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关于学习知识是这样说的:“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学无止境勤学好问虽有嘉肴——《礼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___、_____的论著,是___中的一篇。教育教学活动《礼记》文学常识《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嘉肴()弗食()教学相长()()兑命()然后能自强也()学学半()()jiāfújiàoyuèqiǎngxiàoxuézhǎng读对节奏注意停顿(结合课后练习“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自由诵读诵读展示文意疏通文意疏通(学习小组形式)以圈点、勾画、批注的形式,结合课文下注释,将组内不能理解的字词勾画出来。翻译原则:逐字译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增添删补注意以下词语(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6)故曰:教学相长也(7)其此之谓也即使好,美用鱼肉做的菜。吃,品尝(味道)甘美最好的道理好处所以,因此不通,理解不了。反省自我勉励促进。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倒装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译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曰:“学学半。”《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如果将这篇课文压缩为一句话,你会保留一句?教学相长小组合作讨论1、文章一开头写“虽有佳肴……不知其善也。”有何作用?从“佳肴”写起,是为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由“佳肴弗食”、“至道弗学”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合作探究2、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拓展延伸,启迪智慧李明是班上的学习尖子,可当同学们学习上有疑难问题问他时,他因担心花费时间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不情愿回答。假如你是李明的好朋友,如何结合《虽有嘉肴》一课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乐意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呢?
本文标题:虽有嘉肴精品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2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