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奉节县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考试说明(初稿)本说明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县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编制,以“高中需要;学生有用;与时俱进,水平选拔”为理念,重点检测三维目标,以实现达标性和选拔性。它是我县二○一四年初中地理毕业、升学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一、命题原则1.体现新课改理念。注重检测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灵活性和综合性,起到实施新课程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2.注重生活中有用地理、生活实践和热点问题的考察。充分利用地图语言(以地理图表为载体)来表现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适当增加试题的人文性和开放性。提供的背景材料力求详实、准确,设置试题情境尽可能源于或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生活化的地理”、语言亲切、简练,形式活泼、新颖。3.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应清晰无误;不出偏题、怪题,进一步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简答题要做到题在外理在内。4.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使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高中招生、教学。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体现水平性考试为主、兼顾选拔性考试。二、考试依据及范围1.考试依据严格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考试说明。2.考试范围地球与地图约20%(5分)世界地理约30%(8分)中国地理约50%(12分)三、考试方式及结构1.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2.试卷分为第一卷(Ⅰ)15分和第二卷(Ⅱ)10分两部分,满分:25分。其中第一卷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15×1=15分),第二卷为综合题(填空、简答、思考探究4+3+3=10分)。3.考试时间:30分钟。4.试题的三维目标分布知识与技能(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0%±5%过程与方法(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0%±5%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将充分渗透在整个试卷中,其具体要求和体现详见“考试内容及要求”。5.试题的难度分布容易题(难度值0.8---0.95)70%17分稍难题(难度值0.6---0.8)20%5分2中难题(难度值0.4---0.6)10%3分四、考试能力层级能力层级编号含义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记忆A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具体包括识别和回忆。认识、识别、知道、了解、指出、找出、记住、说出、描述理解B在对将要获得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产生联系时,他就产生了理解。举例、说明、理解、解释、概括、归纳(说出、总结)应用C运用不同的程序去完成操练或解决问题。运用、比较、计算、估算、量算、判读、确定、绘制分析D将材料分解为其组成部分并且确定这些部分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分析、比较、区分、识别(辨别)、选择评价E依据准则和标准来作出判断。评价、查找创造F将要素整合为一个内在一致或功能统一的整体。五、考试内容及要求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湘教版初中(七、八年级)地理课程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考试内容。(一)地球与地图⒈地球和地球仪(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A】记住地球的形状,并能准确表述地球的形状。(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记住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并能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一昼夜24小时)。(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C】知道纬线和经线的基本特点,经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经纬度的分布规律。能找出特殊纬线(赤道、回归线、极圈和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明确南、北半球的划分;明确地球五带(又称热量带)的划分及其地理意义(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无阳光直射现象)。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⒉地图(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D】掌握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包括有指向标地图、习惯方向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除外)。阅读经纬网地图(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除外),正确判读经纬度(已知经纬网地图中某点位置,能准确说出该点的经纬度;已知某点的经纬度,能在经纬网地图上找出该点的位置)。识别三种形式的地图比例尺;在有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能运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换算。(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顶)、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D】根据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特点,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顶)、山脊、山谷和鞍部,判断陡坡、缓坡和陡崖。(二)世界地理3⒈海洋与陆地(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A】读图(或数据)估算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①七分海洋,三分陆地;②陆地无论在东西南北哪个半球都是海洋大于陆地;③全球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大陆和岛屿。(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A】读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相邻位置、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大小次序、轮廓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能在地图上区分大陆、岛屿、半岛。(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B】在图上识别六大板块,会读图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①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②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④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世界著名山系、岛弧和海沟;板块张裂拉伸形成海洋和裂谷;⑤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⒉气候(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D】能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能识读降水柱状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正确用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能根据资料图例用温度、阴、晴、雨、雪、风、播报某地某时的天气状况。(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的特点和分布地区。【B】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读图说出某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从纬度位置(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和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内部)两方面描述,也可从区域地理角度描述分布。3.认识区域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我县实际,2014年世界区域地理的考试范围确定为:一个大洲(亚洲),四个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巴西)。具体要求如下。(1)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位置特点与自然概况)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A】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亚洲的经纬度范围,周围的大洋,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B】①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能在图上填出主要的平原、高原、山脉;②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的风向、特征、成因),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河流呈放射状由中心向四周流入海洋,地势转折处水能丰富,主要河流的名称、流向、典型的水文特征(2)认识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巴西为例)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A】正确描述某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记住四国的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基本特点。【B】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三)中国地理4⒈疆域、行政区划(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B】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落实在地图上。(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A】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B】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关注我国的海洋国土,我国12海里范围的领海,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接近于领土面积的1/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四海一洋)、主要的海峡和内海、主要的岛屿和群岛。(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A】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主要省区的轮廓,并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其分布位置。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运用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B】运用地形图,从地势起伏、地形种类两方面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并对我国地形、地势特征作简单评价(有利于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水汽输入;阶梯过渡处水能丰富;有利于航运,沟通东西交通。)。指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界限。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特点。(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B】运用气候资料(等温线分布图、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气候统计资料、季风示意图等),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包括温度带、干湿地区);②季风气候显著(包括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特殊天气、洪涝灾害)。读图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概况。(3运用地图(地形、水系、气候)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B】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发源地,入海口,各河段分界点,各河段主要特征。长江、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发利用和人地关系中突出的问题。(4)知道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能源矿、铁矿、有色金矿分布,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况。⒊经济(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以我国种植业(粮食作物、棉花、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林业、牧业的分布概况为例,归纳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可从地形、温度带、干湿地区、水源等角度说明。(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B】我国工业分布应关注两点:①我国工业哪多哪少(东南沿海、长江沿岸等地区多,广大的西部地区少)。②我国已经形成的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A】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铁路枢纽的名称。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东部地区稠密,西部地区稀少。运用图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铁路出行方案(出行时间、路线)。了解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5⒋地理差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B】记住秦岭、淮河的名称及分布(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分界线等。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气温、降水量差异是基础,其他差异均依次派生而成)。(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C】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明确四大地理单元的分界线。从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主要自然地理特点。(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B】5。认识区域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我县实际,2014年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考试范围确定为:北京、新疆、台湾、云南4个省级行政区。(1)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E】在地形图上识别北京、新疆、台湾、云南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B】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
本文标题:初中地理考试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8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