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改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快乐六加一,轻松来学习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3)计算:636261103103103计算10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三、精讲点拨,排疑解惑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出示例1,指名读题。(1)分析演示:每人吃9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2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2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92+92+92=9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2图片)(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92。再启发学生说出392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3)比较392和12×5两种算式异同: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392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4)概括总结: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问:392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92的和。板书:92+92+9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922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3296932(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2)引导观察:9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92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3观察结果:9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92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92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392是用分数92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根据392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392按简便方法计算。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六、适量作业,扩展延伸六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板书设计:分数乘法教学反思:4分数乘以整数学案学习目标:在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学习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课前检测:(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3)计算:636261103103103评价检查: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5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快乐六加一,轻松来学习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复习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52×487×473×214×212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三、精讲点拨,排疑解惑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1、投影出示例题2。(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21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21。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启发学生思考:21桶就是半桶,求21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21是多少。6(3)问题三:41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41。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思考:求41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41是多少。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21”和“12×41”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12×21表示12L的21是多少:12×41表示12L的41是多少。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103是多少千克。(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李伯伯家有一块2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实际上就是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列示是:21×51。)(2)探究21×51的计算方法。①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21,表示21公顷。②再涂出21公顷的51。引导理解: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就是把21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③观察交流。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7通过交流得出: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就是把21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5×21×1=5×21×1=101。板书:21×51==5×21×1=101(公顷)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1×53提问:“21×53”等于多少呢?你能用颜色表示21的53吗?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新课标第一网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21×53==5×23×1=103(公顷)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板书)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六、适量作业,扩展延伸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题。板书设计:分数乘法12×3想: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⑴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2×2121×51==5×21×1=101(公顷)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⑵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2L的21是多少。21×53==5×23×1=103(公顷)12×4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8分数乘法学案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课前检测复习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52×487×473×214×212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评价检查: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9第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例4,练习四的第3、6、7、9题。教学目标: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快乐六加一,轻松来学习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复习53×30=12×32=52×31=87×43=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三、精讲点拨,排疑解惑1、出示例题。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109千米/分。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454。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得出:乌贼的速度是109千米/分。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109千米/分的454。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9×454=45×104×9=45036=252(km)启迪思考。10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新|课|标|第|一|网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5⑴学生独立解答,约分:⑵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4、试一试。109×454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六、适量作业,扩展延伸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板书设计:分数乘法109×454=45×104×9=45036=252(km)109×454=45×104×9=252(km)11分数乘法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学习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学习难点: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前检测:复习53×30=12×32=52×31=87×43=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检查: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12第4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快乐六加一,轻松来学习复习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53×1521×3253×3185×54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1.20.43.51.25855453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三、精讲点拨,排疑解惑1、出示例题5。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组织交流。2、解决问题一。出示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1×4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是分数和分数相乘或分数和整数相乘,而这个算式是分数和小
本文标题:改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7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