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发展综述及趋势分析091027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精品文档---------------------------------------------------------------------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发展综述及趋势分析【摘要】:我国高速公路骨架路网基本形成,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阶段。高速公路服务区作用日益重要,并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对二十多年来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演变的发展,对比不同经营模式的优缺点,在总结服务区经营模式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服务区走“多元化、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道路的相关建议。0前言截至200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0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预计至2020年,将达到10万公里。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中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是路与人的纽带,直接向司乘人员提供了生活服务和工作方便,维持了车辆的持续安全行驶,对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具有显著作用。伴随高速公路网络的延伸,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不断扩展和扩大经营规模,服务区本身所蕴藏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经营管理好服务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在服务区的运营管理上也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充分保障服务区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以往的经验,探讨符合高速公路未来网络化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十分必要与迫切。1服务区经营管理特征分析1.1服务区的功能定位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一部分,高速公路所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商品属性,也就决定了服务区同样具有双重性。首先,社会服务是服务区最基本的功能。服务区既为行车提供了加油、修车等服务,也为旅客及驾驶员提供餐饮、休息、如厕等服务,满足了司乘人员的生理需要和汽车机械方面的需要,确保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舒适、迅速和经济。服务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满足司乘人员的需求为最根本出发点。其次,创造效益是服务区持续发展的支撑。服务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通过向公路使用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开展经营活动,以获取服务设施的价值收益和实物收益。经营管理效益是服务区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根本动力,也保证了服务区不断持续的发展。因此,服务区的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性并不是矛盾的,服务区经营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精品文档---------------------------------------------------------------------1.2服务区的经营特点在高速公路封闭的环境内,路服务区以司乘人员以及其车辆为特定的服务对象,这也决定了服务区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加之高速公路时间和空间上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服务区经营效益的不稳定和发展的差异,给服务区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挑战。为此,必然要求服务区经营应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1)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体现在司乘人员本身以及不同司乘人员的需求层次性。一方面,充分确保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并通过提供具有特色的、人性化的服务来吸引旅客,提高服务区的效益;另一方面,消费水平也不一样,客观上要求服务区在设施配置如旅馆房间等级、餐厅标准上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要求。因此增加了服务难度。2)服务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高速公路发展状况亦存在着差异,服务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同时由于服务区所处区位不同、承担的通道功能存在差异,并且各服务区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也不相同,服务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服务区效益的不稳定由于司乘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具有季节性、随机性,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效益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2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发展趋势2.1服务区经营管理传统模式(1)传统经营模式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在国内发展历程较短,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建设上通常将其作为高速公路总投资中的专项内容由国家投资。相应的在经营管理上通常采用“一路一公司”的自主经营,或者承包、租赁的经营方式。早期高速公路建设通常采用此类模式,也是目前部分中西部省份高速公路尚未成网条件下所采用的方式。自主经营模式,是在服务区建成以后由路段经营开发公司成立相应运营单位,直接负责服务区内各项设施的经营管理。承包经营模式,在高速公路管理处下设路段服务区,实行承包经营,服务区作为企业在人事、计划和业务等方面接受管理处指导。租赁经营模式,将服务区全部或部分设施租赁给各个投标经营者,实行自主经营。管理部门按照合同向经营者收取租金或管理费,制定规章、条例,并据此对各经营者进行监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精品文档---------------------------------------------------------------------(2)传统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自主经营、承包、租赁等传统经营模式优点在于产权关系明晰,便于管理。但是由于服务通常按照高速公路路段公司而采用分散经营,各个地区服务区经营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经营方式,服务区管理角色定位不准,经营决策随意性较大。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效益低下,市场意识淡薄。各个服务区自成体系,实行全方位经营,另一方面,市场意识、资本运作意识薄弱,缺乏专业和规模优势。除部分服务区车流、人流量大,经济效益好外,整体经营效益低下,国有资产保值面临困难。2)服务质量差,管理水平不高。各服务区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管理经验普遍缺乏。服务区管理上难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控制体系,人员聘用制度、业务授权制度、审批制度、采购制度、报告制度、审计制度、盘点制度、考核制度等基本缺乏或不健全。内部控制薄弱,不仅导致经营管理中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更从根本上损害高速公路沿线经营的形象与声誉,同时也加大了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3)资源重置,闲置浪费严重。各服务区功能设置基本相似,经营管理着同样的业务,采购、销售服务以及人员、设施各自配套,大而全小而全,加之服务区设计布局上不尽合理,造成服务区使用效率低下,人财物配置的极大浪费。服务区的分散管理模式,增大了人力管理成本。总之,按照一路一个业主的建设管理模式来经营服务区,不利于提高对路网整体资源利用,效益好的服务区大家抢着经营管理,效益差的则完全不同。传统的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规模化、网络化的发展已经明显不适应服务区的发展。2.2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新探索随着服务区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本、个人资本等开始介入,在高速公路发展较快的省份,如:广东、福建、江苏、河南、河北等,首先出现了各种服务区经营管理的有益探索,大大推动了服务区的发展,带来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1)BOT模式BOT,也称特许经营权模式是指高速公路开发公司与服务区经营方(特许经营公司)达成契约关系,根据高速公路建设部门提供的设计要求,投资修建服务区,并拥有15-20年的免费经营权,到达期限之后,由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无偿收回服务区的一个方式。采用特许经营权模式,如福建天福服务区。表1服务区BOT经营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经营模式优点缺点BOT模式借助社会资本,缓解修建高速公路的资金压力。高速公路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经济收益。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精品文档---------------------------------------------------------------------基建项目都由特许经营公司自主监督工程质量,强化经营管理,保证了服务区建设的质量和经营的效益。引入专业经营公司,体现服务特色和经营水平在合同期满后,还需要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主要服务设施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或者扩建。管理方与经营方之间的关系不够完善,给行业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服务区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2)股份制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管理模式是指由高速公路经营开发公司与服务区经营管理具有优势企业共同入股组建服务区开发公司,开展服务区的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股份制经营模式通过成立股东会,公司所有运作最终目标均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股东自然会从经营管理考虑,不仅所投人的成本需要回收而且尽量缩短投资回收期,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投资回收的问题。股份公司相关业务自主经营,各项收益自然归股东方所有,避免收益外流的局面。采用股份制经营模式,如福建高速公路服务区由中石化与高速公路业主联合组建福建省高速公路华陆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负责福建省15对服务区的经营管理,占到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一半。表2服务区股份制经营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经营模式优点缺点股份制经营解决了服务区建设时资金困难问题,实现了优势资源的整合。分享服务区经营管理的收益。可以对多条路的服务区实行统一管理,降低服务区经营之间的协调成本。统一采购,统一配货,降低了企业原材料的购买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操作复杂,需要协调好现有各路业主的利益。前期投入需要大量的资本金。需要一套懂服务区经营和企业运作的人马。(3)连锁经营模式一体化经营模式是指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权移交给服务区专营公司,参照酒店管理公司、超市等完全竞争性商业企业的运营机制,采取“一体化连锁”的经营方式。服务区专营公司负责对所有服务区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并对服务区的经营秩序、环境维护、设施保养、安全保障进行标准化管理。一体化经营模式,如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八成以上服务区由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统一的运营管理把整条公路网上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效益差异明显的服务区,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提高服务区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资产盈利能力。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
本文标题: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发展综述及趋势分析09102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6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