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管理的概念基本解释拼音:guǎnlǐ1、[Havechargeof;Supervise;Manage;Administer;Administrate]: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2、[Run]:经管,料理。3、[Control;Takecareof]:约束。《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对管理作出如下定义①: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②。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广义的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其对应的英文是Administration,或Regulation。狭义的管理是指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对应的英文是Manage或Run。“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科学管理原理》)。在泰罗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制定决策”(《管理决策新科学》)。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给出管理概念之后,①张俊伟.极简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②张俊伟.极简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2它就产生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影响,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对管理的看法颇受后人的推崇与肯定,形成了管理过程学派。孔茨(Koontz))是二战后这一学派的继承与发扬人,使该学派风行全球。斯蒂芬·罗宾斯给管理的定义是:所谓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管理不仅仅指工商管理,虽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工商企业的管理最为常见。除了商业管理,还有很多种类的管理,比如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卫生管理等等。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源、人员进行管理。在市场经济法制化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又诞生了一个新的管理学派:法商管理学派。管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的管理,比如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情报管理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工商企业的管理最为常见。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产、人员、设备等所有资源进行管理。每一个人也同样需要管理,比如管理自己的起居饮食、时间、健康、情绪、学习、职业、财富、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精神面貌(即穿着打扮)等。企业管理可以划为几个分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成本管理、研发管理等。在企业系统的管理上,又可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系统的管理。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1、管理主体,由谁管;2、管理客体,管什么;3、组织目的,为何而管;4、组织环境或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管。管理职能,指管理承担的功能。现在最为广泛接受的是将管理分为五项基本职能:1、决策: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者调整过程。简单地说决策就是定夺、决断和选择。决策是计划的核心问题,只有对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法等要素进行科学的决策,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认为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③2、计划:计划就是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3、组织:服从计划,并反映着组织计划完成目标的方式。4、人员管理: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培训、以及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人员配备与管理的其他四个职能——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以及控制,都有③丁家云谭艳华.管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10-11.3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能否实现。5、指导与领导:就是对组织内每名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努力。指导与领导所涉及的是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与领导是一种行为活动,已形成了专门的领导科学,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新分支。6、控制: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组织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7、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使得每一位管理者时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迫切的变化要求创新。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地位。④法国管理学者法约尔最初提出把管理的基本职能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后来,又有学者认为人员配备、领导、激励、创新等也是管理的职能。管理人员(一)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直接在某岗位或某任务中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不负有监管他人工作的责任。管理人员:在一个组织中负责对人力、金融、物质和信息情报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人员。管理人员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做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行为来达到工作的目标。(二)管理人员的分类1、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2、不同领域的管理人员:市场营销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生产与经营管理人员、人事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其他类型管理人员。本质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是因为强大的信念感召,众愿合和,需要捋顺,如理如法,集中炼达,渐自造化,经量变到质变,方功成性见。如非众愿应召,机(时间、空间)不投,缘(助缘)无应,管理亦枉自使然。如:人不而信受,管教而无化,管理就成为空谈!事业不清净,常以利欲熏心,疯行椽头必先烂,偶有独木亦难成林,管理终将一场空。④丁家云谭艳华.管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10-11.4特征(1)管理是普遍、普通的社会现象之一。(2)管理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3)管理工作是活力与创造性兼备的行为。意义管理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开展活动,改善工作,更有效的满足客户需要,提高效果、效率、效益。任务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或者以现有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目标。细分为四种情况:产出不变,支出减少;支出不变,产出增多;支出减少,产出增多;支出增多,产出增加更多。这里的支出包括资金、人力、时间、物料、能源等的消耗。总之,管理基本的原则是“用力少,见功多”,以越少的资源投入、耗费,取得越大的功业、效果。政策构成对企业的长期性管理,一般会形成几种层级的政策:使命,远景,目标,政策,战略古代管理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学术流派流派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上,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5理论这些流派尽管各有自己对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从内容上来看不超出三大内容:即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经营。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和韦伯的典型的组织研究成果。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以及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研究内容不过是组织及组织内管理的科学方式方法。经营管理学派是专门研究经营理论及经营中的管理问题。研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20世纪的管理理论学派尽管派别林立,实际上从分析方法来看,每个学派都有那些代表人物习惯的学科分析方法来对管理进行研究。行为科学学派是用典型的心理学知识、行为分析方法来研究组织、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系统管理学派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来考察企业组织,分析组织的构造;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德鲁克(P.Drucker)、戴尔(E.Dale)等,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案例分析性的,对象直接是组织、组织中的管理问题。管理科学学派数理分析方法组织行为学派群体心理学分析方法根据上述分析,狭义的管理学主要由组织研究和管理方法研究两块内容构成;广义一点的管理学则还要加上经营领域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与经济学相关。这三个方面的演进在过去50多年中,基本上遵循了下述路径。6路径(1)组织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古典组织理论(古典理论、20年代)——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40年代)——组织(社会技术系统60年代)——领导科学(经理角色,70年代)——组织文化(企业文化80年代)——(90年代)(2)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的演进路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20年代)——行为科学(梅奥3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伯法50年代)——决策理论(西蒙60年代)——生产管理、信息管理方法(70-80年代)——(90年代)(3)经营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厂商理论(20年代)——产业组织(贝恩、40年代)——市场学(科特勒60年代)——消费者理论(70年代)——策略学(战略管理)(波特80年代)——(90年代)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演进路径中,90年代管理学的进展均为空白,这并不说明90年代管理学在上述三个方面无进展,而是难以将90年代管理学的进展分类,进而填入上述三个方面的空白之处。不过仍可以一试。管
本文标题:管理的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5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