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昔日美丽的罗布泊今天神秘的罗布泊动物的遗骸资料简介•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学习目标】1.了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3、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默读全文,思考问题:试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来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课文写了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速读课文1-9段,找一找:文中描写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关键词有哪些?过去:充满生机广阔美丽环境怡人生命绿洲现在: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死寂的荒漠速读课文10-14段,思考问题:罗布泊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呢?•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造成的悲剧而痛惜。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拓展延伸1.课文再举青海湖、月牙泉二例,跟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关系?•明确:这样推而广之,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要增强环境意识,拯救生态环境,制止生态继续恶化。2.请你说说我们生活周围环境被破坏的事例,并谈谈你的想法。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垃圾堆成山空气不再洁净河流不再清澈干裂的土地无助的生命•目前,沙漠化威胁着地球1/3的陆地表面,每年有500至700万公顷耕地变成沙漠,另有2100万公顷肥沃耕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全世界大约有3亿至10亿人生活在易发生沙漠化和遭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共有8.7亿公顷土地已经沙漠化,撒哈拉沙漠在近200年中每年平均向南推进16公里。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全部土地的22.4%受到风的侵蚀;在中东地区,这个百分比为35.5%;在世界范围内,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估计约250亿吨。•多年来的滥砍滥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3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顷草地,2000多公里的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估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将有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假如你是千百年来生长在罗布泊边上的一棵胡杨,见证了这沧海桑田的变化,你将向人类诉说些什么?拓展延伸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既有新闻的真实性,又有文学的生动性和抒情性。这篇文章的语言,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有的用修辞手法,从14-28段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课文赏析“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这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胡杨林的“挣扎与痛苦”,其实是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流露。“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眼光狭隘,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昔日:“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现在:•“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评:对比手法的运用,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文势了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小结: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它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全文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一是对比;二是拟人,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请你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环保寄语⒈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植绿护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⒉保护绿化,人人有责。⒊绿色是青春的活动,让地球到处充满绿色。⒋绿色让我们快乐,让世界美好。⒌净化空气,美好环境,从我做起。6.如果您想创造美好的家园,请您从现在开始保护我们现在的家园。7.生命诚可贵,绿色价更高。8.环保天天行,陪伴你我他。9.东西南北中,绿色在心中。10.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11.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树立全民环保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
本文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1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