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2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课件: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河流水第二节干旱、半干旱区和农牧交错带第三节其他与水相关的问题一、水系特征一般可从河流的长度、流向、是否地上河、是峡谷还是宽谷、弯曲还是平直、河流的深度、支流的多少、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方面进行考虑。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地貌关系最为密切,主要包括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流经地形区。例如长江的水系特征可以分段描述:上游多峡谷、多支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河道弯曲、部分河段为地上河、多支流;下游江面开阔、水深、多沙洲。第一节河流水专题一地球上的水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主要有扇形状、树枝状、向心状、梳状和羽状。向心状的有刚果河;梳状的有淮河;扇形状的有海河;树枝状的有长江、亚马孙河。二、水文特征水文特征是指河流中水的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水温、流速等方面的情况。1.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2.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墨累-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气候—冬汛)。3.内流河特征流量不大、流程不长;多为季节性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4.结冰期主要从纬度位置、气候等方面来分析。例如:东北——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结冰期长;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结冰期短;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全年通航)。5.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利——带来肥沃的土壤,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流水的沉积作用易形成平原与河口三角洲。弊——影响水质,淤塞河道,抬高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不利于航运(修建水库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是泥沙淤积在库区,下游的含沙量减少。库区水位抬高,淹没耕地,诱发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海水入侵)。6.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秋末、初春),纬度高,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三、流域开发(水利)航运、发电、灌溉或提供生产生活水源、养殖、旅游、形成冲积平原等都是河流水利。流域开发就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水利,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害。学会分析某条河流水能丰富和航运价值高低的原因、影响水电站建设的区位因素,合理评价水电站建设后对上游、下游的环境影响。四、洪涝灾害成因与防灾措施河流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包括“天”、“地”、“人”、“河”四个方面:天气和气候方面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地形方面,山区坡度大,来水急,易发山洪,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易发洪涝;人类活动引发水土流失造成河床淤塞、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节能力下降;河流水系特征影响也很大:扇形水系、梳状水系、地上河、河道弯曲都易发洪涝。防灾措施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和梯田、加固堤防、裁弯取直、开挖入海新河、退田还湖、疏通河道等。五、流水地貌(含水土流失、泥石流等)流水地貌包括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流水侵蚀地貌如各种沟谷、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砂岩峰林地貌等。流水沉积地貌如三角洲、冲积平原、江心洲、冲积扇等。水土流失也是流水侵蚀的表现。流失区和沉积区的危害各不相同。有人说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比黄土高原更为严重,试分析原因何在?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成因与水土流失成因大同小异。与气象、地质、地貌、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例1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A.①B.②C.③D.④(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1)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图中③是山麓,所以选择C项。(2)绿洲附近的④处是沙漠,该区域河流属于内流河,水量向下游减少,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径流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答案(1)C(2)D例2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也叫东非大地堑。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断层陷落带,包括一系列由块状断裂所形成的南北向裂谷和湖盆。北起死海、红海,东非高原,东支延伸到马拉维湖到赞比西河河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可能的月份及理由。(2)说明M地可能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说明赞比西河的水运价值高低及原因。(4)分析图中缺乏优良港口的可能原因。从温度数值判断为南半球夏季,M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西侧,航运价值高低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1月份20°纬度温度值为28℃,同纬度非洲陆地等温线大体向南弯曲,可判断是南半球的夏季。(2)M东侧等温线向北弯曲,为低温处,应为南北走向山脉,故M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水运价值低;上游多瀑布、峡谷,下游地处东非大裂谷,不利航运。(4)海岸线平直,不利于背风避浪;经济欠发达,贸易量小。一、西北干旱地区的自然特征(同中亚地区类似)本区以高原、盆地为主,内部广泛分布风沙地貌(含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雅丹地貌、沙丘等),中亚以丘陵、平原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内流湖;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经度地带性明显);农田、城镇成点状、带状分布(靠近绿洲、矿产、铁路、河流等地)。二、干旱区的生态问题(沙漠化、盐碱化、生态脆弱)沙漠化是荒漠化在干旱地区的表现。原生沙漠的形成以自然原因为主(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风力大、松散沉积物等沙源丰富等),次生第二节干旱、半干旱区和农牧交错带沙漠的成因以人为原因为主(过度樵采、放牧、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等)。盐碱化的成因:干旱、半干旱乃至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埋深浅);不合理的农业灌溉。生态脆弱表现在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食物链单调,没有形成复杂的食物网。三、农牧交错带有两种情况:一是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附近,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交界线一带,是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二是横断山区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原区的过渡地带。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培育耐旱农作物品种。干旱区水源:有高山冰雪融水(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昆仑山麓等)、地下水(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河流水(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山地降水(伊犁河谷)等。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甲图为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及冬半年天气系统示意图,乙图为珠江水系示意图。材料二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处于严重缺墒(适合作物生长的特定湿度)状况。目前干旱仍在持续发展,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据预测,全省大部自3月16日至4月15日间仍将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从目前趋势分析,雨季到来以前全省干旱解除的可能性不大,云南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1)说明图甲所示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特点及成因。(2)据图甲分析A、B两城市冬半年的天气特征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3)简述图甲地区种植业类型、分布特点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4)材料二中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将对珠三角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本题旨在以西南特大旱灾为背景材料,考查西南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以及分析旱灾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答案(1)山地、高原为主(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2)A地天气晴朗、温暖如春;位于锋面西侧(西南),受暖湿气流(暖气团)控制B地阴雨、冷湿;位于锋面的东(东北)侧,受北方冷气团控制。(3)种植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中(坝子农业)不利因素: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溶涧、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水利工程量大。(4)河流径流量减少,导致生产生活供水紧张;航运受影响;珠江口可能出现咸潮;水电站发电量减少,影响西电东送,从而导致珠三角地区能源紧张。例2下图为我国38°N附近的剖面图,据此回答(1)~(4)题。(1)图中丁所代表的地形区是________。(2)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的类型。(3)简要说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的空间变化规律。(4)图中所示自然灾害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根据题目和图提供的经纬度判断该地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一线。答案(1)华北平原(2)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3)自西向东:森林→草原→沙漠→戈壁,反映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沙尘暴冷一、水资源概念及其分布水资源的概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广义的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真正有效利用的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可以按大洲、国家、总量、人均进行分析。总的来说: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二、我国水资源1.总体特点:总量多,人均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2.旱灾(春旱、伏旱、冬旱等)成因第三节其他与水相关的问题(1)华北春旱的原因:雨季还没有来临,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春耕大忙季节,需水量大。(2)东北春旱不如华北严重的原因: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可提供部分水源。(3)长江流域的伏旱成因: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降水少,蒸发旺盛。(4)华南、西南冬旱的原因:雨季结束、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冬播作物面积大,需水量大。3.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东北北水南调、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等)熟悉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路径、沿线的地理特征、比较不同调水线路的优劣(一般从建设成本、运营成本、调水量、水质、受益范围等方面分析)。三、沼泽及湿地1.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冻土不利地表水下渗;凌汛加剧沼泽的形成。2.湿地可以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四、承压水和潜水的比较潜水承压水埋藏条件浅,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有自由水面深,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有承压水位补给方式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补给区潜水补给排泄方式垂直排泄:蒸发;水平排泄:补给地表水在排泄区转化为潜水,再补给地表水或出露成泉运动状况沿地势因重力作用从高处向低处渗流(无压水)受静水压力影响,从补给区流向排泄区;在承压区打井,井水上涌水量水质受气候影响大,流量不稳定;易污染,水质差埋藏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水质好分布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分布区与补给区常不一致,多分布在自流盆地例1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1)据上图,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3)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出水量。答案(1)A(2)C(3)A例2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1)~(
本文标题:2012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课件:地球上的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7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