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挖掘与识别 >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
•329•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年2月第30卷第2期CJTCMP,February2015,Vol.30,No.2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唐仕欢1,申丹1,卢朋2,杨洪军1(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100190)摘要: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是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名老中医自身特点的自助式应用软件。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研发背景、设计和功能,对该软件在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文献医案的整理分析、疾病用药规律分析、中药应用规律总结、新药研发和处方筛选等领域的应用加以了评述,指出该软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关键词: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名老中医;医案;方剂;中药;用药规律基金资助: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No.2009ZX09301-005-02),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Z02063)Advancesinresearchesmadevia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heritancesupportsystemTANGShi-huan1,SHENDan1,LUPeng2,YANGHong-jun1(1Instituteof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2InstituteofAutomatio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90,China)Abstract:Tostrengthenclinicaldatamanage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andtodeeputilizethedatabasedonthemoderntechnology,isanimportantwayfortheexperienceinheritanceofrenownedTCMdoctor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heritancesupportsystem(TCMISS)isasoftware,focusingonfourkeyissues,inheritance,development,broadcastandinnovationofTCM.Itappliestechnologyandmethodssuchasartificialintelligence,dataminingandcyberscience,etc.,andcombinesthemedicineapplicationcharactersofrenownedTCMdoctorsaswell.Thearticlemainlyintroducedevelopmentandresearchbackground,design,functionsofTCMISSanditsmainapplicationfields.TCMISShadbeenappliedinmanyareasfromfamousTCMdoctor’sexperiencesummary,medicalcasesprocessingfromliterature,relevanceanalysisbetweendiseasesandmedicines,medicineapplicationrulessummary,tonewdrugdesignandcandidatedrugsscanningetc.,whichmadeitapracticalandreliabletoolinprocessingTCMdatabothfromclinicalapplicationsandliterature.Therefore,TCMISScouldbeappliedasanimportanttoolintheacademicthoughtsandclinicalexperienceinheritanceofrenownedTCMdoctorsanddeservedfurtherpromotion.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heritancesupportsystem;FamousTCMdoctor’sexperience;Medicalcases;Prescription;Chineseherbs;MedicinelawFundassistance:NewMedicineProductionof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MajorProject(No.2009ZX09301-005-02),SubjectiveSelectedSubjectsProgramof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No.Z02063)·述评·通讯作者:杨洪军,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邮编:100700,电话:010-84035184,传真:010-64013996E-mail:hongjun0420@vip.sina.com中医诞生并发展于农耕文明时代,经历了工业文明时代的各种冲击,迎来了信息技术变革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与创新仍是中医发展的主题,二者密不可分,传承就是继承传统,但是中医传承绝不仅只是复制过去已经存在的理论、方药,更要在前人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人类健康问题,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创造出过去从未存在过的东西,更好的服务临床,提高疗效和促进科学发现。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可以有效、快速、全面继承名老中医经•330•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年2月第30卷第2期CJTCMP,February2015,Vol.30,No.2验,并实现经验传播。因此,开发集“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分析-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辅助中医传承的软件,是中医传承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heritancesupportsystem,TCMISS)软件。目前,该软件得到了北京、上海、贵州、山东、天津等院士、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工作室广泛应用,获得一致认可,被认为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简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是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0)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形成的,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中医药特点,辅以临床实际情况,建立以中医数据分析为核心,体现中医传承特色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根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需求,软件有临床信息采集、资料管理、数据分析等6个系统,集“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分析-网络可视化展示”于一体,实现多层次、多维度数据的关联与融合,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形成面向服务架构的开放式、自助式应用软件[1]。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以文本与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自行构建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既能完整地保留诊疗过程,又便于后续的数据挖掘;软件除了常规的统计、报表功能外,还集成了多种符合中医数据特点的数据挖掘方法,实现方剂配伍规律、方剂与证候关联性、证候与症状关联性、中药用量特点、方剂相似性等分析;为了有效促进传承人的体悟,采用网络可视化技术,可以分别构建中药-中药、症状-证候、中药-症状、方剂-证候以及症状-证候-中药网络关系图,实现中医经验的可视化。此外,考虑到名老中医传承的需要,设置了资料管理系统,可进行名老中医手稿、图片、视频、音频等与名老中医相关材料的管理功能;同时,该软件还具有综合查询功能,为方便获取知识,可以中药、方剂和医案为检索对象,快速、便捷获取信息。该软件实现了疾病信息、证候信息、中药信息、方剂信息、医案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检索、分析等功能,在中医临床经验传承与学习、新药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领域研究进展1.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做好当代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培养优秀中青年医师,是中医传承的重点,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名老中医的临床数据是中医传承研究中最基础、最可靠的信息,是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的有效载体,也是中医特色疗法有效性的直接证据。本软件采取文本数据与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名老中医医案信息的有效管理,而且,可以从临床诊断与辨证、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应用该软件对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李世增教授等临床用药经验进行了总结[2-4],其中,对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最为全面,系统分析了其治疗胸痹、胃痛、心悸、失眠、呃逆等疾病的诊疗经验和用药特色,为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文献医案整理与分析以文献医案记载为数据来源,对名医的用药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可以有效地继承其学术思想和诊治规律,对中医药临床经验的传承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文献医案来源主要是名医经验辑要、医案医话集等,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其进行收集,加以分析总结,对继承和发扬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如以孟河四家医案医话集中的医案数据为处方来源,分析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痢疾、遗精、中风、咯血、痰饮等的用药规律;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为数据来源,分析叶天士治疗痹病、温病的用药规律,从而进一步提炼其学术思想,梳理其学术特色,为名医学术思想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5-6]。3.疾病用药规律研究从疾病的角度研究用药规律,利于总结疾病层面用药的共性特征,对于更好地发掘疾病防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以古代和近现代文献数据为主要来源,对于疾病-药物的相关性做了较多有意义的探索。如以《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方剂为来源,总结了肺痿、哮病、失眠、胃痛、黄疸、水肿、虚劳、痹病等常见内科疾病,范围涵盖肺、心、脾胃、肝胆、肾、气血津液、肢体经络各系统,还涉及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的用药规律。以现代疾病为纲,借助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等收录的方剂,如老年高血压病、老年痴呆、脂肪肝、糖尿病足,膝骨关节炎等,对其中医治疗用药规律进行了挖掘。还有学者利用各种科研、教育机构数据库,如借助辽宁中医药大学癌痛•331•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年2月第30卷第2期CJTCMP,February2015,Vol.30,No.2数据库,对癌痛的内服、外用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了挖掘分析[7]。这些研究对探索疾病的用药规律有重要意义。4.中药应用规律总结中药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落脚点,中药在疾病、方剂配伍中的应用规律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且为药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课题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为数据源,构建了4000余种已上市的中成药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常用药物的疾病分布、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等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如总结分析了中药大品种人参、当归、川芎、黄芩、金银花等应用规律,此研究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原料资源的深入开发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8]。5.新药研发及处方筛选研究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疾病、证候、名老中医以及中医临床医生本人用药规律的分析,可以阐明和总结药物应用的一般规律,直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通过用药规律的分析,还可以为中药新药的创制提供处方来源,指导新药研发。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不仅可以总结某一疾病治疗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还可以发现
本文标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1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