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牙的演化特点:①牙形:同形牙→异形牙②牙数目:多→少③牙列:多牙列→双牙列④牙根:无→有⑤分布:广泛→集中⑥附着方式:端生→侧生→槽生2.牙冠:解剖牙冠:指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临床牙冠:指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组织。3.牙萌出特点:①按先后顺序萌出②左右对称同期萌出③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④女性萌出的平均年龄稍早于男性4.牙萌出顺序:乳牙依次为Ⅰ、Ⅱ、Ⅳ、Ⅲ、Ⅴ;恒牙:上颌6、1、2、4、(3,5)、7、8下颌(1、6)2、3、4、(5、7)、85.中线: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6.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7.线角、轴面及点角:牙冠上面两相交于一条的角称线角。两轴面相交于一线的角称轴面角。三面相交于一点形成的角称点角。8.切牙类:①上颌中切牙为切牙类中提及最大者。②下颌中切牙为切牙类中乃至全口牙中体积最小者,牙冠宽度为上中切牙的2/3【区分下颌中切牙方法】远中根面上的凹陷笔近中面根的略深9.尖牙类:①上颌尖牙牙冠唇面的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处相交近似90°冠根之比为1:2②下颌尖牙近中斜缘:远中斜缘=1:210.前磨牙类:①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颊面,牙冠外形为五边形,颊侧仅见一个颊尖(略偏向远中)。11.磨牙类:①下颌第一、第二、第三磨牙的颌面发育沟形态依次为:“Y”型、“+”型、无固定性态。②上下颌磨牙的鉴别上颌磨牙下颌磨牙牙冠斜方形、直立牙冠长方形、右倾颊舌径近远中径颊舌径近远中径第一磨牙颊面=舌面第一磨牙颊面舌面有一个颊沟第一磨牙有两个颊沟有3~4牙尖有4~5牙尖有卡氏尖无卡氏尖舌尖大小不一舌尖大小相近有斜嵴无斜嵴四个窝(远中窝大)三个窝(中央窝大)三根(颊2、舌1)两根(近中、远中)12.乳前牙:上颌乳尖牙,唇面:牙尖明显向远中(于恒牙尖牙区别的主要标志)13.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不同于任何恒牙,有其独特的解剖特征,有三个面近似为三角形。14.根管分型:①单管型(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的舌根和第二磨牙的舌根及远中颊根)②双管型(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③单双混合型(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二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二磨牙的近、远中根)④三管型(罕见于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根)【1.管间侧枝(多见于双管型)2.根管侧枝(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3.根尖分歧与根尖分叉(根尖分歧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根尖孔50%不在根尖15.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系由14块骨,单一的有:下颌骨、梨骨;成对的有: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颚骨及下鼻甲。16.上颌骨:①眶下孔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孔向后、上、外。②眶下管长约1.5cm③上颌窦与牙根关系密切,其下壁由前向后盖过8-5︱5-8④四突上颌骨的四突分别称为额突、颧突、腭突和牙槽突。⑤三大支柱: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17.下颌骨:①从颏结节向后上延伸至下颌支前缘相连的骨嵴,称外斜线或外斜嵴。②颏孔的位置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③下颌支髁突(又称关节突)关节面上有横嵴将其分为前斜面和后斜面。④下颌神经沟约相当于下颌磨牙颌平面上方1cm⑤下颌骨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和髁突颈部。⑥下颌骨髁突:侧面观(前斜面为功能面,后斜面为负重区,中间为横嵴)后面观(内测斜面与侧方运动的非工作侧有关,外侧斜面与侧方运动的工作侧有关,也是关节压力的集中处)⑦颞骨关节面:关节窝(形式三角形)、关节结节⑧关节盘从前到后可分为:前带、中间带、后带、双板区【好发部位:双板区中间带(最薄)有血管和神经:前带、双板区】⑨颞下颌关节有三条韧带:包括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⑩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区包括:关节结节的后斜面与髁状突的前斜面。18.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广义的咀嚼肌还包括舌骨上肌群。起点止点翼内肌浅头: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下颌支及下颌角内侧面深头:翼外板的内面和腭骨锥突翼外肌上头: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上头:关节盘前缘及部分关节囊下头:翼外板的外侧面下头:髁突颈19.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反射性的调节心率和血压)颈动脉体又称颈动脉小球;属化学感受器,可反射性的使呼吸运动加快加深)20.颈外动脉:面动脉(属支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翼肌段、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21.脑膜中动脉:穿棘孔进入颅中窝,行于硬脑膜内分为前后两支,供应硬脑膜。22.危险三角区:鼻根部和两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区。23.翼静脉丛:简称翼丛,位于颞下窝内颞肌与翼内肌,翼外肌之间上颌动脉的周围,并围绕部分翼外肌,小部分尚伸到翼内肌上方的深侧,为稠密的静脉丛。面后静脉---上颌静脉---[翼丛]---面深静脉----面前静脉24.三叉神经:系脑神经中之最大者,有粗大的感觉神经纤维束和较细小的运动神经纤维束所组成。眼神经为感觉神经,系三叉神经中之最细者。鼻腭神经321|123腭侧黏骨膜及牙龈上颌神经腭前神经876543|345678腭侧骨黏膜及牙龈上牙槽后神经87|78及6|6的腭根基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上牙槽中神经54|45及6|6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上牙槽前神经321|123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侧牙龈颊神经8-5|5-8颊侧牙龈、颊部的皮肤和黏膜下颌神经舌神经8-1|1-8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的黏膜和下颌下腺、舌下腺下牙槽神经8-1|1-8及其牙周膜、牙槽骨颏神经4-1|1-4唇侧牙龈、下唇黏膜及颏部皮肤(上颌神经经圆孔出颅,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25.面神经:①以茎乳孔为界,可将面神经分为面神经管段和颅外段。②面神经颅外段,从茎乳孔出颅底,位于茎突与乳突之间,一般是在乳突前缘相当于乳突尖端上方约1cm,距皮肤表面深约2~3cm处。分支(颅外段)起源损伤后表现颞支颞面支额纹消失颧支颞面支眼睑不能闭合颊支颞面支/颈面支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颊部积存食物,不能鼓气下颌缘支颈面支口角下垂、流口水等颈支颈面支无明显症状26.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四种纤维:①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②副交感纤维管理腮腺的分泌③味觉纤维管理舌后1/3味觉④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后1/3、咽、咽鼓管、鼓室等处的黏膜和颈动脉窦以及颈动脉体。(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所对的颊侧黏膜上)27.舌下神经为舌的运动神经。28.颌面部局部解剖:①鼻唇沟:鼻面沟合称为鼻唇沟。②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0.5~1.0cm处。相当于鼻尖至外眼角连线的中点。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③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29.腮腺鞘具有下列特点:①浅层特别致密,深层薄浅,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叶经此与咽旁间隙和翼颌间隙想通。②腮腺鞘与其腺体紧密结合,并发出许多间隔,深入腺体。③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紧密相连,并发出索状纤维束,伸入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的裂隙中。【有上述解剖特点,可知,化脓性感染可在腮腺与外耳道之间互通】30.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①口腔前庭沟:口腔阻滞麻醉穿刺及手术切口的床用部位。②翼下颌皱襞: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黏膜皱襞,该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口内切口的有关标志。31.腭【切牙乳头:又称腭乳头,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重要标志】(为一黏膜隆起,位于腭中缝前端,左右上颌中切牙之间的腭侧)32.舌黏膜,按形态可分下列四种:①丝状乳头:数目最多,无味蕾,管理一般感觉。②菌状乳头:数目较少,内有味蕾,管理味觉(甜、咸味)③轮廓乳头:7~9个,体积最大,内有味蕾,管理味觉(苦味)④叶状乳头:5~8条,含味蕾,管理味觉(酸味)33.切缘及颌面形态的生理意义:①行使咀嚼功能和引导下颌运动②在萌出的早期,尖、窝、沟、嵴都是由具有一定曲度的曲线或曲面构成。34.轴面凸度的生理意义:①唇(颊)舌面的凸度咀嚼时从颊沟、舌沟等处拍溢的食物顺着牙冠的正常凸度滑至口腔,对牙龈起到生理性按摩作用,促进牙龈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保证牙龈组织的健康;同时正常的凸度对牙颈部有自洁作用,防止龈炎及龋齿的发生,牙冠颈1/3的凸度,可起到扩展龈缘使其保持紧张有力的作用。②邻面的凸度接触区接触良好,可防止食物嵌塞,运动中有利于保持邻牙的紧密接触,保证邻牙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依靠,便于分散(牙合)力,有利于牙齿的稳固。35.楔状隙:①因邻牙间的接触区为圆突形,在两牙接触区的四周有向外展开的空隙,称为楔状隙。②在接触区龈方者称为龈楔状隙,又称邻间隙。36.牙列(牙弓):天然牙的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顺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37.牙列形态分型:方圆型、尖圆型、椭圆型。牙列指数=牙宽列/牙长列×100%38.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曲线):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39.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为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远近中颊尖的连线。(由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此段曲线亦称为【补偿曲线】)40.(牙合)平面: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解剖牙合平面:从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41.牙尖交错牙合(ICO):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42.覆牙合、覆盖(牙间交错牙合接触的垂直及唇(颊)舌向关系)43.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对位关系:①中性牙合(l理想磨牙关系)②远中牙合②近中牙合44.邻长间隙: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的间隙。45.平齐末端:4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呈一垂直平面。46.牙尖交错位(ICP):指牙间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47.正中关系与后退接触位:铰链运动可以使切牙处降牙合18~25mm,此运动范围内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成正中关系。48.后退接触牙合:指后退接触位时上、下牙的解除关系。49.长正中:通常将这两个颌位(后退接触位、牙尖交错位)之间的这种无偏斜的以前后为主的位置关系,称为“长正中”。50.牙合间隙(息止牙合间隙):下颌姿势位时,上下牙均无接触,上下颌牙之间自前向后有个楔形间隙,前端大而后端小。51.捣碎和磨细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①后牙的(牙合)循环:下颌磨牙颊尖的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颌磨牙舌尖的颊斜面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再重复上述运动,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牙合运循环。②生物力学杠杆的构成:a.支点(非工作侧髁突。翼外肌、颞肌、舌骨上下肌群)b.力点(工作侧的提下颌肌群以嚼肌与翼内肌收缩为力点)c.重点(研磨食物处)构成第II类杠杆。52.磨耗: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食物或牙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造成牙缓慢地、渐进性消耗的现象。53.在血液与唾液之比为1:2时,凝血时间缩短最多。54.正常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为1000~1500ml。55.尖牙优势:①尖牙位于牙列转弯处,在咀嚼运动中构成第Ⅲ类杠杆,重臂长,故尖牙处牙合力已明显减弱,同时能抵制较大的咀嚼力。②尖牙有粗壮而长大的牙根,因此支持牙合力的牙周膜面积大。③尖牙有比任何牙都占优势的冠根比例。56.鼻翼耳屏线:是从一侧鼻翼中点到同侧耳鼻中点的假想连线。57.眶耳平面:是连接双侧眶下缘最低点和外耳道的一假想平面。
本文标题: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5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