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语泰伯篇第八1【题解】本篇取“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句“泰伯”两字为篇名。前此数篇以“仁”为中心展开论述,本篇以“圣”为主要内容,兼及贤人、君子、士的一系列道德规范。本篇共21章,孔子言论有16章,曾子谈话5章,孔子在本篇内较为集中地阐述了他心目中的6位圣人: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尧是圣人中境界最高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其仁如天。”系圣之仁者;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选于众,举皋陶。”善用人才,系圣之智者;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身体力行,事必躬亲,系圣之勇者;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谦冲信睦,“义之与比。”举义旗而抗暴,系圣之义者,武王“有治乱之臣十人”,确立周代天下,系智勇兼备之圣人;周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摄政七年,健全礼制,是孔子心目中尽善尽美的圣人。尧是最高的圣人,周公是最完美的圣人,而且有足够的文献可资参考。其次与曾子一起谈到贤人、君子、士的道德规范和一系列要求,兼及对小人行径的分析。【原文】8.1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②。民无得而称焉。”【注释】①泰伯:又作太伯。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古公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有圣德,想把君位传给他。长子太伯为实现父亲的愿望,便与二弟仲雍出走,避居于句吴,使季历和姬昌顺利继位。姬昌继位后增强了周的国势,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②三:泛指多次。【语译】孔子说:“泰伯,他真可说是达到了仁德的最高境界,多次将王位让出不受,百姓简直不知如何赞扬他才好。”【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对泰伯“至德”的赞扬。儒家文化的“德”,是虚位概念,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谦、慎、勇、直、敬……等等,均是“德”的具体内容。“至德”是儒家文化道德要求的最高境界,《论语》全书中“至德”仅出现两次。一次赞扬泰伯,一次赞扬周文王(参见8.2),泰伯是周文王父亲季历的长兄,泰伯与文王是叔侄关系,泰伯让位给季历是兄让弟,大让小。泰伯的“至德”表现为“谦让”,“三以天下让”。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以下让上,以下位敬上位,文王的“至德”表现为“仁敬”,以“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敬,可谓大敬,泰伯不仅谦让王位,连让王位的美名也让了。民众知其德高而欲称赞,却无从赞誉,不为名而行善,“善行无辙迹”,为善而不着于善,这正是泰伯“至德”的境界。【原文】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君子笃于亲④,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⑤,则民不偷⑥。”【注释】①礼:时中,恰当,也指礼度。②葸(xǐ):胆怯,害怕。③绞:指言语尖刻、刺人。④君子笃(dǔ)于亲: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亲族,笃,忠厚。⑤故旧不遗:君子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⑥偷:薄。这里指感情淡薄。【语译】孔子说:“谦恭而不以礼节之,就会白辛劳;谨慎而不以礼节之,就会胆小懦弱;勇猛而不以礼节之,就会犯上作乱;率直而不以礼节之,就会尖刻伤人。君子如能厚待亲人,则论语泰伯篇第八2人们就会趋向仁德;不遗弃旧朋老友,则民情就不会淡薄。”【解读】本章较复杂,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恭、慎、勇、直四德与礼的关系;二、“亲”与“仁”的关系;三、礼与仁,礼与中的关系。“恭”大而言之,孔子侧重强调有三:①“居处恭。”②“貌思恭。”③“其行也恭”。居处,外貌,行动,必须要恭敬,朱熹认为“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内。”郑玄认为“不懈于位曰恭”。恭与仁、与智、与勇三德相配,有仁者之恭,智者之恭,勇者之恭,也就是说仁、智、勇三者在“恭”的应用上表现各有不同。“慎”,一般说表现在言谈举止上,即“慎言”,“慎行”,如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亦如“恭”一样,仁、智、勇三者在慎的应用上呈现不同的状态。“勇”有四勇,仁者之勇,智者之勇,勇者之勇,匹夫之勇。“直”有四直,仁者之直,智者之直,勇者之直,直者之直。只有“仁者”之恭、慎、勇、直四德符合礼度。其余的各种状态与“礼度”均有一段距离,勇者之恭、勇者之慎、匹夫之勇、直者之直,直接体现“劳”,“葸”,“乱”,“绞”四种弊端。“仁”主于内,礼主于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均是仁德的外化,“礼”相对于四德来讲,四德主于外,礼又主于内。四德与礼,礼与仁之关系是层层内化。“亲”“旧”与“仁”的关系,“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入则孝,出则弟。”“仁者,爱人。”“仁”首先是表现在“孝悌”。“爱人”也从孝悌开始,然后是“泛爱众”,“故旧不遗”,所以“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亲”,“民”“旧”均是仁者关爱的对象,与“仁者”的关系是施爱与被爱的关系,君子施仁,由“亲”及“旧”,“民”,有亲疏之别,但仁者施仁爱之心则应“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泽被天下。“礼”与“仁”,“礼”与“中”的关系,诸多研究家认为:“君子以下,当自为一章,乃曾子之言也。”朱熹认为:“此一节与上文不相蒙”,即不相连属。笔者以为:“君子”前后两节,文气贯畅,义脉相属。全书谈的是“德”与“礼”,“德”与“仁”,“仁”与“中”的关系,简言之,“君子”前谈的是“仁德”与“中”的关系,“君子”后谈的是仁德的具体运用,全章以“仁德”为中心展开论述。君子前谈“仁”与“礼”,君子后谈“仁”与“用”,“用”亦属“礼”。前后各有侧重而已,无所谓“不相蒙”。另“礼”与“中”的关系,《礼记•仲尼燕居》记孔子说:“夫礼,所以制中也”,“礼为求中之器。”(吴林伯语)礼是用来确定是否符合“中”的标准的器具。【原文】8.3曾子有疾①,召门弟子曰:“启予足②!启予手!《诗》云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④!”【注释】①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6岁。疾:病。②启:此指掀开被子。③《诗》:三句诗引自《诗经•小雅•小旻mǐn》,意思是做人要小心谨慎才能避免灾祸。④小子:对弟子的称呼。【语译】曾子得了重病,叫来弟子们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知道可以免于祸害了。小子们!”【解读】本章曾子谈“全体贵生”。曾参小孔子46岁,年纪不大就随父亲曾皙师从孔子,并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性格内向,论语泰伯篇第八3处事谨慎,略显迟钝,孔子说他“参也鲁”。他强调“内省”工夫,对“仁孝”,“礼仪”研究颇深。尤以研究孝道著称于后世,他对孔子的孝作了极大的发展,“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而且孝,是一切社会行为的普遍适用法则,无所不在,无所不用,放之四海而皆准。这节谈的意思比较简单,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全体贵生”谓之孝。【原文】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①。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②,斯远暴慢矣③;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④,斯远鄙倍矣⑤。笾豆之事⑥,则有司存⑦。”【注释】①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孟武伯的儿子。问:慰问,看望。②动容貌:使自己的容貌严肃。③斯远暴慢:就避免粗暴傲慢。斯:代词,那。暴:浮躁,粗暴。慢:傲慢。④出辞气:说话注意言辞和语气。⑤鄙倍:粗野。倍:本义即“背”。背理,错误。⑥笾(biān)豆之事:指祭祀礼仪方面的具体事项。笾:竹制的祭器。豆:木制的祭器。⑦有司:主管某方面事务的小官吏。【语译】曾子患了重病,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很悲切。人快要死的时候,他的话很和善。君子对道的尊崇有三点要注意:容貌严肃庄重,可避免粗悖傲慢;表情端正,就近于诚实守信;讲话注意言辞声调,就可避免鄙陋背理。陈设礼器之类的事,自有主管祭祀的部门管理。【解读】本章是曾子对鲁国大夫孟敬子谈个人行为礼仪诸项要求。曾子病重,大约他自己预感生命垂危,临近死亡,不待孟敬子发问,就主动“言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曾子性格内向,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主动抢着说,相当于临终遗言,可见其语言的重要性。而且曾子要说的是“行为礼仪”的话,他却不直奔主题,而是绕着弯子,先发一通似乎与主题无关的宏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由“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设喻,推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强调其言辞的和善,强调其内容的重要。“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一句总起,接着三句顺序相接的话构成一组排比句,凡是由“数词”总起的句子,都是讲授者深思熟虑的话,何况是临终遗言。“贵乎道”的“道”,即行为礼仪。“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礼容外貌端庄恭敬,那么就远离暴虐怠慢;减少暴慢之辱,端正仪容气色,满脸诚恳,那么就接近诚信,增加人们对你的信任;言辞舒缓,语气谦和,那么就远离粗俗鄙陋,减少鄙倍之祸。邢邴疏云:“人之相接,先见容貌,次观颜色,次交语言,故三者相次而言也。”为什么曾子强调与人交往的“容貌”,“颜色”,“语言”呢?因为“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需要通过外部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正如《大戴礼记•四代》所说:“盖人有可知者焉,貌色声众有美焉,必有美质在其中者矣;貌色声众有恶焉,必有恶质在其中者矣。”内质与外美协调一致。曾子强调其外美,孔子在《易传》中也告诉我们:“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一个内心不诚实,诡诈多疑的人,从容貌、颜色、语言一系列外部表情都可以表现出来。话又说回来,孟敬子来探望一个弥留间的重病人,曾子自言自语滔滔不绝,是不是对天漫语而无所指呢?不是,是因为孟敬子,平素狂傲,举动任性,出言粗鄙无理,曾子明知这类人不可教,不能教,不屑教;但仍寄一线希望,喋喋不休,可见其拳拳仁慈之心,曾子的论语泰伯篇第八4话是否仅仅只对孟敬子而言呢?千百年后的我们,在曾子所告诫的内容中又能体会出一些什么呢?【原文】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②。”【注释】①犯而不校(jiào);别人冒犯了自己却不计较。校:计较。②吾友:前人大多认为,此处的“吾友”指颜回。也有人认为,称“吾友”是说自己不具备这种德行的意思。【语译】曾子说:“不仗己之能还向比自己才能低的人求教,不仗己之多识还向比自己知识少的人求教;拥有某种学问却如同没有这学问一样,知识学问充实却表现得空虚;受到别人挑衅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朋友中就有人这样去做过。”【解读】本章曾子谈为人的三种品德,一是勤学好问,二是务实谦虚,三是以德报怨。第一种美德,勤学好问。一部《论语》差不多都是弟子问,老师答的“问答式”的语录体,孔子认为整天学习不去思考,也不知道提问的人,我真不知道该把他怎么办。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篇》孔子强调学习要多“问”。子夏也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道”都在“问”“思”之间啊!可见“问”的重要性。孔子在《易传•文言》中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聚”、“辨”、“居”、“行”也离不得“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谈的也是朋友交往,问学之乐,因此,《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思”“辨”“行”也是离不得一个“问”字。“问”的范围广且深,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而“不耻下问”的学风,实在是不容易。另外,对孔子“问学”的内容,也有一个“度”的理解和运用,你在做学生阶段,不妨多问,不耻下问。但步入社会生活,尤其是进入仕途官场,你就要慎言慎问而多思了。比如子张向孔子学习如何做官,孔子则告诉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孔子在这里谈的都是“多闻”,“多见”,“慎言”,“慎行”,不是教你“疑则问,问则获”,而是教
本文标题:论语泰伯篇第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8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