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中心小学:孔有春一直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语言交流的作用。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事的能力。”古人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口语作为生活中基础的交流手段,其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利用电话代替书信,成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信息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都在利用面试谈话代替书面考察,作为评价个人能力,检测实际水平的重要渠道。我国也以文件的形式,把口语交际能力当作一项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于目前大部分学生的生活面窄并且生活单调,教学方式未能创新,教育思想还没转变等原因,口语交际训练存在着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不相协调,与学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笔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本校二至五年级12个班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入语文课堂听课及对部分同学、老师的访谈,对小学语文课堂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以下几种普遍的现象:一、口语交际教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口语交际数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因此在实践中他们认为无需设计专门的系列,安排专门的课时来进行训练。现状之一:重书面,轻口语由于受传统语文“重书面,轻口语”的束缚,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这一新型课程认识不够。有些教师是课紧就不上,课松就大家自由谈谈,不做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无目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更好的锻炼,使口语交际课如同虚设。笔者曾在几所农村小学看到过这样的口语交际课:教师用半堂课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剩下的半堂课要求学生将要表达的内容用笔写下来,以写代说,将口语课上成了“写话课”。问其原因,原来“口语交际”一般没有考查,即使有,也不会“口试”,而是在语文试卷上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一段话。所以教师也就以“写话”来应付这个“笔试”。现状之二:重说话,轻交流口语交际课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还要有交往的能力,待人处事的能力,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过去的听话说话课,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怎么说。指名表达时,被叫学生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表达。在这种情况下,表达者要么背对着倾听者“交际”,要么对着倾听者的背“交际”,即使有学生上台面向大家表达,也仅是“表达”而已,没有在特定情境下的交际礼仪训练及必要的身体、情态辅助语言的运用,更没有倾听者的应答训练,使原本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变成了课堂气氛浓重、紧张严肃的说话课。现状之三:重陈述,轻情境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心理产生需要时,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可是课上有些教师只是按口语交际的要求让大家说一说、讨论讨论这一固定的模式去上每一节的口语课,课上只是个别活跃的学生滔滔不绝,成了课上的主角,部分学生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和自己无关,在一旁看热闹或开小差,缺少交流和互动。教师应该认真和学生共同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使学生上每一节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对每次口语交际都产生浓厚的兴趣。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情况堪忧很多课堂上学生不敢大胆与他人交流,有紧张心理。部分学生当众说话神情紧张,说话时羞涩,不敢正视对方,声音颤抖,手足不自然,心理有话说不出来。交流时表达不是很清楚,口语不够规范、流畅。学生口语交际现状不容乐观。现状之一:学生不愿交际,不敢交际。有些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叫他到讲台前来说,便扭扭捏捏,东张西望,脸涨得通红,不知所云,这些都是学生不敢交际的表现。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仅仅在乎说什么,更在乎与什么样的人说,在怎样的氛围中说。学生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嗤笑,挨老师批评;有些学生论口语功底挺不错的,但是一旦在大庭广众之下就难以启齿了。我觉得这些学生缺乏的就是勇气,大胆展示自己的勇气,担心得过多,面前总有一道难以跨越的坎,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不敢交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当众说话的锻炼机会,没有交流展示的习惯,更没有交际成功的喜悦与满足,造成交际时心理紧张。现状之二:学生的语言贫乏,不规范。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贫乏,积累的词汇不够丰富,在说话时还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这就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交际时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无话可说,有的人云亦云,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口语交际课堂往往成了尖子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则是陪坐。很多时候,发生口语交际冷场的原因,并不是课堂气氛紧张,而是学生缺乏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积蓄,造成思维的狭隘性或单一性,影响语言的流畅性或丰富性,使得原来有话可说的话题变得无话可说,或者不知该怎么说,会出现“嗯……啊……”“这个……那个”等垫语增多和语流中断的现象,久而久之,淤积在心中的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苦衷会直接影响交际的勇气,甚至逐渐丧失交际兴趣。现状之三:学生不善于倾听。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到了高年级,还要能听出“话中话”来。可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犯这样的错误: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自己说的时候,情绪高涨,热情投入。但是当别的同学在说的时候,往往是不注意仔细听的。三、迫切需要改进教师和学生的评价1、教师的评价观念还较陈旧,评价方法单一,且缺乏具体的激励策略的引导。教师对学生非智力方面的评价是以批评为主,造成了学生说错话时要受批评的恐惧心理。小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他们有极大的争强好胜心理。二是从主观方面看,他们很想把客观事物看懂看透,把话说对说好,但要受现有知识水平和认识表达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这种“双重性”,给评价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评价要突出激励性,即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应该以充分的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定信心,不怕困难,改正不足,再接再励。2、大部分课堂上还是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还没得到真正体现。在与老师的访谈中,每一个老师都认为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口头评价中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但都有一些顾虑,主要有:学生的评价难免有片面性;学生会简单地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去评价老师和同学;学生不一定敢于说真话,使评价失去真实性;学生参与评价,不易控制,会打乱教学设计,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等。笔者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交际,还可以评价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微笑、爱抚、激励、信任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打破评价的束缚,展现自我,塑造新型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3、部分老师和学生头脑中存在着思维定势。学生头脑中的优等生说的看法都有道理,中等生一般都还差点儿,差生肯定是漏洞百出的思维定势,教师点头的我们同意,教师皱眉的就说不好的“唯师心态”时刻左右着学生的评价标准,造成了课堂互动式评价的名存实无,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只有形式而没有效果。这也是很多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反正我说过了,老师又会让一些同学补充,倒不如就听他们说就行了!”如何改变课堂上的这种种现状,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课的效率,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说得精彩、说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改革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渠道的评价以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由于不考口语能力,教师和学生就忽视了口语教学和训练,阻碍了学生这个创新主体的持续、全面发展,所以对评价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一)在考试形式上,增加口头测试,多角度评价学生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考试形式上可以这样安排: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进行笔试,读、听、说能力的测试可采用口试。增加口头测试,并按一定比例算入学生成绩总分,促使教师认真去对待,学生努力去提高。(二)在测试方式上,发放评价表,多渠道评价学生可以立足于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紧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去整体地、统一地构建口语交际的评价体系,印制评价表,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明确努力的方向。对优秀同学的评价可以让评价主体最大范围化,因为优秀同学的表现对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所启发。而对口语交际能力差的同学就要以优秀同学和老师为评价主体,这样评价的结果更有针对性,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和提高。对于中间部分同学则应在小组集体评价,这样在评价中会有对比、讨论、认可的过程,对评价主体也是一个促进过程。学生的实际任务涉及到家庭、家长的,需要家长参与评价;涉及到校园的,可邀请别的班同学或老师参与评价。(三)让学生学会评价教师的讲解式评价要积极、亲切,做好学生的表率。对于学生的评价,既要善于发现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对于观点有异的学生,要精心保护,激发他们积极思考、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要注重学生的讨论式评价。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有意营造讨论氛围,让其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思想的火花。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不要求全责备,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二、落实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受教材编排、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每个学期的口语交际课只有几节。口语交际能力是不能在有限的口语交际课堂上培养出来的。口语交际应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际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只能在良好的交际环境中锻炼发展。让他们在民主、和谐、愉快、自由的气氛中,乐于思维、敢于表达。1、抓住课文的矛盾处,空白处创设情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的矛盾处,组织学生讨论,听取别人说、评价。抓住课文的空白处让学生自由想象练说,学生在听了别人的故事后,故事越说越有独创性,也丰富了自己的思维。2、创设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⑴、生活舞台: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角色。苏教版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我们可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创设情境,巧妙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交际,不但容易激趣,而且能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体验中去。⑵、道德法庭:创设法庭场景,按程序对品德不良行为进行审判,评其美丑,论其善恶。有时可结合身边的事例组织一些辩论活动。这样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讨论,不仅明白了事理,而且锻炼了听、说等方面的能力。⑶商品洽谈会:模拟交涉、谈判、广告,采用迂回婉转的语言,介绍商品性能、用途,为确保自己的合法利益据理力争。交际课上,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员”,进行表演、交际。⑷记者招待会:开展调查、考察、采访,明确采访目的,设计采访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以记者身份口头报导采访结果。(二)、立足课堂,多项互动,搭建口语交际的平台在口语交际课上,师生问、学生问的说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不应该是教师或者某个学生的独角戏,或教师与某儿个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学生教师之间有问有答,有评有论,有说有议,这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课。①、师生互动。在质疑、解疑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交流与沟通方式。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提问要清楚明白,答题要准确、有条理,因此这个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②、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有竞争与合作。在遇到问题时相互探讨,合作解决。交流
本文标题: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4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