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绍剧绍剧,也称绍兴大班、绍兴乱弹,不仅为绍兴人民所喜闻乐见,沪、杭地区也颇流行。绍兴著名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电影后,先后发行世界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周恩来同志曾四次观看绍剧演出,同演员合影留念;毛泽东同志观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还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绍剧是一种古老的剧种,源出于秦腔,受到弋阳腔、赣剧、徽戏等剧种的影响,并吸收了流行于绍兴地区的余姚腔、新昌调(高)腔以及民间戏曲的特色,逐步发展成为绍兴乱弹。解放后,绍剧的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绍剧的主要腔调有“二凡”、“三五七”。“二凡”就是吸收了“秦腔”的唱腔成分,同时融合了绍兴的民间音乐而成。其特点是紧拉慢唱,或整打散唱。“三五七”,原出安徽太平,故也称“太平三五七”,其唱腔字格一般均由三字、五字、七字组成。绍剧的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脆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绍剧的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或小说、传说中爱国的、敢于反抗的人物和故事。流传的剧目达三百多个。解放后整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谦》、《龙虎斗》、《芦花记》和现代剧《血泪荡》等剧本,均得到省内外好评。绍兴剧名角辈出,近几十年来,梁幼侬、林芳锦、吴昌顺、陆长胜、筱玲珑、汪筱奎、陈鹤皋、七龄单、六龄童、章艳秋和十三龄童等,都为观众所熟悉和喜爱,他们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越剧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的农村,由于嵊县旧属绍兴府,故称绍兴戏,因为绍兴是古代越国的首府,因此,后又改称为越剧。越剧的产生距今还不过七、八十年。起先,是农村流行的民间唱书,后来,从说唱形式发展成为有故事、有情节的小戏,因为敲着笃鼓、尺板伴奏,发出“的的笃笃”的音响,所以被人们称为“的笃班”、“小歌班”。一九一七年,流传到上海。以后,从剧目表演、音乐效果,不断地进行改革,发展成为“绍兴文戏”,当时全部由女演员演出。一九四六年演出鲁迅名著《祝福》,一九四八年《祥林嫂》搬上银幕之后,越剧之名蜚声国内。现在越剧已流传到大江南北、西南和西北边远省份。浙江省已有六、七十个专业的越剧团。越剧已成为仅次于京剧的主要剧种之一。越剧长于表现质朴细腻的思想情感和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它的唱腔清丽、委婉而富有抒情色彩,它的表演虚实结合,使意境与现实、视觉与听觉结合,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几十年来,许多越剧演员、戏剧工作者对越剧从内容到表演,进行了艰苦的舞台实践和富有成效的改革,涌现出一辈又一辈负有盛名的演员,如早期的施银花、赵瑞花和王杏花,继之出现的姚水娟等,以及受人们称赞的“十姐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桂芳、徐天红、筱丹桂、竺水招、张桂凤、吴小楼)和戚雅山、王文娟、金采凤等,现在又有许多中、青年演员崭露头角。至于越剧著名的保留节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庵堂认母》、《汉宫怨》、《胭脂》等剧目,更成了广大观众有口皆碑的“绍兴戏”了。新昌调腔明代,越地出现调腔,俗称高腔或高调。张岱《陶庵梦忆》所云之朱楚生者,即为当时著名之调腔戏演员。调腔流行于旧绍兴府、台州府所属各县和宁波、舟山、温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区。曲牌体、唱腔有调腔、昆腔、四平,以调腔为主,并有帮腔,是绍兴地区唯一以南北曲为剧本。曲调体系的剧种。民国以降,各地的调腔演出活动渐趋减少,至1959年,新昌县成立专业高腔剧团,调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载典籍。诸暨乱弹诸暨乱弹初以演唱乱弹为主。清未,与杭嘉湖水路班(徽班、小京班)合流,兼演徽戏、梆子和少数调腔剧目。演员多为诸暨籍艺人,称西路乱弹。主要流行诸暨一带,兼及绍兴、杭州、金华等地区的部分县区。诸暨乱弹多演社戏。除在县城城隍庙、火神庙、白门关王庙、保安柳仙殿等演出赛神、祀神戏外,还在庙会、迎社时演出会市戏,于家谱修成时演出“家谱戏”及祈保地方安宁的“太平戏”等。诸暨乱弹以[三五七]和[二凡]为基本唱调,部分剧目演唱[扬调]或调腔。有吹打曲牌数十支。以笛定调,分尺调及正宫调两种。诸暨乱弹班一般24人,有三花脸(大面、二面、丑),四白脸(老生、小生、老外、副未),五包头(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小包头),五后场(鼓板、正吹、副吹、小锣、大锣),四厢房(头担、二担、三担、值台)和班主、成头、管饭。诸暨乱弹以诸暨地方官白演唱,表演动作强烈夸张,乡土气息浓郁。扮相、戏装、道具与其他大班戏相同。诸暨乱弹全盛时期,有戏班数十,著名戏班有老长春、老红福等。其后徽戏流入,兼演徽戏,于戏班名前冠以“文明”二字,如文明长春、文明红福、文明阳春、文明舞台等。清未,渐趋衰落,戏班急剧减少。民国初至抗日战争前夕,仅存文明阳春、文明长春等三四个戏班。抗日战争时期,艺人星散。1949年,仅存文明红福一班,时演时辍,勉强支持。1962年初,浙江省文化局拨专款抢救西路乱弹,诸暨县文化主管部门召集流散老艺人金红茂等举行内部演出。4月,成立诸暨西路乱弹剧团,王天木(小生)任团长。剧团招收男女艺徒28人进行培训,老艺人金红茂(花旦)、李才标(正旦)、王梅堂(正吹)等9人任教。是年,县文化馆协助艺人挖掘和整理传统剧目9个,记录曲调30余个。1963年,记录整理传统剧目5个、曲调80个。其间,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双贵图》、《日旺牌》、《铁灵关》、《双鱼坠》、《紫薇亭》、《九件衣》、《药茶记》、《散潼关》等,移植上演新编历史剧《于谦》等。1965年上半年,开始排演《自有后来人》、《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社长的女儿》、《渡口》、《补锅》等现代剧目。8月,西路乱弹剧目团与诸暨越剧团合并,乱弹老艺人渐次退休,新艺员逐渐转业,不复有专业乱弹演员。绍兴滩簧清乾隆、嘉庆之际,山阴、会稽一带盛行“鹦歌戏”、扮演者多为一旦一丑,偶有三人演出,故亦称“对子戏”或“三脚戏”。从业者非专业戏文子弟,俗谓之“串客”。演出以说唱新闻与小型杂扮相结合的形式,反映民间生活,尤以男女私情为多。故常遭官府榜禁,亦受道学家们非议,不能道人《纸糊灯笼》曰,“古云:'鹦歌、表子、戏子、猴、吃死空子不回头',真话”。主要流行于绍兴府各县及杭、嘉、湖与宁波一带。1957年,从业者以为“鹦歌戏”之名不雅,遂改名绍兴滩簧。绍兴滩簧内容多为世俗情态,剧中人多为名色平民,但常仅具有身份而非确指,如干哥干妹、村姑牧童之类;剧情常为社会生活某一片断,且多嬉谑、调侃之作,故《越郡风俗词·越歌续编》有云:“鹦歌戏,勿是戏,也无刀枪也无旗,也无蟒靠也无衣”。越谚亦云:“看了鹦哥班,男人勿要出畈,女人勿要烧饭”。绍兴滩簧多据简单情节,即兴发挥,用口头俗语现编现唱,故本刊行。剧目素有“七十二本鹦哥戏”的说法,但现有资料未及此数。绍兴滩簧的唱调即[鹦哥调],有男、女腔之分。1955年起,一般称[基本调]。绍兴滩簧的脚色行当及扮相造型极为简略。行当分“旦堂”、花脸”两色。“旦堂”,艺人称为“马四”,仅有简略的包头及红、绿小衣小裤,扮演市井妇女。初时,“旦堂”均由男性扮演,以假嗓唱说。稍后,亦有女性扮演。“花脸”,艺人称为“车盘”,大都头戴秋帽,身穿长衫,鼻涂粉块,扮演穷儒、秀才,若扮演村夫市贩,即将长衫下摆塞起,以代短装。鹦哥戏的表演,不若大班之讲究功架造型,多与日常举止相类,无固定程式。鹦哥班最多为8人,其中前场演员6人(三花脸、三旦堂),后场乐师2人(一人操琴,一人鼓板)。前场演员亦可4人(二花脸、二旦堂)或2人(一花脸、一旦堂)、有时仅一二人,无法扮演,则自拉自唱,沿门卖唱觅食,谓之“排街”。清廷及民国当局曾以“有伤风化”为由,严禁绍兴鹦哥班演出,故鹦哥班主要在农村如昌安门外、瓦窑头、南门外一带流动。春节期间或早、晚稻收割之后,则四处演出。因所演多为男女私情;故不用以酬神。又以演出员少,在稻桶上铺以门板即可演出,故称为“稻桶台”,也有径在平地演出者。演出自傍晚开始,深夜二时左右结束。为防官干预、抓捕,演出时常设人守望,一有动静,即报艺人藏匿。主要观众为农民及小手工业者,大家子弟往观鹦哥戏,则补目为“甘习下流”,然亦有名站世阀之家,延请鹦哥班由后门进屋演出,俾使子媳同观,以为可延子嗣。1950年产有,绍兴鹦哥戏班数已无可统计。1957年,绍兴成立曲艺工作者协会,鹦哥班艺人归属曲艺协会管理,并净化演出内容。1961年11月,招收学员,举办曲艺训练班。后改称绍兴滩簧剧团,在绍兴五星书场演出,除排演《卖青炭》、《摘石榴》、《草庵相会》、《阿必大回娘家》等短小戏段外,还排演《半把剪刀》、《雷锋》等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艺人全部改行。1978年,复成立绍兴滩簧剧团。1980年,赴上海大世界剧场、中华剧场演出,颇受欢迎。1981年6月,绍兴滩簧剧团解散,此后即无专业演出团体。目连戏目连戏,取材于佛教经典的目连救母故事,以求祛恶除邪。戏班称目连班。明代,盛行于绍兴民间,演出常通宵达旦。祁彪佳在《祁忠敏公日记》中称,常因此使他夜不成寐。日记还称,亦有民家大族雇外地目连戏班来绍地演出,如张岱之叔张尔蕴所选之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连,凡三日三夜”,演出中,戏子“度索、舞恒、翻桌、翻梯、斤斗、蜻蜓、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融杂技于表演。今存上虞的“哑鬼戏”,是目连戏的别派,无说无唱,纯以动作、舞蹈敷演,其表演形式似承袭北宋百戏中之“哑杂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知府李亨以禁演目连为十禁之一,但因相沿成习,未能禁止。今存剧本《目连救母记》,系民间俗本。孟姜戏姜戏,搬演孟姜女千里寻夫故事,以求超度亡魂。戏班称孟姜班,成员大都为道士。剧目除《孟姜女》外,尚有乱弹戏如《玉龙球》、《天缘球》、《千忠会》、《药茶记》、《散潼关》、《高平关》、《五龙会》、《越虎城》、《回荆州》、《杨家将》、《文武升》、《斩貂》、《和番》、《借桃》等。《孟姜女》均用绍兴乱弹腔调,但绍兴乱弹班不演《孟姜女》。孟姜班的演出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为超度五殇(因水、火、刀、自缢、分娩而暴死者)的旧习之一,称“做孟姜”。做孟姜主要有两行活动,俗称“日‘翻九楼’,夜演《孟姜》”。翻九楼是一种杂技,绍兴竹田头一带有人专操此业,常受上虞孟姜班、长安文锦乡班等戏班聘用。演《孟姜》常在旧历八、九月份的夜间举行。演出的某些仪式、程序与《救母记》相似,它以翻九楼取代《救母记》的起殇,开始后,亦要放星宿。1950年前,孟姜流行于上虞、绍兴、嵊县以及余姚、新昌部分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极少演出。
本文标题:绍兴戏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1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