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填空题&选择(单/多)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时间: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内容;大会听取周恩来的政治报告、郭沫若的《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报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结构。大会期间,茅盾作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周扬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周扬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些讲话\报告连同其他有关的发言和专文,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新时代的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这是一次全国范围之内的文艺队伍的大会师,标志着文艺界的空前大团结和大统一。②:这次大会,明确了建国后文艺的方针、任务、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③: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虽表明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已经建立,新的文艺领导体制已经建立,但它并不意味着文学自身内部思想斗争的结束。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至10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接见了全体代表。周恩来作了题为〈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的报告。周扬的主报告题为〈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报告中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确定为整个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强调作家必须首先写光明、写正面人物,认为“当前文艺创作的最重要的、最中心的任务是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同时反对人民的敌人…创造正面的英雄人物,是为了以这种人物去做人民的榜样,以这种积极的、先进的力量去和一切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落后的事物作斗争。”指出:“自电影《武训传》批判以后,我们对文艺创作中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以及文艺创作中的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是完全必要的。”A:明确了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过度时期的任务,比较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创作的有关问题,并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塑造英雄人物形象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B:这对此后的文艺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诗歌、散文和小说、戏剧领域等各个文学领土里,一种新的文学范式已经出现,那就是颂歌的样式,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权利话语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三次文艺批判运动1对《武训传》的批判(50年代)21954,1955毛泽东先后发动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胡风及其所谓的“反命集团”的批判。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作家以及作品(补充:杨朔“诗化体”,刘白羽“政治抒情体”,秦牧的“杂文体“)杨朔:最有影响的作品有《雪浪花》、《茶花赋》、《海市》、《香山红叶》、《泰山极顶》、《荔枝蜜》、《樱花雨》、《金字塔月夜》、《秋风萧瑟》等篇。秦牧:其散文代表作有《花城》、《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土地》、《菱角的喜剧》、《榕树的美髯》、《海滩拾贝》、《蜜蜂的赞美》。刘白羽:《红玛瑙集》、《日出》、《灯火》、《长江三日》、《樱花漫记》空前丰收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7——1965)——1961年为其高峰,被称为“散文年”。陶铸的〈松树的风格〉;曹靖华的〈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杨朔的〈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刘白羽的〈日出〉、〈长江三日〉、〈樱花〉;秦牧的〈土地〉、〈花城〉、〈古战场春晓〉;巴金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方纪的〈挥手之间〉;峻青的〈秋色赋〉;翦伯赞的〈内蒙访古〉等等。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2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至10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接见了全体代表。对建国四年来的文艺工作做出总结;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3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是促进文艺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理论与批评十分活跃,尽管受到各种干扰,在一年左右时间里,文艺创作的主流还是健康的,可惜,文艺界的这种现象,很快被反右斗争扩大化化掉了,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双百方针才被写进宪法.(另一版本:在1956年5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宣布“在艺术方面百花齐放的方针,在学术方面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必要的”,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方针之一。主要成果:1、它鼓舞了作家的创作热情,2、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等主张。3、出现了一大批作品)4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5天安门诗歌运动指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广大民众为自发悼念周总理,批判和谴责四人帮而用广义的“类诗歌”形式从事的政治性抗争运动。(1分)运动中所创作的作品后来编成〈天安门诗抄〉,有的并不是诗词,还阔大量的挽联、悼词、祭文等,诗词中,也以不严格遵守格律的旧体诗、词、曲居多。民众利用旧体诗的现成形式或思想资源,隐晦地表现其政治历史观点。(1分)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文革”间美学日常生活化和诗歌政治化在另一个向度上的体现。虽未能给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创造增添新的经验,但创作主体的真诚,以及对于独立的思想和独立写作方式的坚持,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持久启示意义。(1分)6文艺黑线专政:由江青等人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提出,在《纪要》中,江青等人污蔑文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上没有执行党的政策,被一条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在“文艺黑线专政论”中,江青一伙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同时指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作品“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队伍“黑”。这一论断,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为推行“左”的思想、政治和文化路线制造了理论根据。7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是在“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下出现的,最初是刘川在评论杨履方的话剧《布谷鸟叫了》是提出来的,意思是反对当时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所谓“工农兵剧本”,而主张创作真正写“人”的第四种剧本,后来泛指真正写“人”和干预生活的一类剧本。代表作品有杨履方《布谷鸟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人约黄昏》、陈其通的《同志间》、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而其辉煌的顶点是老舍的《茶馆》。第四种剧本大胆地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大胆地干预生活,尖锐地揭露现实生活的严重矛盾和冲突,从生活的底蕴中发掘具有深刻社会内容和现实主义精神的主题,具有较好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8白洋淀诗群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插队”,如根子、多多、芒克、林莽等;另外,一些其他地方的知青,与他们关系密切,经常交流看法和诗艺,如北岛、江河等。他们的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被称为白洋淀诗群。他们的创作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先声和准备。9“新民歌运动”新民歌运动以“大跃进”为背景,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相关联,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其对于诗坛的影响在于它被许多人视为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诗歌发展新道路。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讲话中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10《望星空》是郭小川作于1959年,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该诗通过宇宙的“浩大无比”,“没有涯际”来对比人间与人生的有限和不足,从而潜地表达了诗人对被主观狂热所左右着的现实的忧思,并且以倾斜与平衡,错位与和谐,躁动与平静的对统一传达出一种启人深思的艺术张力。11政治抒情诗一般情况下,那些在题材上或视角上被政治化的诗歌被称为政治抒情诗。在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经常使用马雅科夫斯基的“楼梯式”的组织形式,并不断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这种鼓动性的诗,大量出现在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开展的时期。代表诗人有郭小川和贺敬之等。12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艺理论方面,大家努力摆脱教条主义束缚,冲破各种禁区,对于历来争论很多的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和新探索.在这方面何直(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发表最早,论述较多,影响也较大.主要观点:a文学的现实主义,不是任何人所定的法律,它是在文学艺术实践中形成、所遵循的一种法则。b现实主义文学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当它反映客观现实的时候,它所达到的艺术性和真实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的思想性的高度。文章分析了教条主义在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典型创造以及农民形象、文学批评和组织工作等问题上的表现,号召中国作家“勇敢地从自身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大胆地刻苦地来进行百花齐放。简答题:1)有关“双百方针”2)如何评论《百合花》个人化的战争叙事——《百合花》(一)个人化的叙事意图:《百合花》的写作意图不是为了迎合主流话语的叙事需要,也不是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而作,而是通过日常人伦情感空间的建构来缓解现实的内心焦虑。(二)反宏大的叙事视野《百合花》虽然也属于战争小说,写的也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但作者却将宏大的战争场面推为背景,出现在叙事前台的却是战争期间的小插曲,战争激流中的小浪花反宏大的叙事视野作者通过小通讯员护送'“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路上所发生的小剧目,小细节来表现战争期间小通讯员热爱生活,关心战友的美好人性,以及通过到达包扎所后“借被”和“献被”两个主要场景表现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互相理解和真诚挚爱,表现战争期间特有的军爱民,民拥军的美好人情。反宏大的叙事视野通过普通平凡的一面表现了人物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三:非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塑造建国初期的战争叙事,由于受第二次文代会的影响,作家们都把塑造工农兵领域的英雄人物作为己任,到后来发展成为对“高”“大”“全”式的完美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形象的自觉追求,如《保卫延安》中的连长周大勇,《党费》中的黄新等。非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塑造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茹志娟却敢于独辟蹊径,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在《百合花》中塑造的人物都是普通的战士和老百姓,他们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与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迥然不同,虽然也写战争,却包含了刻画普通人的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非理想化的
本文标题: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3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