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高洪深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2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重点问题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3第一节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二节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第三节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第四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4第一节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选择指标按照如下指标体系设立原则进行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2.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3.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4.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5第二节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持续而稳定的增长;(2)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3)生产要素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4)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6)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6二、区域经济发展是个综合性范畴1.横向: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2.纵向: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投入指标体系类型(1)人力资源(2)技术要素(3)资金要素(4)交通运输条件四、投入绩效指标体系(1)资源投入—产出成果(2)资源投入经济效益(3)区域开放度(4)环境治理能力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7第三节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一、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处理1.主成分分析原理2.主成分分析中的指标筛选方法3.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二、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处理1.层次分析法(1)渊源:20世纪70年代初,萨蒂。他将决策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析,分为目标类、准则类和对象类或措施类。(2)分类:层次单排序法、层次总排序法。2.层次分析法的应用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8第四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一、传统评价方法1.综合评分法(1)优点:操作简便。(2)缺点:由于得分是按指标值高低幅度分成不同的档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组在边缘的指标的准确性。2.标准化计分评价法(1)用指标的标准分数作为指标计分的评价方法。(2)特点:①消去了指标的计量单位,依据指标值和指标分布而定;②弥补了合评分法的缺陷;③具有“广义位次”的意义。3.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方法将不同性质的指标值转换为无量纲的功效系数,然后进行综合评价。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9二、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1.优序法优序综合评价法是对多对象多属性进行排序评价的一种方法。2.改进的双基点法(1)方法原理(2)方法步骤三、现代评价方法现代评价方法包括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等。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10关键术语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判方法思考题1.论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2.简述综合评判方法有几种?主要参考文献[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张有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研究.北京: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论文),2001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1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