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2015年技术标准考试题库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一、单选题(15-25题)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2011):对于混凝土结构,粗骨料最大公称直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A、1/2B、1/3C、2/3D、3/41、对于有抗渗、抗冻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A、4%B、6%C、8%D、10%2、当骨料具有碱活性时,混凝土用水不得采用。A、饮用水B、地表水C、地下水D、混凝土企业生产设备洗刷水3、坍落度检验适用于坍落度不小于的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检验适用于维勃稠-的混凝土拌合物。P7A、10mm,5s~30sB、10mm,5s~25sC、20mm,5s~30sD、20mm,5s~25s5、适用于泵送高强砼和自密实性砼拌合物的稠度。A、坍落度B、维勃稠度C、扩展度D、和易性6、当采用氯离子迁移系数划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时,混凝土龄期应为d。A、28B、42C、56D、847、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宜延长s。A、10B、20C、30D、408、当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并应由保温措施。A、-5℃B、0℃C、5℃D、10℃9、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m时,宜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辅助设备。A、1.5B、2.0C、2.5D、3.010、混凝土构件成型后,在强度达到以前,不得在构件上面踩踏行走。A、1.2MpaB、1.5MpaC、2.5MpaD、3.0Mpa11、对于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时,方可撤除养护措施。A、70%B、50%C、80%D、40%12、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在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抽样检验。A、搅拌地点B、浇筑地点C、A和BD、A或B13、前后两次坍落度之差即为坍落度经时损失,计算应精确到mm。A、5B、10C、15D、2014、快速碳化试验碳化深度小于mm的混凝土,其抗碳化性能较好。A、15B、20C、25D、3015、氯离子迁移系数小于,表明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A、2.5×10-12m2/sB、1.5×10-12m2/sC、2.0×10-12m2/sD、1.0×10-12m2/s16、水泥超过属于过期,对质量重新进行检验。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5天二、多选题(10题)1、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A、胶砂强度B、水化热C、安定性D、氧化镁含量E、氯离子含量2、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宜采用()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矿渣硅酸盐水泥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E、粉煤灰硅酸盐水泥3、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掺外加剂砼性能和外加剂匀质性两个方面,膨胀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A、凝结时间B、氯离子含量C、碱含量D、限制膨胀率E、抗压强度4、对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B、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C、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D、混凝土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E、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5、下列属于活性粉体材料的有()。A、粉煤灰B、粒化高炉矿渣粉C、磷渣粉D、硅灰E、钢渣粉6、对于采用()配制的混凝土,采用浇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矿渣硅酸盐水泥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E、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7、采用蒸汽养护时,应分为()四个养护阶段阶段。A、升温B、静停C、恒温D、降温8、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验收()等质量证明文件。A、型式检验报告B、出厂检验报告C、合格证D、进货单9、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A、轴压强度B、弹性模量C、抗压强度D、劈裂抗拉强度E、抗折强度10、在生产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对混凝土工程质量危害极大,必须严格禁止。A、和易性B、力学性能C、长期性能D、耐久性能三、判断题(10题)1、混凝土用海砂不需净化处理。()2、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25mm/h。()3、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精确到0.1Mpa。()4、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5、矿物掺合料存储期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6、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泌水、不分层。()7、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时,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最小内径为125mm。()8、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次检验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可将检验批量扩大一倍。()9、间断级配粗骨料堆积相对紧密,空隙率比较小,有利于节约其他原材料。()10、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目标为浇筑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一、单选题: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以上。A.250mmB.500mmC.1000mmD.1500mm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并应根据防水等级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A.水工混凝土B.纤维混凝土C.防水混凝土D.结构混凝土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级。A.三B.四C.五D.六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中,防水标准要求最高的为()级。A.一B.二C.三D.四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防水等级为二级时,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标准,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m2。A.20.2B.10.1C.20.1D.10.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对于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防水工程应达到()级防水等级。A.一B.二C.三D.四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明挖法地下工程后浇带必须采用的防水措施是()。A.补偿收缩混凝土B.外贴式止水带C.遇水膨胀止水条(胶)D.防水密封材料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A.必须现场振捣后使用B.必须进行二次搅拌C.全部废弃,不能使用D.必须掺入合格砼一起使用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A.10~30mmB.20~40mmC.30~50mmD.40~60mm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炎热季节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大于()℃。A.28B.30C.32D.34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厚度单层施工宜为()mm,双层施工宜为()mm。A.4~68~10B.6~88~10C.4~610~12D.6~810~12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应保持砂浆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A.7dB.14dC.21dD.28d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下列防水卷材属于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的是:()。A.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B.改性沥青聚乙烯防水卷材C.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D.聚乙烯丙纶符合防水卷材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时的搭接宽的为()。A.80mmB.100mmC.120mmD.150mm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及高于()或烈日暴晒时施工。A.5℃35℃B.3℃35℃C.3℃30℃D.5℃30℃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塑料防水板厚度不得小于()。A.1mmB.1.2mmC.1.5mmD.2mm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A.200mmB.250mmC.300mmD.350mm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后再施工。A.14dB.28dC.36dD.42d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A.7dB.14dC.28dD.36d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在注浆防水施工中,注浆孔深小于10m时,孔位最大允许偏差为()。A.100mmB.150mmC.200mmD.250mm二、多选题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下列关于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说法错误的是:()。A.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B.150mmC.200mmD.250mmB.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10m小于20m时,抗渗等级为P6C.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20m小于30m时,抗渗等级为P8D.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30m,抗渗等级为P10E.山岭隧道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P1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下列关于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B.150mmC.200mmD.250mmB.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C.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増至45%D.水胶比不得大于0.45,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5E.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对用于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材料及防水砂浆的主要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使用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或特种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B.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C.砂中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应大于1%D.掺外加剂、掺合料的防水砂浆其粘接强度不应小于1MPaE.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粘接强度不应小于1.2MPa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下列防水卷材品种,属于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的是:()。A.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B.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C.聚氯乙烯防水卷材D.聚乙烯丙纶复合方式卷材E.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铺贴各类防水卷材应符合的下列规定中,错误的是:()A.应铺设卷材加强层B.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满粘法施工C.侧墙部位采用外防外贴法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点粘法施工D.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E.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4~1/3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有机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下列保护层应符合的规定正确的是:()。A.底板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B.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保温层C.侧墙背水面保护层应采用30mm厚1:2.5水泥砂浆D.侧墙迎水面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20mm厚1:2.5水泥砂浆E.顶板应采用1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30~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在变形缝的防水构造中,对中埋式止水带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A.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B.止水带应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线状安设C.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并应严防漏浆D.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
本文标题:2015年技术标准考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5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