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教育资源,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现状,提出了包括从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育主导等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浊?年的孕育过程中形成的最具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系统,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继往开来复兴强盛的力量源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及精神风貌将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现状(一)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笔者曾对海南省各大高校包括海大、海师大、海医、海职院、海南政法等十余所高校的大学生开展“关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调查”活动,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8份。从问卷数据结果来看,就关于传统节日问题,23%的学生认为,传统节日已经商业化了,成了很多商家作秀的舞台;18%的学生认为,每当传统节日,就剩下吃、喝,还挺累的;6%的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没有洋节时尚,很土;9%的学生则表示,传统节日不知道怎么过。许多大学生反倒是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非常推崇,参与度很高,而对端午节中秋节等不怎么感兴趣;就饮食文化来看,他们更喜欢肯德基、麦当劳、西餐厅,而对中华传统饮食知之甚少,兴趣也不大;就音乐电影方面,年轻人非常青睐西方的摇滚、流行音乐、好莱坞大片,而对中国传统戏剧、戏曲、古典音乐等不感兴趣。(二)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很多,但主要集中于手机阅读、微视频、电视电影、杂志等,真正静心研读经典名著、传统文化的非常少。而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大量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有文学、诗歌、小说、戏曲、绘画、艺术、书法、雕塑等,这些文化瑰宝却少有大学生学习、领会、传承。(三)传统道德践行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究集体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崇尚道德追求,以“君子”精神风骨来要求自己,尤其注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目前社会不良现象来看,传统道德践行危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公众意识比较差。常常自顾自己不管他人,漠视集体利益,缺乏团队精神。二是责任意识缺失。在理想追求上,重物质实现轻精神理想;在价值追求上,优先考虑个人价值实现;在思想观念上,重自我考虑而轻社会责任。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一)在教育途径上,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媒体中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首先,把传统文化教育课设置为必修课。无论文科或是理科、工科,都应把传统文化教育课设置为公共必修课,课时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有。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第三,组织开展各种讲座和竞赛,并根据各高校特色,开展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讲座竞赛活动。第四,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社团,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建立古典文学、书法、戏曲、曲艺协会等。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三下乡”社会实践,学生艺术节,学生科技节,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宣传媒体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当下,qq、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形式,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络媒介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充分做好两条线,“线上”和“线下”宣传。一方面,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开辟“红色经典”网站建设,开展网络教育专栏、慕课课程等,丰富师生自主学习的线上教育资源。例如,结合手机APP,将国学大师的精彩诵读和解读融入视频软件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增加线下实体体验活动,将校园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体验活动、比赛精彩画面,通过学校官网、微信、qq群等媒介传播,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举办如“诗词大赛”“汉字大赛”“书法大赛”“传统收官大赛”活动,既吸引了学生群体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二)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重点加强报国情怀教育、进取精神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合精神教育和诚信教育中华文化基因有其独特的气质因子。它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文明的这些优秀品质是中国能够历经重创而不倒,经风雨而更挺拔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融入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养分。1.加强先忧后乐、心系天下的报国情怀教育心系天下,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他对战乱中百姓的关切。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代大学生在富裕安康的年代出生成长、缺少忧患意识,尤其需要加强报国情怀教育。个人的成长发展需要离不开强盛国家的保障,个人的发展更应该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宝贵的青春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热情、责任、担当来书写生命的意义和青春的赞歌。2.融入自强不息、惟志惟勤的进取精神教育《周》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说,天道运行刚毅雄健,不为任何外力所左右,君子效法天道,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的是豪迈进取的人生态度。当前社会有些不良习气,浮躁拜金自私。而当代大学生大多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稍遇挫折,便一蹶不振,怨天尤人,放纵消极甚至放弃生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融入进取精神教育,让他们懂得成功需要付出、需要积累,挫折是必然。能够以坚忍不拔、奋发图强、不轻言放弃的状态投入到梦想实现中,是所有做出一番成就人士的共同特质。3.加强仁道迩远,德行仁善的道德情操教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将仁爱提升到“爱他人”和“泛爱众”。与人为善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个人上升到整个国家,“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仁爱思想被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被炎黄子孙世代传承。当代大学生更需要这样的仁爱道德情操来修心修行。多一份谅解,少一份计较;多一份关爱,少一份猜疑;多一份付出,少一份算计。以德服人,以善待人。4.融入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教育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和合”。“和合”首先是一种理念。“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阴阳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儒学、佛教还是道家,都包涵丰富的“和合”的精神,寓意兼容并蓄、共生共存,达到一种平衡和谐。当前社会越来越发展,物质越来越丰裕,但人们的内心并不幸福。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自然,都缺少和谐的状态。未来世界需要和合思维理念,大家以一种共生共赢的姿态来对待彼此,善待大自然。而大学生们是希望和未来,他们更需要这样的远见和胸怀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5.加强诚信为本,一诺千金的诚信教育人无信不立。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永不褪色的话题,是我们祖先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它既是立身之本,也是成事之基,更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道德纲绳。《礼记?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诚实真挚,心悦诚服。而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存在不规范、商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欺瞒顾客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人被物欲?_昏头脑,为了利益也不惜背信弃义,践踏道德底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更需要给大学生们塑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加强大学生们诚信教育,刻不容缓,把诚信品质融进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融进血液里,为人处世,诚信为本。(三)在教育主导上,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是教育目标的实施者,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沉淀和自身素质水平如何将大大影响学生的教育质量。因此,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老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且形成制度性的长效培训体制。培养一批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且懂得在课堂授课中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方式熏陶学生的优秀教师。这样的教师队伍将大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弘扬发展,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
本文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9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