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疫情期间学生一日常规
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疫情期间学生一日常规一、上学前1.入校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体温,并将学生健康状况报班主任老师,体温若超过37.3℃时,应暂停来校,告知班主任,并及时到示范区医院发热门诊就医。2.上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后出门,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路途中,同学间保持安全距离,不打闹,防止飞沫传播;无特殊情况,不得摘下口罩。3.进校时,着校服,间隔1.5米排队,配合学校最好体温检测,听从学校防疫引导员引导入校,入校后口罩不得摘除。体温超过37.3℃的学生,进入校门口“临时隔离室”进行处置。二次测量体温仍然超过37.3℃联系家长,同时联系示范区医院和杨陵区疾控中心处置。二、上课1.全体学生上课期间务必戴口罩,学校每天为学生按2只口罩免费配备,不得摘除。2.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注意及时洗手消毒,若发现连续咳嗽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3.课桌椅保持距离最大化,不使用近距离学习方式。三、课间及课外活动1.实行错峰下课。2.不在公共场所吐痰。3.同学之间不近距离接触,不到其他班级串门。4.有序下楼梯并保持距离,不用手接触栏杆或扶手。5.上厕所实行班级错时,不扎堆上厕所,入厕排队保持1.5米距离。6.每天下午听从班主任指挥,把废弃口罩集中丢进“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箱”。四、放学1.各年级实行错峰放学,出教室不得和外班同学接触,各班级到指定位置有序放学。2.需要接送的各年级家长错时到达校门外接送处,家长不得扎堆,自行回家学生及时回家,不得在回家途中和外班学生接触。3.回家后首先用洗手液洗手。本规范自2020年4月7日起实施,请全体学生自觉遵守。疫情结束后废止,未尽事宜由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解释。2020年3月31日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疫情期间教师一日常规1.上班前。测量体温,体温若超过37.3℃时或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戴口罩及时到示范区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及时报告学校。2.上下班途中。佩戴口罩,建议尽量选择步行、骑车、乘坐私家车等接触人少的交通方式。3.进校园。学校门口自觉接受体温测量,并对手和身体进行消杀。体温超过37.3℃,进入校门口“临时隔离室”进行处置。二次测量体温仍然超过37.3℃,联系示范区医院和杨陵区疾控中心处置。4.进入办公室。保持办公室清洁和通风。办公室内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合理距离。5.教室上课。教室上课必须佩戴口罩,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不得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书展示。6.批阅作业或分发材料。批阅学生作业,分发学生作业,资料等其他用品,均需先使用洗手液洗手,批阅及分发过程都须要佩戴口罩。7.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避免面对面就餐,就餐不说话,坐下吃饭时摘下口罩,饭后立即佩戴口罩。本规范自2020年4月7日起实施,请全体教师自觉遵守。疫情结束后废止,未尽事宜由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解释。2020年3月31日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疫情期间班主任一日常规1.组织学生晨午检。在校门口晨午检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班内学生健康状态,发现学生体温超过37.3℃,报告值日领导,并立即转移至学校隔离观察室,等校医诊断确认后,及时电话通知家长。并会同值日领导转移其他学生至备用教室,;联系专人对原教室进行再次消毒。形成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就医。2.开展每日信息上报工作。将每日晨午检数据汇总上报给分管学部副校长。3.关注特殊状况人群。严格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密切关注本班学生家人健康状况,每日询问学生家人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3.开展防疫健康教育。利用晨午检、班会活动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稳定学生思想情绪,引导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4.强化协管制度。做好班级日常防控管理,加强与科任教师的联系沟通,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教育,形成良好班风。5.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及时在班级群转发学校微信公众号疫情防控推文。做好学生、家长舆情引导,严防各种谣言扩散。本规范自2020年4月7日起实施,请全体班主任自觉遵守。疫情结束后废止,未尽事宜由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解释。2020年3月31日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
本文标题: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疫情期间学生一日常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3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