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海盐县于城镇中心小学肖金良【内容摘要】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学科被弱化,实施可有可无的状态,只有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操作体系,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凸现出劳动与技术教育应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焕发其课程活力。【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劳动与技术教育现状思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进行了重组和拓展,从而超越了传统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涵和要求。它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之一。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然而透视现行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我们却遭遇着众多的困惑,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小学劳技教育的尴尬现状1、劳动与技术教育跟综合实践活动的其它几个领域共用1个课时,实际操作时如何把握?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其作用和价值毋庸置疑。据笔者和部分小学相关教师所作的初步探讨,大部分学校对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的“不合理”(注:此处仅是个人观点)仍然大量存在着。按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课时是每周3课时,但许多学校往往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把这3参评2009年浙江省三项教学评比――劳动与技术教育2课时这样设置: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班队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却占着每周1课时的时间,四大领域之一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占1课时,而唯独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却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三大学习领域共用1个课时。这样的课时量能保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正常开展吗?事实上,在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是可以比较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但以劳动操作性与技术性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却却与其较难整合,这样共用1个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该如何有效实施?“人人要获得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经历”这一学生的基本权利能得到保证吗?试想:当大多数学校依然热衷于分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停留在口头上居多的今天,劳动与技术教育不就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难怪有教师这样问了:小学劳技还开不开?这样的课时设置,对一线老师来说确实在在着操作上的难度,盼望相关部门出台一些建设性意见供大家参考。2、和传统的劳技课程相比,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有被弱化的倾向,这是不是我们认识的狭隘?劳动技术教育在过去一直以课程形态设置,在过去肯定是必修课。而在新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只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虽然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以综合形态推出,无疑是顺应了改革的潮流,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使课程的内容得到结构性重组,更有利于建构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也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对此,我们毫不怀疑把传统的劳技课程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价值,但从原本一门独立学科转变成一个学习领域,不免让人有被“弱化”的感觉,而且在实际操作时又没有硬性、统一性地规定它的具体课时。就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比较正规、常态的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块对它而言能分配的课时也是十分的有限。笔者观摩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也阅读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大多没有把劳动与技术教育融入其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似乎很难找到其踪迹,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在我们看来,新课程无疑是削弱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这是不是有违新课程的初衷?还是我们狭隘的认识所致?33、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不等同于单纯的劳动教育或科技活动,又该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支撑点?在人们的观念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仅仅看作是动手劳动的课,学生能动手就行。有的老师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比如打扫卫生等,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回到家能帮父母干点家务已经蛮不错了,如今许多父母都没事做,泡在麻将里,叫孩子能做点什么呢?也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应该让他吃点“苦”,适当的劳动是必需的,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可以和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这个想法确实有一定的新意,劳技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相同之处都是讲技术。其二者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至少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实现让学生获得操作与体验的学习经历。但劳技教育和科技教育毕竟是有区别的。劳技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而科技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两者不能相互代替。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既包括传统的劳动教育(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也包括技术教育(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技术试验、发明创造、职业体验等),它是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有机整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突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增加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把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评价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因而,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科技教育都不能替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功能,都不能涵盖它的全部。面对劳动与技术教育,我们又该寻求一种怎样的突破?二、困惑中的思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作为最能体现新课程亮点,最能体现素质教育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在推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它其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小学的新课改中却可有可无,走在消亡的边缘,这实在有违新课改的初衷。该如何规范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和安排课时?如何有效操作?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41、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笔者认为调整原先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包含四大学习领域,既然信息技术能单列安排每周1课时,那何不效仿把劳动与技术也安排每周1课时?剩下的1课时就是常规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取消传统上单独设立的班队活动课。师资的安排也要考虑同一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由同一教师来指导。这样有了课时的保证,又落实了指导的教师,劳动与技术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地实施起来,不至于这一“人人都必须经历的学习领域”呈现可有可无的尴尬,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浙教基[2005]36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足开好体育、艺术、品德、社会、劳技等课程,严禁利用这些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从中看出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不能减,而且要做足加法。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推进,特别是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必要的宣传,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开足课时,在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努力开好劳动与技术教育,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真正落实,以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推进和顺利进行。2、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劳技教育实践体系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兼具操作性、实践性的学科,目前由于一费制的实行,给相应配套材料的征订等方面带来了限制。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征订,这给教师教学、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困难。但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校特色、当地经济创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体系:以劳技教育为平台,充分发挥劳技教育的主体性、引领性、学科性的优势,恰当地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整合发展其他教育资源和学习板块,以基地为载体,重新构建劳技教育学科,突出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使其更丰富、更丰满、更成熟,进一步发展这一学习领域。在劳动与技术实践操作过程中,作为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技术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其中,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也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可以把作品的制作过程,从怎样做变换成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办法把作品的质量做得更好。通过这样的引入,5使学生有主动探索、寻找资料,创新成果的意识,也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有所依据,不感到茫然或手足无措。例如: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畚箕这一活动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传统的畚箕在倒垃圾时,常有被风吹走垃圾的现象,如何来改变这一现象呢?学生经过分析、讨论、思考,再让学生去调查人们在防止吹落垃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让学生去研究如何制作出效果更好的防风畚箕。几天后,一个蕴含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防风畚箕诞生了。这样的整合更具有技术的成分,研究的味道,实践的效果也会更好。3、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1)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科技教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开展劳技教育时,我们可以将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设计方案,自己制作,自己实验,然后分组总结、分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锻炼能力。以下是我校3-6年级科技型劳技教育的活动板块,可供大家参考。科技型劳技教育活动板块年级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目标3——4纸模工艺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小制作简易设计活动智力七巧板设计创造活动科幻绘画设计创造活动5——6车模技能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船模技能练习活动科幻绘画设计创造活动电子制作技能练习活动小发明发明创造活动(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我们可以把校园内的场地、树木花草、建筑、橱窗以及教室的墙面、绿地等划分成包干区,让学生去清理、布置与维护,使学生获得劳动技术的实践与体验。此外,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卫生工作,学具的收拾和整理,课桌椅的简单修理都是学生劳动技术实践与体验的资源。6其次,校园内可开辟生态园。学生们根据各自班级的实际,分别在生态园里种植了花卉、水果等绿色植物,他们常去松土、捡石块、拔草,还有播种、浇水、移栽、施肥,遇到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农民伯伯请教。当植物成活时,又分组开展护理活动,并经常性地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这样的生态园给学生提供了劳动技术实践与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劳动参与中研究问题、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陶冶美好情操,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做到的。还可在教室内开辟生物角,在生物角里种花、养小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环境美化型劳技教育活动板块年级类别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目标1——2大扫除扫地劳动实践活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思想。整理课桌擦墙面3——6擦门、窗擦墙面掸沿尘拖地1——2美化校园捡果壳、纸屑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爱公物意识。形成具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3——6管理校园绿地、给校园植物建名片作墙画3——6布置教室黑板报学习园地生物角布告栏1——6值日劳动(3)与校外实践体验基地相结合我们学校与于城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八字葡萄种植基地、江渭大地园艺基地等四家农业特色种养殖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开辟综合实践活动校外体验基地。并利用这个基地,让学生参与一些农业劳动。适当的劳动,不仅可以使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得到很好的发育,而且可以提高运动能力水平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例如:葡萄的栽培,学生不仅要学习除草、疏果,而且要采摘,在学到栽培技术的同时,又加强了运动,锻炼了身心,可谓一举两7得。当观察发现有病虫害时,还要去研究得的是什么病,侵害的是什么虫?又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都需要学生去研究、讨论、请教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还能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蔬菜、
本文标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0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