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与表面积复习总结与练习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与表面积复习总结与练习1/5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与表面积复习与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系统化的整理,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形体特征的认识,分清表面积的概念,能熟练地掌握形体的表面积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通过学生观察想象能力、讨论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丰富对现实形体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知识的自我总结能力。(3)、初步学会用形体知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巩固长、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庄老师要搬新家了。你们替老师高兴吗?可庄老师家的小金鱼和小乌龟有了意见。(播放课件,小金鱼和小乌龟的话),要想帮小金鱼和小乌龟做一个合适的家,我们要知道哪些知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二、回忆整理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请看大屏幕,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教师随着学生发言进行板书(板书:特征、表面积、)问:什么是表面积?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特征又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呢?(板书:面、棱、顶点)我们在研究立体图形时,一般都是从点线面开始研究的。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与表面积复习总结与练习2/52看来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还真不少,如果我们这样写下去,显得很乱,也太浪费时间了。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可以把这些知识很清楚很有条理的展示出来,你们认为用什么形式比较好呢?(1)学生口答特征,教师适时板书,不完整的请同学补充完整。(2)课件介绍其他两种整理方法。文字整理法和表格式整理法。阅读两种整理方法。以后,我们在整理知识的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那么给他们做一个家,我们还要知道什么知识?下面我们请设计师和我们一起给小金鱼和小乌龟设计家。3、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要给小金鱼和小乌龟做一个家,我们还要知道些什么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下面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来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四人小组合作整理,并记录下来。一小组板演(2)集体交流合作整理的成果,并将不完整的补充完整。教师重点重复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板书课题。展示其他的整理方法。并评一评哪个小组整理的最好,最完整。(3)基本练习课件出示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家看课件,男同学帮小金鱼算出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女同学帮小乌龟算出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集体订正,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三、深化练习1、填一填1)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2)容积的计算方法和()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量长、宽、高。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与表面积复习总结与练习3/54)3000立方分米=()立方米500毫升=()立方厘米7.03升=()毫升2、小法官在给小金鱼和小乌龟做家的过程中有这样几种说法,我们和法官一起来判断。逐个出示五道判断题,一一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1)、长方体水箱的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2)、如果制作的水箱是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一样。(3)、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横截面是面积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根木料的体积是16立方厘米。(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快乐ABC相信大家做完了快乐ABC后,很快能帮它们做出一个合适的家。1)如果做的鱼缸的长8分米,宽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最大占地面积是()平方分米A24B48C322)把一块长方体木头锯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比以前()A减少了B增加了C不变3)如果正方体鱼缸的棱长之和为36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27B3C9D124、小金鱼回家了如果在鱼缸中加入15升的水,水面的高度应是多少分米?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一人说说是怎么想的。5、智力大比拼(见分层设计的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四、总结(1)请你们说说这节课你们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呢?(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问难。(3)你认为谁在这节课表现的好呢?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与表面积复习总结与练习4/5教学反思复习课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和梳理,对学生已经建构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扩展。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针对学生的弱点,查漏补缺。要充分发挥复习课的作用,避免将复习课上成重复课,复习课应当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1、积极思考,加强知识的理解复习的重要目的在于知识的综合化,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如:复习长正方体的特征: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目的:唤起学生的记忆,并为下面的复习奠定基础。再根据图形中的条件,计算它的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在计算的同时说说计算的依据。这是通过计算,复习长正方体的求积方法,说依据,反过来帮助学生认清了长正方体的特征就是计算方法的根本。根据长正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为的是让学生理解长正方体间的关系。而学生解答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它们的算式、得数都一样,分别解释算式中3个6的含义。目的让学生明白两个216不是同类量,前者是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后者是体积,用立方厘米作单位,不是同类量不能比较。同时渗透数学常识,将来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在这里,如果改用表格让学生填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2、要让学生置疑困难,动手动脑,多实践。在课前做一些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还存在哪些疑问,教师再把这些疑问聚中起来,然后进行归纳分类。在课堂将所有的疑问摆出来,分小组,自行带教学法用具,让学生交流,汇报,老师奖学生们的闪光的东西总结出来,通过实践活动,把问题一一解决。3、总结知识,揭示规律,在基本知识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发现,加强概括,分析等能力。复习课不能仅仅停留于巩固和梳理,更要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条件,搭设一个思维深化的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与表面积复习总结与练习5/5提高练习目的解题策略指导——排除法,而且巩固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联系,渗透思维的训练,只要去掉底面积最大的一块,就是用料最省的、大体积除以小体积等于时间。拓展练习是综合运用长正方体点、棱、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4、加强练习,从基础入手,分层次。基本练习采取选择、连线等方式把体积与容积、表面积的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柔和在一起,同时渗透表面积的判断方法。学生脑中先呈现出一幅图,这幅图就是学生脑中的“形”;然后连线,就是将脑中的“形”抽象成了数的运算,最后请学生讲算理,就是将“数”又还原成学生脑中的“形”,这时学生脑中的“形”就更为丰满。几何知识的教学是“形”与“数”最好的结合点。创设好的情景,架构起学生“形”与“数”之间的桥梁。南沙河中心小学李昕
本文标题: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与表面积复习总结与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0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