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准则
摘自佛山市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准则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以下层次的城市规划(法定图则、单元规划、详细蓝图等)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平衡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应,合理有效配置土地利用与空间资源,落实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交通设施用地,制定本技术准则,用于指导和规范编制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1.2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应包含以下内容:(1)分析现状交通情况(2)分析城市规划中与交通相关的规划内容(3)确定交通发展模式目标及交通影响范围(4)预测控制性编制单元交通需求及背景交通需求(5)评估交通设施用地和土地利用的适应性(6)提出交通设施用地和土地利用的优化建议(7)提出评价结论和建议1.3评估要求(1)评估依据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应当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相关交通专项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分区交通规划、轨道网规划、骨干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停车规划和交通政策等)为依据。(2)评估原则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应遵循交通引导和适应土地发展、集约使用土地、公共交通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3)评估年限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年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年限一致。1.4其他规定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2现状交通分析2.1土地和人口现状分析规划范围现状的功能特征、土地形态、开发强度、人口岗位规模等现状基本情况。2.2交通现状分析分析规划范围现状交通需求特征,包括人员出行总量、出行方式结构、出行空间结构、时间分布、高峰小时交通量;货运需求量、货运方式结构、货运空间分布等相关特征。分析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包括道路长度、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横断面、路网结构比例、穿越通道、重要节点和立交等设施特征,分析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主要交通拥堵瓶颈等运行特征。分析公共交通运行情况,包括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设施车站布局、用地情况和运行情况。以及线路走向、枢纽和车站布局、设施用地、客流及运行等情况。分析停车设施运行情况,包括停车设施布局和规模,以及供需情况。分析慢行交通运行情况,包括非机动车通道、非机动车停车、步行通道、人行过街等运行情况。3交通发展模式及交通影响范围3.1城市规划方案概述描述本次城市规划范围、功能定位、用地布局、用地平衡、开发强度、建设规模、人口规模、人口分布等。分析规划方案与现状情况在功能的转换、人口变化、开发量变化等方面的差别。描述交通规划方案,包括:道路布局、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穿越通道、立交和重要交通节点、交叉口形式、快速路匝道衔接、地下交通设施、轨道线路及车站布局、停车场库布局及规模、公共汽(电)车停车站布局和规模、慢行交通规划、河道蓝线、竖向控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总结规划方案与现状情况的变化与差别。3.2上位及相关规划概述描述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中与研究范围相关或对研究范围有影响的规划方案,作为交通影响评估的分析基础和边界条件。上位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全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全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枢纽规划、公交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包括相邻的控制单元规划以及与地块关系密切的相关规划等。3.3交通模式交通模式确定需要符合上位交通规划的目标要求、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本身功能定位和用地、环境要求、公共交通优先原则,同时考虑既有道路交通条件的限制。交通模式内容包括对外交通模式和内部交通模式,即明确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功能定位关系。3.4交通影响范围根据城市规划的功能定位,明确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应研究的交通影响范围。建议至少应包含以下第一、第二层次,重点地区需要包含第三层次:第一层次:城市规划编制单元的规划范围。第二层次:与规划范围直接相邻的城市规划规划编制单元和邻近的城市主干路或快速路,若附近存在比较明显的交通瓶颈时,还应将交通瓶颈纳入影响评价范围。第三层次:根据规划的功能定位,与之交通关系密切的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区域中心或交通枢纽等之间的交通衔接。第一层次为规划范围,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为研究范围。4交通需求预测4.1基础资料的分析处理(1)建立道路网模型借助宏观规划软件建立现状道路网模型及规划目标年道路网模型,建模范围应包含整个研究范围,并划定交通小区及交通大区。对于规划范围以内建议按照自然路格划分交通小区,规划范围以外可以划分范围较大的交通小区或虚拟交通小区。(2)建立公交系统模型依据收集的资料在道路网模型中增加公交站点、线路等公交系统;若没有公交线网规划,建议按照现状线路建立公交系统模型。(3)确定人口岗位分布根据城市规划统计各交通小区分业态的建筑量,分析确定各交通大区规划年对应的人口居住面积与岗位密度等指标,据此计算人口与岗位分布。4.2预测交通发生吸引量发生吸引量的预测分为两个层次,应基于对规划范围内的交通出行作深入分析;另外为分析规划区域的过境交通,对规划范围外的研究对象作战略层面的交通需求分析。本部分分析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1)交通生成(产生/吸引)交通产生/吸引的预测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回归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等,建议采用交叉分类法。应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类型分类的中类,调查各中类的现状发生/吸引率,据此分析规划年发生/吸引率。对于商业区单个商业网点的交通吸引率,应考虑一定的重复率扣除因素。应按照交通小区的划分、计算各交通小区全天人员出行及高峰小时人员发生吸引量。(2)交通分布常用方法有增长因子法和重力模型,建议采用重力模型。通常采用应先建立现状模型,根据现状模型的参数确定规划模型的相关参数。(3)方式结构方式结构的预测通常有logit模型、固定份额模型、回归模型和交叉分类模型等。应基于预测分析提出规划区域出行方式结构的规划目标,该目标是规划道路、公交等交通设施配置规模的依据。规划区域以外的其他研究区域应根据已有的上位规划或交通专线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规划/交通影响分析等确定其他区域的交通方式结构;如缺乏必要资料,应对所采用的方式结构作分析说明。(4)公交出行根据交通出行方式的目标结构,分析全天/高峰小时公交出行承担的出行人次。(5)货运交通应根据现状调查对各类用地的货运交通量作分析预测。除商业设施的货运交通外,(6)机动车出行将各交通小区的人员出行转换为客车、出租车、摩托车、公交等的发生吸引车次,并加上货运车辆的发生吸引车次,得到交通小区机动车发生吸引车次。应基于现状调查,对各类车辆的载客率作分析说明。由于各类交通方式的时段分布有所不同,应基于全天吸引人次转换为全天各方式车次出行量,再根据各方式高峰系数折算为高峰小时出行量。4.3交通模型方案测试与结果输出借助交通规划软件将车次出行量分配到道路网中,并将城市规划中有变更的用地作有无分析。应分析规划范围主要道路的流量及饱和度应分析研究范围内拥堵路段的流量及饱和度对于规划范围内饱和度大于0.8的路段,应分析对应交叉口的转向流量、交叉口延误4.4静态交通需求预测预测规划范围内各交通小区静态交通的出行需求,一般采用全天机动车(非机动车)出行量/机动车(非机动车)周转率,得到静态交通配置需求。将机动车(非机动车)泊位配置需求与根据配建指标计算的泊位配置要求作比较分析,提出泊位配置调整建议。5城市规划交通影响评估5.1评估思路针对城市规划规定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建筑密度、容积率、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属地交通管制和绕行规定等内容,主要评估各交通子系统的供需平衡关系、各交通子系统的布局以及用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5.2道路交通(1)道路容量适应性评估评估内容:评估编制单元内部道路、对外交通通道各方向、重要节点的服务水平。若编制单元内有重要枢纽、大型会展、大型旅游、游乐区等公共活动中心,需要评估该活动中心的道路交通集散服务水平。服务水平等级划分: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对道路路段和交叉口服务水平等级划分的标准。道路调整判定标准:从交通供需的角度判断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及道路网是否匹配,从而确定道路设施或者用地开发是否需要调整。对策建议:对于研究范围内道路如存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应提出相应改善建议,需要从道路断面调整、交通组织优化、提高公共交通方式比重和调整用地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对于重要交叉口以及路段服务水平在D级以上路段临近的交叉口,需要进行交叉口延误分析,并应提出交叉口选型、交叉口展宽等交叉口设计方案。(2)道路网布局适应性评估评估主要内容:评估道路功能与两侧用地的协调性、道路形态与交通组织的协调性、道路网络结构与衔接的协调性。显著影响判定标准:若交通性道路与可能产生大量人流的生活性用地相邻,或生活性道路与可能产生大量车流货流的交通性用地相邻,判定为不适应。若道路系统不利于实现交通分流组织,包括快慢分流,内外分流,机非分流,人车分流,判定为不适应。若各等级路网衔接不合理,如快速路与次干道和支路的衔接等,或内部道路网与外部道路网衔接不畅或衔接等级不合理,判定为不适应。对策建议:对于路网布局不适应情况建议,改善建议从道路功能、道路红线、道路断面形式、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功能布局和开发强度及交叉口形式等方面提出。5.3公共交通(1)公共交通容量适应性评估评估内容:分析规划范围公共交通运能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关系,从而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提出相应调整建议和对未来公共交通运营提出建议。主要分析轨道交通和公共汽电车运能;对于火车站、机场、大型活动中心等地区需要增加出租车需求量分析;对于新型公共交通方式,另行分析。服务水平判断标准:轨道交通舒适度的临界状态,是站席密度在5-6人/平方米。公交车服务标准高峰小时高单向高断面平均满载程度不超过80%,非高峰小时高单向高断面平均满载程度不超过65%。对策建议:若轨道交通需求量大于运能余量则轨道交通无法满足全部需求,或公共汽电车需求量大于公共汽电车线路需要增加公共汽电车运能。若编制单元内有大型交通枢纽、大型会展中心、大型游乐园等人流集散量较大的用地规划,根据客运需求可提出增加轨道交通运能和增加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议。(2)轨道交通布局及用地适应性评估内容:评估规划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中设定的轨道交通设施用地在规划范围内的落实情况;评估轨道交通与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空间结合情况,轨道车站出入口与人行过街设施的结合情况;评估轨道交通车站周边300米服务范围内,公交车站、非机动车停车场、出租车侯客站接驳设施情况,以及P+R停车场设置情况;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用地协调情况。评估标准: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便捷性和安全性,距离轨道交通车站中心300米范围内地块应为轨道交通预留出入口,出入口与人行过街设施统一设计。轨道交通站300米服务范围,公交车、出租车、非机动车、停车的用地规模,可提供的接驳交通能力应与需求匹配。轨道交通车站与各类交通设施之间换乘便捷程度,换乘步行时间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轨道交通车站位置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的适应性,轨道交通车站应临近出行产生或吸引较大的用地。建议方案:应对轨道交通接驳设施布局和规模、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设置、轨道交通车站位置与用地规划提出建议。对于外围区及郊区轨道交通车站,应分析开通接驳巴士的必要性,并根据用地规划提出合理的线路走行路径。(3)公共汽车评估评估内容:评估公交首末站、中途站布局、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的布局等设施的布局、规模、设计是否合理。评估标准:公共汽车首末站和场站应满足专业规划要求。用地规模应满足规划线路使用和停放要求,首末站选址应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选择靠近人口比较集中、客流集散量大的地方。用地形状应满足运营组织要求,满足公交车辆进出交通组织和人车分流组织要求。规划公交专用道的路段,需要为公交专用道预留车道宽度。设置港湾式车站的路段,道路断面应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建议:公交中途站覆盖率应满足便捷性,中心
本文标题: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6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