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今天我们小组要讲的主题是“滴滴并购优步”。首先给大家讲个笑话哈(生动形象的讲PPT上的笑话),相信大家对滴滴一定不陌生,滴滴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便捷的服务,自2012年创立以来短短的四年时间迅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一下滴滴出行。PPT上这个女人呢就是滴滴现任总裁柳青,柳青大家可能还不熟悉,但是她的父亲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联想前任总裁、现任联想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更有意思的是,被滴滴收购的优步中国的战略负责人柳甄则是柳传志的侄女,这一家还真是简直了.......言归正传,滴滴被称为手机“打车神器”,从一开始的只面向出租车,到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滴滴自去年收购快的打车后,它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讲一下PPT上的时间线)。接下来我们用一张图来简单说明滴滴的经营方式。首先滴滴同时满足了用户的打车需求和司机的空车载客需求以C2C的模式为用户和司机创建了一个互相满足需求的交易平台。对司机来讲,司机通过成功抢单并将乘客送达目的地获得相应的现金或话费补贴,并且如果用户加价打车司机可以赚取用户加价部分的钱,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司机抢单的积极性。那对用户来说呢,用户通过成功打车并上车,获得相应的现金或话费补贴,这样一来也就提高了用户对滴滴的粘性。这样一来用户和司机两方都满足了各自的利益需求,滴滴可谓是大手笔,司机每成功接单就会的得到相应补贴,而用户每成功使用一次也会得到打车券形式的补贴,那滴滴到底是怎么盈利的呢,这就涉及到了滴滴的7轮融资,融资我会到下面的动机分析再仔细讲。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个主人公优步,优步起源于硅谷创立于2010年8月,去年10月进驻上海自由贸易区(粗略念一下PPT),短短一年时间积累了不少用户,甚至一度曾威胁到了滴滴的市场地位。绕后我们同样用一张图来看一下优步的盈利方式。首先一种情况是乘客同样通过手机客户端上的UberAPP预约打车服务,然后私家车主或出租车司机接单,交易完成后私家车主或出租车司机获得交易费用;另一种情况是Uber租用私家车或租车公司的闲置车辆进行接单服务并按照乘车时间和距离计费,租车公司和私家车主获得一定的收益分成。与滴滴不同的是,Uber通过收取交易费用中的20%来实现盈利。另外,Uber还在情人节推出指定对象赠花服务,单笔交易费用为100美元,还有用过uber车卖冰淇淋、与快递公司合作警醒当日送达速递等业务。所以Uber的业务涉及多方领域,与滴滴专注于打车服务大不相同。2016年8月1日,在出行行业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一天,滴滴出行正式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我们来看一下今年这起最大并购案的案例简介,滴滴和优步从相杀到相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可以说优步在新滴滴里是处于同股不同权的地位(结合两张PPT讲)。至此,滴滴成为了唯一一家有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投资的公司。据知情人士消息称,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完成后,新公司估值达到350亿美元。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再次证实了国外互联网公司进军中国就陷入困境的魔咒,此前的雅虎、亚马逊、ebay、谷歌等无一幸免。回到优步中国,创立于2009年的uber业务已经覆盖全球68个国家,优步中国则是从2014年初正式运营,开启在中国市场的进程。两年间,优步中国扩张迅速,已经覆盖到中国50多个城市,并计划到今年底扩展到100个城市。如此急速的业务扩张,加之与滴滴出行的竞争,优步中国也陷入烧钱补贴的运营模式。据UBER的公开资料,2015年在中国亏损逾10亿美元,而全球其他地区已开始盈利。再来看滴滴出行,自从2014年2月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其业务遍及全国400多座城市,其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滴滴出行在半数城市实现了盈利。对比两家覆盖的城市数量和盈利状况来看,优步中国的业务不算顺利。滴滴显然更懂本土市场。比如向来被司机抱怨导航无效的地图,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滴滴直接在司机和用户两端切换到更为精准的高德地图;滴滴的出行大数据也早已被包括高德在内的各大企业所看重,因为越了解乘客习惯,就越能更好地预测接下来的需求可能出现在哪里,进而以更高效率去运营。无疑,外企面对中国市场特殊的本土文化和政策,显得心有余力而不足,类似的案列还有不少:2002年,当时美国最大的C2C电商网站eBay通过收购易趣进入中国,并且一度占据中国C2C市场80%份额。然而到2007年,eBay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下降至不到8%了。两年后,2004年B2C电商平台亚马逊也入华。历经十多年起伏,直到2015年,亚马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却不到3%。显然在中国亚马逊这十年来的表现没有跟上变化节奏,以至于在整个中国电商企业喧嚣的生长环境中,亚马逊显得过于沉默,业绩不尽如人意。再回到这起并购案,到现在为止,滴滴是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根据PPT粗略讲一下7轮融资),目前新公司的市值已超过350亿美元,在滴滴与优步的烧钱大战中,那是滴滴已经完成了第6轮的45亿美元的融资,所以滴滴占有绝对的资金优势,优步的失败仿佛也在情理之中。接下来是动机分析,首先是从并购方也就是滴滴这一方来看:1、达到多项资源共享滴滴出行将整合双方团队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与专长,在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和营销推广等层面共享资源、协同发展。滴滴快的背后背靠的是三大网络巨头,腾讯、阿里巴巴、苹果。而且有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级流量入口,带动的流量作用非常巨大。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基本实现对中国网络人群的全覆盖。Uber中国背后背靠的则是谷歌、Uber全球和百度地图,特别是百度地图在国内下载量已经超过5亿,而百度地图则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日活跃用户突破1亿,日活跃请求超35亿次。而地图用户对于出行则有更加明确的需求。所以从资源方面看,双方的优势是半斤八两。对于滴滴来说,其最大的获益将是优步开发的软件。早于滴滴成立的优步,在雇佣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方面下了“血本”,工程师们编写了能够匹配司机和乘客的代码,通过三角算法精确计算用户的位置并且能预估供需关系。总得来说,外媒对优步的“适时抽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认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中国的科技业越来越强大。2.加大市场份额在滴滴出行确认收购优步中国之前,极光数据显示滴滴出行和Uber在国内打车租车app市场的覆盖率为85.9%,完成收购后的滴滴出行无疑将成为国内网约车市场绝对的市场领导者。滴滴出行和Uber(优步)都是开放型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滴滴出行牢牢占据中国打车市场极大份额,而Uber位居美国打车市场的第一位,在全世界很多别的国家也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极光数据显示,Uber在被收购后,竞品网约车app与Uber的重合度均提高了约10%,其中,滴滴与Uber的重合度从收购前的11.8%上升至收购后的21.5%,在神州专车中从22.0%上升至32.1%,在易到中则从23.9%上升至32.1%。即同时安装了竞品app和Uber的用户在竞品用户中所占的比例均增加了约10%,意味着在滴滴宣布收购Uber后,竞品中有更多的用户同时安装了Uber。结合市场渗透率反映的情况(切换到图表),从图表可以看出,滴滴在打车租车APPTop5中市场渗透率一直占据榜首,且保持着很大的领先优势,但字2016年初到并购完成前,滴滴的市场渗透率保持平稳,没有大的波动,8月份完成并购后,就有了上升的趋势,到9月初为止,滴滴的市场渗透率比一月初增加了2%左右,虽说只有2%,但对于滴滴这样的行业巨头来讲,这2%带来的利益是不可估量的。而神州专车并未从滴滴和Uber的收购案中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反而有更多的用户安装了竞品,市场份额将受到挤压。得益于上半年的大规模补贴,易到用车市场渗透率有所上升,在滴滴收购Uber后,在竞品中同时安装了易到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目前为止,易到用车的市场表现未因滴滴和Uber的强强联手而产生明显的波动。(概括讲)从目标方也就是优步这一方来看:1.结束烧钱大战自从滴滴和快的去年2月合并后,滴滴出行就成为优步中国市场“金钱大战”的唯一对手。优步和滴滴为争夺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大把烧钱。两家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都向消费者和司机提供激励措施。优步称,公司每年至少花费10亿美元来扩张中国区业务。优步首席执行官拉维斯·卡拉尼克曾透露,2015年优步在中国亏损了10亿美元,而滴滴则补贴了约40亿美元。不过这一数据被滴滴方面否认。一位行业研究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现在资本市场其实已经明确发出信息,不希望两家公司再继续争斗,而从滴滴自身经营的角度而言,亦无必要持续进行资金消耗。“优步也是如此,”一位美国机构投资人向华尔街见闻分析:“我们想问,优步中国还有钱吗?他们的烧钱行为同样不可持续,与滴滴合并最符合投资人的利益。”虽然滴滴承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将继续发放,但相信补贴和奖励力度会逐渐在用户能接受并符合盈利目标的范围内寻找一个平衡点。2.拓宽中国市场滴滴进入城市多,目前滴滴已经在全国开通400多个城市,而优步目前在国内不足50个城市,目标是到2016年年底覆盖100个城市。所以在专车市场上,滴滴虽然市场份额大,但是优步进入的城市尚少。虽然优步进入的城市多,份额必然会大幅提高。3.化敌为友优步CEOTravisKalanick在其Facebook脸书上发文称:“滴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竞争者。想要可持续得在中国城市运营,为司机和乘客服务,首要前提是能盈利。”Kalanick在今年2月份曾表示,优步去年在中国亏损10亿美元。为了攫取更多市场份额,两大专车公司之前通过大规模烧钱来补贴司机以及乘车价格,而上周出台的法规禁止使用补贴,这给专车运营带来新的压力。滴滴出行是中国本土两家专车公司滴滴打车和快旳打车合并后的产物,以更好的与优步竞争。合并后的公司滴滴出行,在最近一次融资中获得70以美元的投资,其中10亿美元来自苹果公司,此外其“后台”还有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支持。滴滴不仅通过本土合并和优步竞争,还通过与优步在美国最大的竞争者Lyft合作。2015年9月,Lyft与滴滴就方便海外用户使用专车服务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包括,美国用户在中国可以使用Lyft的app软件享受专车服务并且可支付美元,而与此同时中国人到美国旅游也可以使用滴滴的app软件。滴滴为Lyft注入1亿美元。2015年10月份,滴滴的合作伙伴扩展到了东南亚的GrabTaxi和印度Ola,从而联合抗衡优步。所以总的来说,滴滴和优步中的合并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明智的抉择。讲到并购后会遇到的状态与方法,滴滴并购优步会遇到的风险与障碍主要有消费者的需求随之变化降低、企业垄断的“美名”、来自对手的强大“后台”。(一)消费者的需求随之变化降低及解决方法1.补贴减少,价格提高,消费者需求降低“在资本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越来越关注的情况下,通过合并减少市场开拓压力、增加盈利能力,在寻求回报这方面,资本总是乐见其成的,合并的诉求也总是有的”。对于互联网企业,烧钱补贴就是一场典型的囚徒困境。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公开表示,优步在中国与本土打车软件滴滴陷入激烈价格战,每年亏损超过10亿美元。虽然彼时优步中国的估值已超过80亿美元,但由于竞争激烈,在中国市场仍未实现盈利。对于滴滴优步此番牵手,有专家认为降低经营成本是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吕本富: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当两家创业性的公司谁也不能吃掉谁的时候,往往投资人会要求两家合并,双方减少烧钱的份额,这样一来谁家的市场份额也不会损失,另外,再打下去,谁也不能吃掉谁。互联网经济学家包冉:如果停止补贴,价格涨得太高的话,大家恐怕都又回到传统的出租车领域了,从经营可持续性来讲应该是稳定的,它应该是缓慢降低补贴。那要怎么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就滴滴方面,提高价格是必然趋势
本文标题:滴滴并购优步文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3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