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历史: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课件2(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英国在印度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并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知道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概述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回忆古印度的史实,体会古代印度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了解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的本质•通过讲述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正义感和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通过史实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正义感和热爱和平的观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英国殖民侵略给英国带来的影响,认识殖民扩张的本质。引入新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印度,并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随后提问:你知道的古印度文明史有哪些?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和查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概述:古印度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史,如阿拉伯数字、佛教等,都是其文明的表现。但在近代史上,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扩张,印度的文明发展进程被中断,而印度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不断地进行英勇而顽强的抗争。由此引入新课:古老印度的抗争。佛陀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印度文化•印度是我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传统社会的变迁•1.古代印度战乱频繁的原因是什么?•2.古印度的传统社会是怎样变迁的?•3.古印度的政治、经济有何特点?总结•在古代印度,政治上的种姓制度和经济上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这个社会的传统特征。从10世纪起,印度就不断遭到外来势力的侵略和攻击,社会动荡不安,政权不断更迭。古老印度的传统社会也随之不断变迁:13世纪,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16世纪,蒙古人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正是由于长期的纷争和动荡,从而造成了印度的落后,印度社会由盛转衰。讨论•你认为现存国际上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情况?•请举列说明,对此,你有何看法?•当古老的印度开始走向衰时,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并得到迅速的发展。•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荷开始入侵印度,那入侵的情况怎样呢?学生阅读课文,完成知识结构•1、侵略•A、国家:•B、代表:•C、影响:•古老印度的抗争•2、、抗争•A、时间:•B、主力:•C、导火线•D、领导:•E、启示:•(1)时间:1857—1859年。•(2)范围: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3)领导者:一些封建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5)结果:失败。•影响•(1)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2)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印度民族起义一般指1857年到1858年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起义。这次起义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使得印度置于英国直接统治之下,故此常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体验探究•1、近代印度遭受外来侵略,成为哪个国家的殖民地?•2、侵略的典型代表的谁?以什么方式进行侵略?给印度社会带来什么后果?•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__•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力是__•5、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有__•6、观察《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寻找起义中心。•7、图片《反英大起义中的印度土兵》反映印度人民的什么精神?•8、图片《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饥民》说明了什么?反思探究•1、阅读材料•材料一:我深信,地球上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文明政府,也没在比1765~1784年的东印度公司更为腐败更为背信弃义,更为凶恶的了。——威廉.富拉登•材料二: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本丁克•回答:•①文中“东印度公司”是指哪一个国家的公司?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公司?•东印度公司是指英国贸易公司。它是一个以贸易为名而进行殖民掠夺的公司。•②本丁克为什么要说“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的?•本丁克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英国对印度残酷的掠夺,英国的强大和富有是建立在无数殖民地人民的生命之上的。探究应用(1)假设穿越时光,你来到十九世纪中期,顺着当年郑和舰队航向,来到了印度并在孟加拉登陆上岸,穿越整个印度大陆。请用你手中的笔,描绘一下你的所见所闻。小结穿越整个印度大陆,我们可以看到大片的土地被成棉田,无数的工人在辛勤的劳动,工人们穿着破烂的衣服,饥黄的面孔显示着极度的缺乏营养。而富人们却过着消遥自在的日子。探究应用(2)中印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为什么会在英国的入侵面前无还手之力?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创造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我们才能够避免被殖民的命运。练习•讨论课后练习题•做做练习册习题;投票平台hxh81kyd能跑去见她,否则人人都要嘲笑,而她恐怕要羞愤交加、对他大大的生起气来。唉,他是多么盼望洞房的日子早一些到!同时,又害怕那日子早些到。洞房……他要怎样应付洞房?他还不如上战场呢!在战场上,即使你战败了,还可以光荣的自尽,在洞房里,倘使你表现得不如人意,在那可人儿面前,岂不是连自尽的余地都没有,只剩永远的羞愧了吗?唐静轩脸色苍白,不期然的考虑起逃跑的问题来。在那大日子之前,逃吧,逃吧!怎么样?反正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在那天,他要怎么表现,才能满足一个丈夫的光荣。太过勇武,会不会伤着她?太过软弱,会不会丢人?他没有经验、方寸大乱,溃败几乎是一定的了!他躲在房间里,把纸上涂满莫名其妙的墨迹、揉坏了丢了一地,拉起衣襟,想偷看一眼自己的武器,又重重的把衣襟扔回去,托着额头,大大的生起自己的气来。而苏家这边,因苏小横和太守等人的来到,气氛空前热烈。不但嘉颜忙,大太太、二太太也心慌意乱的帮起忙来,竭她们所能,要让一切到位,绝不能在太守面前丢脸!这是有关苏家地位、家运的大事,她们都有觉悟了。晚宴的正厅,有两层,朗轩大窗,从窗口望出去,可以很容易的看见搭在水边的戏台。戏目一折一折连下去,已经唱了一天了,还在继续,隔着水传来,鼓弦仍然声声入耳,如今上演的是《上天台》,又是热闹戏。此时原非热闹戏不可,因宾客们在觥筹交错、大快朵颐之时,是没有多少精力关注台上的悲欢离合的,他们只要耳朵里灌进一点兴兴轰轰的乐器声,眼角瞄到有几个全副打扮的人在台上卖力折腾,这就够了。直到酒足饭饱。第六十八章死因初晓谁怜月(1)嘉颜领着几个老成的家人媳妇,张罗着引领诸人离开汁水狼籍、盘污杯横的餐桌,移步水轩品茗消食。这里离戏台更近了,但没有下午时那小阁子贴着戏台,与台之间还是隔了一汪水波。轩边周围一圈儿的落地窗格,天暖时都可打开,外头还衬了一圈的列柱圆廊,种了些丁香、山梅、忍冬,廊下看月看水看花叶,是相当不错的。此时实在太冷,只开了朝戏台的四扇。屋子不大,火烧得又旺,开个窗子透透风也好,嘉颜仍命人传了不少毯子斗篷来,令贵客们还觉得冷的话,该铺可铺、该裹可裹。老太太怕冷,叫了条绿闪锦库金缘海棠细纹的毯子来铺在膝盖上,其他各人要选的也都选了,茶水点心摆到位,戏台上忽静了静,既无人出来,也无管弦,连那苍茫的冷月,也都静了。耳畔唇间,低低有人传说,压轴的,是锁麟囊。蝶宵华的锁麟囊,唱整本,足足要一个时辰出头。于是再没人说什么了,都静着,连声咳嗽都没有,且等管弦。鼓点终于起来,“哎呀”一娇声,却不是正主儿,而是个翠花插鬓、朱砂点额的俏丫头,出来插科打
本文标题:历史: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课件2(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9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