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四讲城市规模.ppt
第四讲城市规模本讲主要内容一、城市规模概念二、城市规模的划分三、城市规模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四、如何实现城市规模效益五、关于合理城市规模的思考一、城市规模概念(cityscale;citysize;urbansize)解析涵义:城市规模是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在一定地域的聚集规模的大小。对城市规模含义的理解有以下几种:又称城市人口规模。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环境科学大辞典);城市的人口数量、用地面积和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我国,城市人口是指市区的非农业人口,城市的用地面积是指建成区面积。(现代经济辞典);指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占地面积。(人口科学大辞典);城市人口、用地和各种经济发展要素的集中程度。通常以城市人口的数量、占用土地面积和国民生产总值表示。(财经大辞典);指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部分。(中国百科大辞典)指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房地产经济辞典);指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占地面积。(人口管理实用辞典)广义的城市规模可以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消费力规模等;狭义的城市规模仅指城市人口规模。城市规模是一个动态性概念。二、城市规模的划分按城市聚居人口大小可以区分城市规模大小。联合国将2万人作为定义城市的人口下限,10万人作为划定大城市的下限,100万人作为划定特大城市的下限。中国建设部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文件中按居住人口的数量、规模将城市规模分类如下:按市区非农业人口,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万人-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一)、城市规模统计的口径关于城市规模统计的口径存在若干,包括辖县的市行政区人口、市区人口、市区非农业人口。(二)城市规模分布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大中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各自所占的比重。衡量城市规模分布有三种指标:城市首位率(lawoftheprimatecity):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被称为首位度,它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概念提出者:马克.杰斐逊(二)城市规模分布城市金字塔:将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等级城市数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相除的商(K值)来表示。(二)城市规模分布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rule):位序-规模法则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角度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状况。即一个城市的规模与它在国家所有的城市中按人口规模排列所处的位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个规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Pi=P1/Riq,其中,Pi是第i位城市的人口,P1是规模最大的城市的人口,Ri是第i位城市的位序,q是常数。(三)城市规模的内容城市总规模:是指一个国家城市的数量,城市人口数量及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单个城市规模:是指每个城市的人口数量、用地面积和社会经济实力。城市总规模与单个城市规模之间的密切关系可用以下函数表示:城市总规模=城市数量×单个城市规模。三、城市规模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一)、现状:学术角度的体现:与城市规模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政府角度:近年来政府对城市规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实践中:(1)市政管理实践中涉及城市规模的内容越来越多:在城市经济管理,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立、城市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城市土地管理,要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保护性开发必须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管理,该项管理涉及的无论是景观住房还是工业园区的建设都需要考虑城市规模问题;城市人口与保障管理,它的实施决定着城市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和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活力,而各种目标的实现的前提是适度的人口数量,只有人口的数量适中,各种资源和保障性服务才能被合适的人群享有,否则就会出现服务的过量或短缺。(2)城市规划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城市规模问题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城市的空间结构面临调整,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进入了修编阶段,在个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规模问题。表现:大部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在1990年代初已经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目标和标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意义城市规模与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而城市规模的适中与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城市规模与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规模有指标要求,城市化的前提是一定规模的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城市规模与城市规模效益:城市的规模效益就是城市的规模演变与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所谓城市经济效益即城市聚集经济效益,也就是城市化经济,城市经济效益所涵盖的范围,随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城市居民的角度:城市企业的角度:而所谓的城市社会效益则主要是指代城市经济效益实现的同时所带来的一个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日渐改进的公共服务质量以及整个城市在国家乃至世界城市体系中地位的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指的是在两种效益实现的前提保障下,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进状况。城市规模效益与成本分析表明,只有在一定的城市规模限度内城市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效益的增加才会远快于与此相伴随的成本的增加,从而能极大的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适度的城市规模对稳定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益是必要的。(三)、对城市规模理论和政策上的重视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通过对城市规模现状的分析便可得出结论另一方面,现有城市规模分类标准下的各类城市的人口标准在现实早已突破。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城市的各种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不仅是拥挤成本的增加和交易费用的增加,而且由于城市超负荷的人口积聚和经济运行已经导致了城市生态的日益脆弱。城市规模等级时间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1983132751115199810278213320一方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四、如何实现城市规模效益(也即如何实现适度的城市规模)?(一)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影响城市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城市自然资源和能源。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腹地的大小。而城市经济腹地广阔,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则城市规模必然较大。反之,城市规模就比较小。交通是城市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手段。城市的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意味着城市的通达性高,新陈代谢快,城市规模的扩展也会比较快;相反,城市规模的扩展就比较慢。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扩展→资金→经济实力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的现状规模、增长速度、构成、素质等等。1、聚集经济最早提出“聚集经济”概念的是德国经济学家A.韦伯,在他的《工业区位论》中系统阐述了聚集经济理论。他认为聚集经济是:“由于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可见,韦伯的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有关,他强调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规模变化。而冯云廷认为:聚集经济,是一种通过与专业化经济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利益和与多样化相联系的范围经济利益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经济。聚集经济是分层次的,各层次的聚集经济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层次是企业内部经济,是生产要素在单个企业不断壮大密集的过程。第二层次是企业外部、行业内部的聚集经济,有时又被称作“地方化经济”。这主要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由于聚集在一个特定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第三个层次是由多个行业或产业向城市地区集中形成的聚集经济,也称作“城市化经济”。这主要是由于产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可能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做出贡献。城市是一个特殊层次上的经济系统,城市聚集系统的层次性内在地包含了聚集经济的层次性。这三个层次上的聚集经济,在规模尺度和功能关系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对于城市系统而言,由企业规模扩大形成的聚集经济是最基本的单元,是低层次经济系统的聚集经济;而“城市化经济”是最高层次经济系统的聚集经济。并且,城市化经济的产生,以城市聚集效应的有效发挥为前提。2、城市聚集效应聚集效应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因空间聚集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效果”。也就是说,由于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中,给这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以及一定的外围空间带来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聚集效应不仅仅指经济效应,还涉及社会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社会效应。而经济活动的集中,要求经济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的集中,如企业、土地、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生产设备等生产和供给条件;生活消费、生产扩充等需求条件;市场、通讯、运输等交易条件。经济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就是聚集效应的物质基础。所以说,城市的聚集效应不能单纯地理解为非农产业在城市的集中。并且,聚集并不意味着盲目地集中,而是有条件地、适当地集中。盲目的聚集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如人口过度集中而基础设供给不足,导致交通拥挤、运输和通勤不便;管理系统聚集过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成本增加;工业过度集中,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所以,聚集效应的有效发挥,要求聚集要素之间存在并保持协调关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而这些聚集要素就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城市规模是城市聚集效应的物质基础,只有适度的城市规模才能促使聚集效应的有效发挥。3、城市规模从前文对聚集效应的阐述来看,作为聚集效应的物质基础,城市规模不仅包括一般认识上的非农人口规模,还包括城市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如产业、基础设施等要素。也就是说,城市的一定规模为聚集效应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具体表现在:城市公共投入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企业能够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好处;单一企业变成企业集团、企业集群和企业网络,使企业共享了专业化分工和多样化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单店经营发展到超市和连锁经营,使消费者节约购买时间,并通过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实现了价格的相对合理化;信息和知识的交流由行业内部扩展到行业之间,一方面使人力资本获得正外部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劳动能力和工资水平。综上,城市化过程就是追求“城市化经济”的过程;而“城市化经济”的产生以聚集效应的有效发挥为前提;而只有适度的城市规模才能促使聚集效应的有效发挥。(二)我国城市规模调控的范式转变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的城市规模管理实现了管理重心的改变,改变实质:城市规模管理范式的转变。第一阶段:通过人口规模调控实现城市规模控制。传统认为,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城市人口规模决定城市用地规模。第二阶段:城市用地规模管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体制变革→城市化机制中的市场因素越来越强→城市用地规模确定的逻辑发生变化。首先,劳动力供给模式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离土不离乡政策,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土地中解脱出来,并通过自由的流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的变化:城市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当其它条件一致时,能否吸引投资取决于土地资源的丰裕程度和价格的高低。因此,城市用地规模往往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约束条件。城市规模在一定限度内,经济效益是递增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其经济效益是递减的,发展是呈S型的。要实现合理的城市规模,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就必须要求城市各种发展要素间的合理组合。(三)、中国学术界和政府方面关于合理城市规模的定位存在的争议:学术界关于合理的城市规模的三种观点:重点发展大城市:认为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
本文标题:第四讲城市规模.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9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