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2)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意义。(3)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成因及相应的治理对策。(4)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2.城乡分布(1)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2)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3)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及保护措施。3.城乡规划(1)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2)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3)城乡规划中,主要部门的布局原则。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4.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1)城乡人居环境的评价内容。(2)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3)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和结构功能。(4)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评价。(5)不同类型的城市交通网络特征。(6)城乡的基本文化设施类型及其主要功能。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城乡规划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区域图的方式提供信息,侧重考查城乡分布与规划,一般试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因此在复习时,必须结合一些典型的区域城乡规划图进行细致的分析,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以及进行合理规划的能力。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一、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的对比类型性质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小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对农村小城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对农村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意义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各种建设协调进行的前提条件指导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品位,加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引导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给乡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则发展生产服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相结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求,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生态城镇从实际出发,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产,留有发展余地以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二、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化隔离带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三、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1.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2.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3.分类、分区保护;4.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5.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四、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1.城市规划中常见工业的布局原则工业部门生产特点与制约因素布局主导因素制糖、炼铁耗原料多,制成品重量大大减轻交通方便,接近原料地钢铁、有色冶金、化工消耗能源多接近水电站等能源地织布、石油化工运输产品比运输原料成本高接近消费市场自来水厂优质水源河流上游方向,水源清洁汽水、家具、印刷、啤酒运输不方便接近消费市场普通服装纺织、电子装配劳动力成本比重大,消耗劳动量多接近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化工、电子、飞机、仪表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接近科技发达、人才集中的地区电子、感光器材特别要求环境洁净选择环境洁净之地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2.农业布局(1)宏观布局,尊重各农业部门自身运作规律。(2)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3)城乡协调,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4)在村镇一级规划建设用地时,要尽量避免占用农业生产用地。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3.交通运输业布局(1)城市道路规划要考虑城市地理环境因素,如线路选择要结合地形,注意节约用地和投资费用,道路走向应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等。(2)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城市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3)结合各地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特点,合理布置各种交通线路和设施,为不同人群(包括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出行提供方便的选择和衔接,加强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城乡环境的运行效率。(4)交通场、站的布局应尽量满足人们出行的便利,同时考虑城市环境的要求。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五、房地产开发选址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选址原因布局位置上风口原则由于城市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烟尘污染,为了避免遭受其危害,人们必然希望住在城市的上风口地段,从而使这些区域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在城市的上风口(盛行风向的上端)地段高走原则城市中地势高的地块,受周围环境干扰少,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因此,在房地产建设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愿意选择地势高的地段地势高的地段近水发展原则城市将主要向河、湖、海方向发展,从市区到水边的区域是良好的投资地段。近水的地方景色好,空气清新,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是人们理想的住址选择近河、湖、海的地方沿边发展原则城市将主要沿着铁路或公路主要干道两侧、河流沿岸、行政边界等向外发展。这些地区交通方便,人流、客流多,发展阻碍少,有利于发展贸易,进行合作。因此,这些地段的房地产市场增值潜力大铁路或公路主要干道两侧、河流沿岸、行政边界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例1】(2011·江苏)图1为我国某市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图2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读图回答问题。图1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图2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1)1988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2)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是________。(3)该城市拟在东南方向新建一条高速公路,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等知识点。第(1)题,由图2可知,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东北、西南、东南,影响因素主要是铁路与河流。第(2)题,重化工业运输需求大,有较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所以该工业园应布局在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依据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可以读出该地盛行风为偏北风,图中河流流向自北向南。此外M处交通便利,所以重化工业园区布局在M地是合理的。第(3)题,交通线一方面是城市延伸拓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答案】(1)东北西南东南河流和铁路(2)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下风向;交通便利(3)位于城市发展的主要扩展方向之一;有利于加强城市与外部的联系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例2】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城市不同道路类型及布局特点主要道路类型功能及特点布局原则交通性道路快速通道和主干道。满足车辆快速通行,联系城市各部分、集散点、对外交通节点等两侧不宜设置有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服务性设施)生活性道路城市次干道和支路,辅助干道疏通交通,直接为各区域和居民提供生活服务沿线可大量布置住宅及公共建筑、停车场、公共站点等服务设施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1)分析图甲中城市交通干道及公共设施的布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图乙中的城市80%以上被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占据,改变了城市的自然状态。城市硬质地面面积过大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3)图乙中的道路网常见于平原地区,指出道路网的特点并说明其优缺点。(4)图中绿地的生态作用有哪些?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解析】第(1)题,注意结合表格中道路类型的布局原则思考图甲中道路及公共设施的布局是否合理。第(2)题,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虑路面硬化对植被、水文、局部气候等的影响。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道路网呈方格状,平行道路较多,增加了市民出行的选择,但是对角线方向不易直达。第(4)题,考虑植被的生态意义即可。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答案】(1)合理性:市内生活干道将公共设施1—6串联起来;与城市对外交通线对接;快速干道位于城市东部,便于过境车辆通行(不经过大量公共建筑区)。不足:银行位置不妥,位于交通快速干线会合处,会吸引大量人流,影响主干道车辆的快速通行。(2)气温:硬质路面热容量小,不透水,吸热快,蒸发耗热少,造成气温上升较快,气温较高。生物:绿地少,水面少,生物种类较少。地下水位:地表水下渗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径流增大,雨季易出现内涝。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3)呈方格状(以东西向和南北向为主)。优点:平行方向上有多条道路,交通分散,灵活性大。不足:对角线方向上的交通不便,增加了部分车辆的绕行。(4)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噪声、吸烟滞尘、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等。专题九城乡规划《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新课标版)
本文标题:9城乡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5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