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解读
太原市中心医院护士长例会2014.4.24《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解读BD临床教育部来源从形式上来看,卫生行业标准并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法的形式要求,但却在卫生行业治理中发挥类似于法律的作用,具有实际约束力,是一种典型的软法。在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之所以能够起到类似于法律的作用,原因在于它们能够弥补卫生法作为法律所固有的缺陷,反映了卫生行业这一共同体的公共意志,而且能够与卫生法并行不悖,不会构成对卫生法治的伤害。(来源:刘长秋《作为软法的卫生行业标准研究》)编制背景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专业化的行业标准将有助于:规范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机构的法律纠纷*来源:卫生部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编制背景权威:全国1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3名静脉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专家组成编制组科学严谨:严格按照专家会议法为主、结合现场调研及函询的方法学进行编撰工作;历时一年余,查阅、参考了大量文献和专业书籍符合国情: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近60所二、三级医院进行相关调研——经过10余次的讨论、修改,形成本标准*来源:卫生部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美国静脉输液学会(INS)指南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静脉治疗护理实践主要依据*来源:卫生部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基本要求6.操作程序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8.职业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要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基本要求6.操作程序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8.职业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要静脉治疗(infusiontherapy)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无菌技术(aseptictechnique)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药物渗出(infiltration)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溢(spill)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基本要求6.操作程序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8.职业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要CRBS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ORT: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venouscatheter)缩略语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基本要求6.操作程序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8.职业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要基本要求标准5.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解读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的环境,应在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3的医疗环境内进行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层流净化台和有层流通风设备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中完成配液,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10cfu/m3*1*1来源: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标准5.2从事静脉治疗的护士应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5.3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标准5.4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解读护士应该对患者、看护者,和/或法定授权人进行关于输液治疗和治疗计划内容的教育,包括(但不仅限于)治疗的目的、预期的结果和/或治疗、输液治疗目的,与输液装置有关的护理,潜在的并发症,或与治疗及疗法有关的不良事件,以及风险和受益**来源:2011版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S15基本要求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基本要求6.操作程序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8.职业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要6.1基本原则6.2操作前评估6.3穿刺6.4应用6.5静脉导管的维护6.6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6.7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6.8导管的拔除操作程序基本原则标准6.1.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6.1.2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解读在置入中央血管通路装置时,护士应该使用一个核查清单,来确保符合无菌的技术和操作流程*基本原则*来源:2011版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S14解读1、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识别患者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出姓名”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史(源自《孙红解读版》)标准6.1.3操作前后应执行WS/T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6.1.4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6.1.5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6.1.6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基本原则解读1.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一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2.2%葡萄糖酸氯己定复合75%酒精溶液的优势:皮肤杀菌剂、快速起效、省时快干、增强敷料粘贴、持久抑菌、便于观察(源自《孙红解读版》)标准6.1.7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二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6.1.8置管部位不应使用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解读1、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共两遍,保障消毒剂剂量2、消毒后自然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保障消毒效果并减少消毒剂对穿刺点的刺激。基本原则6.1基本原则6.2操作前评估6.3穿刺6.4应用6.5静脉导管的维护6.6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6.7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6.8导管的拔除操作程序标准6.2.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解读评估是从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治疗的关键步骤操作前评估标准6.2.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解读减少导管对局部血管的刺激,避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保证充分的血液回流操作前评估操作前评估标准6.2.3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解读谨慎选用头皮钢针给予短期单次(小于4h)的静脉输液治疗可用于患者单次采取血标本静脉推注或滴注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肠外营养液、pH低于5或者高于9的液体或药液,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等药物时,避免使用头皮钢针,以防止发生渗出引起的组织坏疽*1头皮钢针的使用应该仅限于短期或单剂量的给药*2*1来源: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P17;*2来源:2011版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S33操作前评估只输一天,Qd给药标准6.2.4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解读建议穿刺工具具有防止针刺伤的保护装置不使用外周静脉输注的药物: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肠外营养液、pH低于5或者高于9的液体或药液,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等药物*1治疗周期:通常为少于1周的治疗适用于输血:用于成人的14-24G和用于儿童和新生儿的22-24G的外周静脉短导管通常可以用于血液或者血液制品的输注*2*1来源: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P19;*2来源:2011版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S33操作前评估标准6.2.5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6.2.6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6.2.7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操作前评估可用任何性质药物包括腐蚀性、高渗性、pH值极限等药物耐高压注射导管:可耐受最大压力=300psi,且不受加压注射次数的限制(源自《孙红解读版》)6.1基本原则6.2操作前评估6.3穿刺6.4应用6.5静脉导管的维护6.6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6.7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6.8导管的拔除操作程序标准6.3穿刺6.3.1PVC穿刺(包括头皮钢针穿刺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6.3.1.1PVC穿刺应按以下步骤进行:a)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b)选择穿刺静脉,皮肤消毒;c)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次进入少许;d)如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则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入静脉,松止血带;e)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护士签名。穿刺穿刺标准6.3穿刺6.3.1PVC穿刺6.3.1.2PVC穿刺时应
本文标题:《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4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