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师:班级:日期:第一主题单元一、单元训练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和能力,知道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尊重、热爱老师。2、认字24个,写字15个,学习多音字“转”。3、复习巩固几种常见偏旁,感知字形、字义间的关系。4、观察、认识字典。二、教材简析与课时安排:1、《秋天到了》是一篇写景散文,本文抓住时间特点,选取初秋季节典型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一副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秋景图,展现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及迎接秋季的喜悦之情。(2课时)2、《火红的枫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通过“我”在树林里寻找火红的枫叶,给老师做贺卡的行为,抒发了小学生对大自然和老师的热爱。(2课时)3、“语文天地”安排了字、词、句方面的练习,认识字典,还安排了读背古诗《山行》、自读诗歌《露珠》,向爸爸妈妈请求带自己去观察秋天的景物等多项项练习。(2课时)三、总课时:6课时。课题:《秋天到》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9个字,会写7个字。3.朗读诗歌,体会秋天的美。教学重点: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教学难点:体会秋天的美丽与丰收,及“歌和浪”的写法。教具准备:课件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秋天景象的图片。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到了。板书课题:秋天到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3、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4、同桌互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第二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田野翻金浪?”①请明白的同学帮助解释。②老师小结:九月的田野里,稻子熟了。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翻着金浪。(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老师小结: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3、学习第三小节。(1)齐读第三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想象大雁飞行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扩展性练习1、练习对对子,体会诗歌严整的格律。(1)老师举例:天对风,凉对爽。(2)老师出对子,学生抢答。鱼虾对()枫叶对()肥对()蟋蟀对()田野对()红对()2、练习续编课文。五、总结全文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2、师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在八月到十月。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第二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背诵课文:(1)齐背课文。(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二、自主识字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2、交流汇报。三、指导书写转: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七笔过横中线后到竖中线自动折回。黄:第六笔起笔在横中线上。香:第三笔收笔在十字路口。四、扩词练习请学生充分练说。五、作业:画一画秋天。1、抽认课文生字,听写部分生词唱歌秋风。2、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秋天有哪些特点?附:板书设计:八月:天转凉、风变爽秋天到九月:鱼虾肥、瓜果香喜爱十月:枫叶红、菊花黄课题:火红的枫叶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好枫叶形状的生字卡片。2、学生自备一套生字卡片,以及做贺卡的材料、工具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就是爱。而师生之间的爱是各种情感中最伟大、最无私的。你的身边一定发生过许多师生之间互敬互爱的事,给大家谈一谈好吗?有一位小朋友将他对老师的爱都深深寄予在一片火红的枫叶上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火红的枫叶》。2、质疑。读了课题后,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2、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3、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4、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含义。1、自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看一看通过阅读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注出来。2、交流。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3、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如:“我”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的去找一片枫叶?4、小组讨论,组长汇报。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发散思维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如果你就是找枫叶的小朋友,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2、做贺卡。我们一起来做一张贺卡,将你跟老师说的话写在上面,然后送给你们的老师吧!3、小结:一片小小的叶子寄托了小朋友对老师的爱,这个教师节,老师一定会很快乐的。五、作业:1、继续做贺卡。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进行检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1、出示词语卡片,进行开火车的游戏。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自学提示:(1)读一读生字(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们。(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识字的方法(4)比一比谁的方法妙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点。4、学生汇报。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火:注意不要写散。(2)洁:右上方是“士”,不是“土”。三、巩固练习1、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读一读,扩词。板书设计:寻找枫叶走来走去总以为终于火红的枫叶找到枫叶颜色:比……还……比……还……形状:……像……做枫叶贺卡送给老师课题:语文天地教学目的:1、复习生字,体会识字方法。2、仿照例子说句子3、尝试自我学习、学习向父母提出请求的方法。4、读背古诗《山行》及诗歌《露珠》。5、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6、掌握抄写句子的方法。1、教学重难点:1、交换部首复习生字,区别多音字的读音。2、正确说词、说句,训练表达。3、搭配词语,练背诗歌。教具准备:卡片、图画、实物投影。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描一描,写一写。1、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说说自己的发现。2、指导书写。(1)同桌互相说怎样写才好看?(2)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小组内评评谁的字最漂亮。(4)选几份全班欣赏。二、组字小魔术。1、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意。2、师出示“+”和“—”,解释——“+”表示加上一部分,“-”表示减去一部分。3、示范“拾”字变换部首练习。4、同桌合作完成“虹”的变换部首练习。5、比比偏旁,说说字义,感知偏旁的表意功能。6、独立完成“跟、贴”的变换部首练习。指名反馈,交流、评议。三、说秋天,填词语。1、指名说一说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2、展示秋天的图片,欣赏秋景,说一说,仿填词语。“瓜果“可以换成”玉米、莲藕、月饼、稻谷、桂花”等,“枫叶”可以换成“苹果、大枣、山楂、辣椒”等,“菊花”可以换成“香蕉、玉米、桂花”等。3、自己填一填,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4、互相评一评,看谁说得好。四、读一读,仿例说句。(1)同桌互相读一读例句,了解句子的表达方式。(谁在什么地方,想干什么)(2)生独立完成第一个句子,不会写的字可互相询问,也可以问老师或用拼音。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3)班级汇报,学生评价。(4)练习填写“()来()去”的短语。(5)扩展第二步写句子。我在,想。(6)读一读所写句子。(7)把“我在”改成“我从”“我到”说一说。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五、作业完成书中练习并读一读。第二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怎样提要求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多姿的秋天已经来到,你一定希望你的爸爸、妈妈能够带你走出户外,观赏秋景。那么,你如何向爸爸、妈妈提出请求呢?2、小组讨论,排演小品。(三人一组,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自己)3、分小组汇报。4、讨论如何设计观察方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眼中的秋天记下来。(或者画画、或者列表、或者写几句话等)二、读背古诗《山行》1、出示诗歌。2、范读,画出节奏。3、借助拼音自己试读。4、小组交流、感悟:看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诗歌是怎么写的?5、简单解释“寒山、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语的意思。大略讲讲诗的意思。6、练习背诵。读背古诗《山行》三、认识字典。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样?2、读儿歌:小字典,是个宝,独立学习少不了。遇生字,就请教,先把方法掌握好。细心找,不急躁,勤学苦练技术高。3、观察图画,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讨论什么?4、说说什么是部首,你学过哪些部首?5、拿出字典,找找部首目录,找找检字表,看看正文。四、读《露珠》1、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注意生字的读音。2、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大略理解诗意:珍珠指什么?为什么说露珠是珍珠?谁在草叶上看着我?谁收走了珍珠?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4、分小组比赛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五、金钥匙。1、读读金钥匙里的内容:金钥匙告诉我们要怎样抄写句子?2、教给学生断词的方法。3、师示范抄写例句。4、同桌互相监督,练习抄写。5、拓展:以短语为抄写单位。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9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