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英语133董妍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组织结构,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类在具有社会组织结构后,有意识地发展的一种社会行为,其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和维护人的社会性,从而维护人类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相信宇宙中存在着本质的固有的基本规律,而宗教的创始人掌握了这些宇宙的基本规律,并运用宇宙人生的真相教化各种生命,开启生命本来具有的智慧,从而使人类及各种生命行使离苦得乐过上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宗教是什么宗教的主要特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汉语中,宗教本不为一联缀词。宗教的“宗”意为祖先,“教”意为教化,合起来就是“祖宗之教化”。《说文解字》:“宗者,尊祖庙也,以宀从示。示者,天垂象见凶吉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这表示对神及人类祖先神灵的尊敬和崇拜。“教”指教育、育化,上师下效,侧重在对神道的信仰。在英语中,宗教Religion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Religio,意指“连接”。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M.T.Cicero,前106-43年)在其著作《论神之本性》中使用了拉丁文relegere,意指在敬神行为上的“集中”和“注意”,与现代宗教的含义挂上了钩。同时他还使用动词religere,指在神灵崇拜上的严肃认真。古罗马神学家奥古斯丁在《论真宗教》及《论灵魂的数量》皆用过Religare,代表人、神与灵魂间的重新结合,以人神联盟说明人与神之间的密切关系。奥古斯丁又在《订正》及《上帝之城》中使用Re-eligere来表示人在信仰上的重新抉择及决断,人需要靠重新考虑和选择与神修好。故Religio一词在拉丁语的原意应为人对神圣的信仰、义务和崇拜,以及神人之间的结合修好。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成,中西方古代宗教的形成有两大来源,一是源于自然崇拜,二是源于祖先崇拜。可以说是“在自然神和英雄神升腾并两相混合的同时,各自独立性也在逐渐形成。自然神和英雄神的混合及向上界升腾形成至上神”。东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代末年,神仙道教也土生土长起来;唐代之后,伊斯兰教逐步传入中土,明代晚期基督教也姗姗来迟。而中国文化在唐代以后有一个明显的走势是儒、释、道的“三教合流”,合流后的中国文化以儒家传统的人伦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为核心,杂糅了佛教重心性修炼的思维和实践方式,辅之以道教永生信念的诱惑与恐吓手段,在宗教信仰方面形成了一套奇特的多元化和泛神化的天人体系。在这个神谱中,历史人物被神灵化的诸神占有着首要和主导地位。所以人们一直崇拜的是与自己有着原始血缘关系的先祖和有功于宗族的先人。古代埃及人崇拜太阳神,连法老也要借助于它的光华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军人及百姓中灌输自己是太阳神之子的教义,以增强皇帝的威严。庙中的祭祀也乘机大肆吹捧,称法老为“统治着太阳”、“大神”,借以让人们对其加以崇拜。法老则是神的化身,包含着较多的神灵崇拜。到了古希腊,古罗马,他们都信奉多神教,认为大自然和社会本身都有神各司其职,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到了罗马帝国晚期,皇帝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多神的信仰逐步被信奉上帝一人的新型宗教所代替。在中国宗教中,神与人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关系。人可以通过自身修养,即可成佛、成仙、成圣。中国佛教认为众生无须长期修习,一旦突然觉悟到自身的清净本性,就可以顿然成佛,所谓“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道教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也主要依赖于人的自我修炼。在儒家思想中,“天”的概念则发生了转变。荀子曰:“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在这里,儒家将天道和人道合一,认为君子需依靠自己的人格践行天的意志,成为天命的担当者。因此,“天”不再是宇宙自然力量的体现,而成为了与现实人伦相结合的人的理念。“天道”与“人道”实质上就是同一的。释迦牟尼西方天人相离的世界观认为,世界由彼此相互分离的“个体人”和“个体事”结合而成。也正是基于这种彼此相互分离的观念,西方文化中才能产生诸如柏拉图的脱离于任何经验物质世界的纯精神的“理念”。上帝的观念也是如此。基督教认为上帝和人的关系是外在的,上帝利用外在于自己的物质将世界“创造”而成,但同时上帝和人又是很紧密的关系。这种外在的关系使上帝便获得了一种超越性和独立性。首先,西方人相信有彼岸世界的存在。在此岸世界生存的人,都是有限的和有罪的,只有在彼岸世界的生活才是永恒的和完美的。其次,他们认为人不可能左右上帝的意志,上帝是高不可攀的。基督教的祷告、忏悔等宗教活动,多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以求来世的拯救,而非出于功利的目的。这便形成了基督教客观的神人精神。耶稣中国宗教的多神论与西方宗教的一神论的分别是中西宗教精神的重要不同之处。多神论体现了中国宗教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而一神论则强调了基督教“天人相分”的精神。这两种精神的分别给两种宗教的带来深远影响。在中国,人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往往是功利主义的。人们只注重人与神的关系,而非神本身的性质。一方面,我们应当敬畏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另一方面,神灵应当对人们的善恶给予赏罚,这是神的职能所在。中国人烧香拜佛、祭祀祈祷,多不是出于对宗教的信仰,而是出于祈福求财等功利的目的。烧香拜佛西方基督教文化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对于“上帝”,基督教总要力图做出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的解释。首先,基督教上帝的观念得益于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体的哲学的理性的思考。其次,基督教诞生的几个世纪里围绕上帝“三位一体”及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讨论。基督教正是通过上帝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不断的论证,使上帝成为一个理性的存在。做礼拜在中国,佛教和道教都对现实人生持强烈的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执着追求感兴趣。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直指人心,就能见性成佛,同时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我心幻化,没有我心,主体意识和客观存在便不能存在。因而,其建筑没有过分地陷入神学的激动和接受超人性的迷狂,而是要求一种精神的宁静和平安。中国自古就有的“舍宅为寺”的传统,因而中国的寺庙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世俗建筑颇多的共性。可以说,我国的佛寺建筑实际就是世俗住宅的扩大或宫殿的缩小。在基督教看来,彼岸世界才是人类的天堂和幸福的归宿,人在尘世的存在是有限的和有罪性的,人们应该为天堂而不是为现世的幸福而努力,不要留恋和贪求世俗欲望的满足和现实人生的幸福。所以,与之相应的,其建筑,尤其是哥特式教堂,表现出了一种超越的永恒的指向天国的期盼的宗教内涵。中国西方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以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其他塔院。欧洲的教堂大致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几乎全为罗马风格(Romanik)。其特征为圆形拱顶,从教堂的门或者窗户可以大致区别出来。圆形的拱顶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形的。哥特风格(Gotik)最初出现在法法国现今世界最大的哥特教堂是米兰大教堂。12世纪后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其特征为瘦高型,外表有许多像竹笋一样瘦长型的装饰物,象征着摆脱了束缚,奔向天国。拱顶也随之有了橄榄型的小尖。随着玻璃的应用,窗户被装饰得色彩斑斓。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圣经故事。17、18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Barock)风格的建筑。其特点是不注重外表,但内部华丽,有的用了大理石砖和大理石柱,配有彩画和雕塑。室内一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采用浅色涂料,加上彩色装饰,让人感到轻松,似有一种清香味。由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现代教堂的建筑形式也更多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用木材、玻璃、金属、混凝土等进行一种全新的设计,开窗形式不拘一格,结构关系更趋标准化,各个部分的象征意义减少。在中国古代城市中,主体性的建筑一般为宫殿、官署,佛教的佛寺和道教的道观始终处于城市里坊的规划范围之内,寺庙始终没有突破里坊的限制,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规划因素。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城市是各级封建权力的中心,并且其生活是以处理人与人关系中突出的血缘关系、重视人伦道德、注重现实生活为内容,而缺乏超越的宗教意识。这就使得宗教建筑无论在建筑规模和等级上都处于陪衬地位。加之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风气对中国人的宗教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中国寺庙建筑群也从城市慢慢淡出而移向山林。在西方传统城市中,宗教往往成为联络市民精神生活的纽带,城市中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奉着神的神庙和教堂,从古希腊的神庙到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一直延续了两干多年。中国西方寺庙教堂西方人的神庙和教堂大多都是为神建造的,超凡脱俗的精神气息较浓,是宗教引导着世俗;而相对的,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一直很强烈,与此相适应,中国人的建筑差不多都是为人建造的,即使不为人建造,也带有很强烈的世俗气息,是世俗引导着宗教。中国佛教寺庙春节期间活动丰富。我国的佛教寺庙通常都会在春节期间举行祈福、点灯、放生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与信教群众和佛教徒共庆新春。大年初一是弥勒菩萨的诞辰,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其笑口常开的形象也让人们一见就心生欢喜,所以,结合弥勒菩萨诞辰日,全国寺庙都举行诵经、祈福活动,为整个国家和每个普通人的美好未来祈祷。此外,春节期间,全国的寺庙还迎来大批信众到寺内团聚、朝拜、进香,寺内举行点灯活动,还举行放生活动,向信众倡导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春节祈福基督教与圣诞节圣诞节(Christmas),译名为“基督弥撒”。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耶诞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月7日。子夜弥撒在中国宗教中,世俗的、感性的满足从来就被认为是自然的、天经地义的,因而应该得到肯定和尊重的。中国宗教重视肉体,不去侈谈什么灵魂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在西方基督教中,人的世俗的生活被看得十分低下,一切感官的满足都受到限制,饮食、性、娱乐、舒适等都被看成是带有罪恶和不净的,所以都被压缩到最小的限度,以仅仅能够维持个体生命存在和类的生命延续为度。在基督教的理念当中,人的肉体并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而仅仅是“自我”暂时寄住其中的一个住所,是灵魂的一个偶然而且短暂的躯壳。人死后,灵魂便离开这个住所,升入另一永恒的去处:天堂或地狱。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分歧。新时代的宗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调整,以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宗教中积极的科学的成分仍将为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并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相融合,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探讨宗教文化应具有一种“全球性意识”,中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中西方宗教文化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优势。对任何一种宗教及其产生的文化都应给予尊重。这样,就可避免由于宗教问题所引发的冲突,从而推动世界和平事业向前迈进坚实的一大步。
本文标题:中西宗教文化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6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