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教学目标:1、经历锐角的正弦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的符号,会根据正弦的定义正确求出锐角的正弦值。2、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3、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学情分析: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A、cosA、tanA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本章内容与已学'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重难点: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会求锐角的正弦值,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教学方法: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引导式教学教学准备:电脑、幻灯片、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认识这座铁塔吗?(学生回答:比萨斜塔)对,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曾在塔顶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这座斜塔斜而未倒,一直是个谜。现已测得塔身中心线AB=54.5米,点B到垂直中心线的距离BC=5.2米,那么你能求出斜塔的倾斜角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这一问题就能得以解决。(板书课题)【教法】: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2.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班长读,其他学生听)3、温故知新:(1)△ABC的三边有时也用a,b,c来表示,请在图中标出来。(2)挑战记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①角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边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边与角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说明】: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复习旧知,做好新知学习的铺垫,衔接得当。二.自学指导:1.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______;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_______;6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_________2.任意画Rt△ABC和Rt△A’B’C’,使得∠C=∠C’=90°,∠A=∠A’=α,那么ABBC与''''BACB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3.正弦的定义: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A的正弦,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能手辨真伪:(1)如图①ABBCAsin()②ABBCBsin()③mA6.0sin()④8.0sinB()(2)如图,ABBCAsin()【设计说明】:问题1、2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了方便,顺利引出定义,这是一种新的函数,学生不易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欲望。三、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课内完成)1、组内交流自学指导中的4个问题,找出困惑,组内解决不了的,组长做出标记,在展示时请求帮助。2、这些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教师巡回适度指导。【设计说明】:在上述探索过程中,以课堂活动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能力,课堂把学生组织成数学化的实践活动;学生发现规律、总结结论,渗透类比思想。强调注意问题:(由学习委员带领学生学习)1)sin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2)sinA是一个整体,不表示sin与A相乘关系;3)当用一个字母表示角时,角的符号可省略;4)当用三个字母表示角时,角的符号不可省;5)sinA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sinA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0sinA12)sinA是∠A的函数,并且sinA的值随∠A的增大而增大四、精讲精练:例1如图,在Rt△ABC中,∠C=90°,BC=5,AB=13,求sinA和sinB的值。例2如图,.在Rt△ABC中,∠C=90°,31sinB,AC=2,求BC和AB的长。例3如图,∠C=90°,CD⊥AB于点D.sinB可以是哪两条线段之比?【设计说明】:学以致用,教师板书规范的解题过程,起到示范作用,三个题目分为基础题,综合题,提高题三个层次,基础题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综合、提高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样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阶梯型出现,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例3还体现了转化思想。五、拓展延伸: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若⊙O的半径为6,32sinB,则线段AC的长为____.2.在如图的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sin∠AOB=________________.【设计说明】:为了使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优秀生能“吃得饱”,所以设计了提高题,同时通过两个题目,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六、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七、当堂检测1.把Rt△ABC的各边同时扩大100倍,则sinA的值()A.扩大100倍B.缩小C.不变D.不能确定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和B(0,-4),则sin∠OAB=__________。3.在△ABC中,∠C=90°,BC=2,32sinA,则AC=____________。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底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_。5.△ABC中,AB=BC=5,54sinA,△ABC的面积__________。八、板书设计:28.1正弦正弦定义:例1:例2:例3:三角函数锐角α30°45°60°正弦sinα九、教学反思:学生已学过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及其性质,可以进一步领悟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概念,并积累对三角函数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实际情境,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函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练习,讨论,展示,逐步对正弦这种新的函数加深了理解和认识,再通过由易到难的例题,规范解题格式,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从中再渗透分类讨论和转化思想,拓展探究题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型设计由易到难,阶梯上升,学生易于接受,兴趣很高,体验到了成功感。
本文标题:正弦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0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