶语),于是,时祥选在回给郭敬明的邮件中问及他的创作计划时,也向其他几个入选“最佳散文”的中学生作者提出了稿约。郭敬明很快回复了时祥选:“我现在依然在写文章,也在出书。可能在毕业的时候(今年7月)会有书稿写完。希望我们可以合作。(春风文艺出版社是我很喜欢的出版社)。”并在邮件中附上了自己作文的获奖简历。邮件中提到的文章,就是当时正在写的中篇小说《幻城》。郭也是惟一回复时祥选的作者。郭敬明回忆说,高考临近,为排解压力,他写了这个跟现实完全无关的小说。那时看的奇幻电影、动画、游戏多了,于是有了《幻城》。因为构思时间长,一万多字的《幻城》一两天就写完了,这也是他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小说。8月,高考结束后,郭敬明向《萌芽》投稿,《萌芽》10月号刊出了中篇小说《幻城》。与此同时,郭敬明已经开始写长篇《幻城》了。小说反响强烈,让郭和《萌芽》都很意外。在《萌芽》网站所做的民意调查中,《幻城》以672票荣膺当月最佳,而第二名只有174票。与此同时,《萌芽》网站上关于郭敬明和《幻城》的帖子越来越多,话题包括:你喜欢《幻城》中的哪个人物?《幻城》改编成漫画怎样?游戏呢?改编成电影的话谁来主演?等等。《幻城》刊载后,郭敬明也通知了时祥选,时把小说买来,并给出版社领导过目。常晶从这篇小说中发现了郭与众不同之处和可能的市场潜力,“他写的是亲情——兄弟之间的情谊,这是他们这代人中比较缺少的东西,这是一个卖点。另外,他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奖者,两次一等奖,这又是一个卖点。当时我们想干脆就锁定这个人吧。当时确实在韩寒之后还没有什么新人出现。”常晶对出版社选择书的思路很清楚:做青春文学,但要意识到读者在成长,要抓住在成长的一代人所关注的问题。而郭敬明的文字让人感觉很忧伤、凄美,不同于韩寒的叛逆,很符合当时年轻人的胃口。另外,要看他的作品是否跟别人有不同的地方,最关键的是——是否好看。先不讲什么文学性、艺术性。这个书来,你能不能看下去、能不能打动你,这就是标准。而《幻城》又有改成长篇的基础。几经商议,春风决定把赌注压在《幻城》上,作为2003年最重点推出的小说。时祥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郭敬明就长篇《幻城》的出版和一些著名出版社联系过,包括出版他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的东方出版中心,但是都没有被看上。于是,郭敬明跟春风达成了出版长篇《幻城》的意向,11月,时祥选专程从沈阳赶到上海,与郭签定出版合同。这也是两人第一次见面。这次见面郭留给时祥选的印象很深,“那个时候觉得他很瘦弱,个子很小,但是了解了之后就觉得他其实很有能量。他比一般人更有想法和创新的能力。”在出版界,每年1月有一次全国最大的图书订货会,这是发行书最好的时机,因此春风文艺出版社要求郭敬明必须要在2003年1月以前完成书稿。郭敬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是第一次写长篇,感觉特别难以驾驭,心里非常紧张。寝室每晚熄灯后,他就向同学借了笔记本电脑在教室通宵写作。他就读的上海大学实行三学期制,那会儿正赶上学校假期,偌大一个阶梯教室只有郭敬明一个人。他说中间很多次,自己都想到放弃。小说如期完成了。常晶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好,而且还发现,在《萌芽》网站的论坛上,读者急着看《幻城》后续故事。这给了他们信心。当然很多成人反映《幻城》看不懂、看不下去。其实,长篇《幻城》创作是稚嫩的,其结构,尤其后半部分松散,所以《幻城》最终起印数和发行方案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内引起很大争论。最终春风决定根据订货情况再商议起印数。订货会上的热烈反响出人意料,也促使春风文艺出版社下定决心把《幻城》作为社里2003年的金牌畅销书重点推出,首印十万——这个数字,当时许多著名畅销书作家都望尘莫及。《幻城》的商业神话春风文艺出版社为此专门设计了一整套完整的营销方案。他们邀请当时青少年文学方面坐第一把交椅的曹文轩为《幻城》写序;专门做了《幻城》的flash;并且专门邀请了文坛比较活跃的评论家,在上海为郭敬明开了作品研讨会。这些举措在青春文学中都属首创,“在这一代人中,恐怕还没有谁能有这么高的待遇呢。”常晶说。此外,出版社制定了详细的各个时期的宣传计划和进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发消息、做评论、访谈等等。而社长韩忠良甚至在过年的拜年贺卡中,亲自致信发行商,大力推荐《幻城》。春风文艺出版社整个宣传攻势划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预热”阶段,以多发消息为主;第2阶段为“热销”阶段,继续宣传,在各地搞各种活动,并且准备加印;第3阶段则是如果出现滞销的预备方案。常晶说,那时国内这样周详的图书宣传还极少见,所以出版社精心准备的新闻稿很受媒体的欢迎,而且“几乎不花分文”。在发行上,他们更是步步为营,“可以说,当时我们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计划,甚至包括每个经销商、每个省、每个店所分到的图书数量,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和销售情况都会有一个配额比。”作为整个营销策略的一部分,郭敬明至今仍在忙于签名售书。上学时,周一到周五他在学校里上课,周末则去各城市搞签售,并且一般每周跑两个城市,有的城市还去过两三次。“每到一个城市,就是进宾馆,然后签售、吃饭、走人”,时祥选回忆。正是在春风文艺出版社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下,《幻城》的销量节节攀升,目前已经达到了132.9万册。而之前,郭敬明的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首印只有1万册;而另一部作品《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很长时间在北京没有找到愿意接受的出版社,只能拿回上海,而这本书的出版是2003年的4、5月份,正赶上《幻城》热卖,销量非常之好。《爱与痛的边缘》也因此再版。《幻城》的版税是三个月和郭敬明结算一次。郭敬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到现在的兴趣之一,还是喜欢去划卡,看又有多少钱进账。在《幻城》出版之前,春风文艺出版社为了表明打造郭敬明的决心和信心,开创性地和郭敬明签定了“买断”合约,协议的核心是:在他大学四年期间,由春风每年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他的学业补助,而他保证给春风文艺出版社长篇首发权,主题风格不限,四年中至少有一部作品达到出版要求即可。2003年11月,郭敬明乘胜出击,再次通过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新长篇《梦里花落知多少》,首印就达30万册。至今销量也达到130多万本。2005年《1995-2005夏至未至》起印数是50万册,这样的起印数在国内原创文学出版中可谓罕见。
本文标题:郭敬明图书推广案例分析(doc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