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1/6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2000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由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2.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中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与文化”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①秦山核电站②希望工程③南优二号④电影《五朵金花》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②中国不承诺不使用核武器③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④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⑤发展核武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⑥发展核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A③④⑥B①②⑥C②④⑤D②④⑥4.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5.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B.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D.火炬计划和211工程启动6.“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史记》B、《汉书》C、《唐书》D、《清史稿》7.杨利伟能实现飞天壮举的原因包括()①科技工作者的付出②航天人员的崇高品质③综合国力作保证④国际帮助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8.2007年11月26日,在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发布仪式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一位老华侨曾经说过的话:“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那么,这位老华侨在海外第一次昂起头仰望中国的卫星大约是在()A.1949年B.1965年C.1970年D.2003年9.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A.食品流通领域B.空间技术领域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2/6C.农业科技领域D.文化教育领域10.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指定的决策是()A.科教兴国B.985工程C.星火计划D.两弹一星11.下列科技成就,是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银河—Ι”型计算机诞生③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2.“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D.“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13.对钱学森来说,无论他有多少顶桂冠,有一点是最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他首先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参与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一领域中?()A.计算机技术B.空间技术和核技术C.生物科学和遗传工程D.现代通信技术14.“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指()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D.“银河一号”计算机研制成功15.闻名遐迩的海尔集团一贯重视科学研究与开发,不断推出向科技产品满足用户的需要。这就是海尔集团长盛不衰的原因。这表明()A.只要采取新技术,企业就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B.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商品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C.科技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D.科技创新有得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16.“文革”结束后,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时,明确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中,最基本的是()A.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B.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C.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D.文艺、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17.“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①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②创作和批评的自由③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8.从《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①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②反映社会主义新面貌③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19.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2000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由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3/6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20.关于“双百”方针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20世纪50年代提出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③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④主要适合建国初期的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1.改革开放后,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定《义务教育法》B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C高等教育方面,增设了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D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多渠道筹措经费为主、国家拨款为辅的体制2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①实施“教育大革命”②恢复高考制度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3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此图不能反映()A.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民众重视B.高等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教育C.文革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招生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24.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有()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5.我国把基础教育放在更重要的战略地位的做法有()①鼓励社会力量办学②推动农村义务教育③加快课程教材改革④着手实施“211工程”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两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加一种“色彩”。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产值560多亿元。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4/6材料四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材料五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深刻地阐述道:“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邓小平请回答:(1)请写出中国在古代有代表性的三项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或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3)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四出现的原因。(4)据材料四、材料五,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5)根据以上材料简单谈谈你的认识。(2分)27.阅读下列材料:19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图片展示的是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重大技术突破的部分成果。194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896年制成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5/6(1)从以上材料中选出你认为对人类影响重大的20世纪两项科技成果,并说明每项入选的理由。(2)试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5项),并以其中一项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图:图一图二材料二2002年9月1日下午,安徽大学招生办公室寄出了一份特别的录取通知书。这份录取通知书给了金寨县一中的高三学生苏明娟(图二)。她被该校录取,成为2002级的新生。材料三2001年,18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高校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有8项。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高校承担了1/3。当时,“863计划”的250名领导班子成员中,来自高校的有120名。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到22家。请回答:(1)图一“三个面向”是谁最先提出的?有何重要意义?(6分)1957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澳布灵斯克核电站。图为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原型堆核电站是浙江秦山核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6/6(2)图二是为什么而作的宣传画?此工程有何重要意义?(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说明中国教育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B5.B6.C7.A8.C9.C10.D11.D12.D13.B14.A15.C16.C17.D18.A19.B20.A21.D22.C23.D24.D25.D二.非选择题26.(1)①造纸术、活字印刷: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②火药: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③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2)专制统治思想的束缚;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3)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或民族获独立);②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③吸收人类文明成就;④广大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⑤“双百”方针的贯彻。(4)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5)认识: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7.(1)电子计算机:开始代替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核电站:开始了人类来历用原子能的时代;人造卫星:使人类的活动开始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4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