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8北京课改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雨中登泰山》课件1
东岳-泰山:雄五岳独尊。登泰山而小天下。西岳-华山:险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南岳-衡山:秀五岳独秀。林木苍郁,景色幽秀。北岳-恒山:奇山势陡峭,沟谷深邃,深山藏宝。中岳-嵩山:奥三教荟萃,博奥精深,山、寺、貌互补争艳。泰山简介:泰山位于山东省内,是我国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首,古称东岳。泰山最高峰玉皇顶(又叫天柱峰)海拔1545米,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许多名胜古迹。在我国众多的山峰中并不算高,但由于它矗立在齐鲁原野之上,在周围海拔只有25米的平原和100--200米的丘陵衬托下,显得特别高峻。泰山雄伟峻拔,巍峨壮观,文物荟萃,和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因此,人们常把泰山当做崇高伟大的象征。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雨中登泰山李健吾一、作者李健吾(1906~1982),山西省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李健吾有剧作近50部,创作了许多有独到见解的文艺评论文章,翻译了多部世界名著,收录在《莫里哀喜剧》、《高尔基戏剧集》中。他也擅长写散文,他的散文风格清新质朴,真挚隽永,很有特色。1、作者游览泰山的缘由?2、辨析作者运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1)作者按照登山顺序,在虬在湾,描写了虎山水库的瑰丽景色;在七真祠,描写了祠中供奉的塑像;过了二天门后,描写了两种类型的瀑布;到了慢十八盘,描写了千姿百态的松树;登上南天门,走在天街上,描写了天街上的积石、古迹和云海。这种描写景物的方法,叫做()(A)定点换景(B)定景换点(C)移步换景(2)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站在虎山水库的坝桥上,作者描写了一边是平静的湖水,一边是奔腾跳跃的大水;站在天街上,远眺则见茫茫的云海,俯瞰则见大地的面目。这种描写景物的方法,叫做()(A)定点换景(B)定景换点(C)移步换景(3)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不同,其状貌也会有差异,如作者对紧十八盘的描写:走出长门洞,从半山腰仰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这是远观;靠住升仙坊,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这是近看;上到南天门,低头望,眼下是“新整然而长极了的盘道”,这是俯视。这种描写景物的方法,叫做()(A)定点换景(B)定景换点(C)移步换景3、课文处处写雨,突出了雨中泰山的特点,作者起笔是怎样点出雨的?收笔又是怎样写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一篇文章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关键性词句被称为文眼。你觉得课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做本文的文眼?1、作者游览泰山的缘由?多年以来对泰山的向往。“几十年来”“好些次”遥望泰山,却“都当面错过了”,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怀。与杜甫一样有登上顶峰览胜的愿望,所以冒雨登泰山既是理智的选择,也是感情的驱使。1~2段文字既交待了“冒雨出发”的缘由,也巧妙地为雨中奋力攀登作了铺垫。2、关于写景方法(1)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使用移步换景写成的游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生动,感染力强。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第三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账。2、关于写景(2)定点换景法:是指作者的立足点不变,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描写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人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觉。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做到“点”的确定,即作者始终立足于一个基点上,其立足点不能发生变化;其次,要按“序”描写,或远近高低,或左右上下,或东西南北,从不同的方位将不同的景物依次描写出来。2、关于写景(3)定景换点法:指作者的立足点、观察点不断改变,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描写同一景物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描写的景物既见整体,又现局部;使读者对景物获得完整的印象。它给人以立体感,从而更准确丰富地再现事物的面貌和揭示事物的本质。作者立足点的变化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时空的限制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而精心设计的,或由左至右,或由上到下,或由外到里,或由东到西等等,有次序有规律地顺次改变。3、课文处处写雨,突出了雨中泰山的特点,作者起笔是怎样点出雨的?收笔又是怎样写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起笔:“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淋淋沥沥”“雨越下越大”,表示作者此番登泰山要在雨中进行了。收笔:“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势的飞泉流瀑,倾盆大雨的时候,恰巧又在七真祠躲过,一路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以此点题,完成全篇。作用:①创设特定的意境,借“雨”抒情。②设悬念,生波澜,引人人胜。4、一篇文章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关键性词句被称为文眼。文眼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你觉得课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做本文的文眼?“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1、以游踪为线索,以登山过程为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2、扣住“雨”描写泰山景物,表现自己的“独得之乐”。除了起笔、收笔写雨之外,全文紧扣一个”雨”字,既有正面明写,又有侧面暗写。“淅淅沥沥”、“越下越大”、“斜风细雨”等等是正面明写。但正面直接写“雨”,难度极大,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作者十分精明,集中笔墨致力于侧面暗写。那“灰蒙蒙”的雨烟雾气,“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那虎山水库七股大水的声威,山上山下大大小小的瀑布,“飘来飘去”的云雾,都是侧面写“雨”。那道旁的野花野草,“挨挨挤挤,芋芋莽莽”,岩上古松怪柏,潇洒多姿,奇形怪状的山石也都神态毕现,无不暗扣一个”雨”宇,虽不着痕迹,却明明白白。3、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大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比喻: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景物的气势,突出了雨中泰山的壮观,形象生动,有流动感。拟人:把泰山景物拟人化,赋予它人的特性,把静的东西写动了、写活了,更体现了泰山景物的可爱,较好的表达了主题。4、引用古诗文,插叙典故传闻,增添文章风采。《孟子·尽心上》:……杜甫《望岳》:……晋代郭璞《江赋》:……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宋之问《桂阳三日述怀》:……掌故、传闻:……增添作品文化气息感受浓郁文化内涵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雨中登泰山》的基本结构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交待作者登泰山的缘由,是全文的总纲,为下文的记叙做了铺垫,也是表现作者“独得之乐”的伏笔。冒雨登泰山的经过和情景。是全文的主体,展现了雨中泰山的奇景。抒发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收束全文,并与开头照应,突出文章的主题。泰山风景欣赏紧十八盘泰山风景欣赏泰山风景欣赏云海泰山风景欣赏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风景欣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风景欣赏古代名人诗文石刻泰山风景欣赏北宋建筑碧霞寺泰山风景欣赏唐玄宗李隆基泰山封禅图泰山风景欣赏封禅大典一角泰山风景欣赏中溪泰山风景欣赏天街
本文标题:2018北京课改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雨中登泰山》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1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