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简答)集锦
BySuperCS操作系统个人笔记2013-5-251第二章操作系统概述1.解释单体内核和微内核的区别。单体内核是一个提供操作系统应该提供的功能的大内核,包括调度、文件系统、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存储管理等。内核的所有功能成分都能够访问它的内部数据结构和程序。典型情况下,这个大内核是作为一个进程实现的,所有元素都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微内核是一个小的有特权的操作系统内核,只提供包括进程调度、内存管理、和进程间通信等基本功能,要依靠其他进程担当起和操作系统内核联系作用。2.假设我们有一台多道程序的计算机,每个作业有相同的特征。在一个计算周期T中,一个作业有一半时间花费在I/O上,另一半用于处理器的活动。每个作业一共运行N个周期。假设使用简单的循环法调度,并且I/O操作可以与处理器操作重叠。定义以下量:·时间周期=完成任务的实际时间·吞吐量=每个时间周期T内平均完成的作业数目·处理器使用率=处理器活跃(不是处于等待)的时间的百分比当周期T分别按下列方式分布时,对1个、2个和4个同时发生的作业,请计算这些量:a.前一般用于I/O,后一半用于处理器。b.前四分之一和后四分之一用于I/O,中间部分用于处理器。答:(a)和(b)的答案相同。尽管处理器活动不能重叠,但I/O操作能。一个作业时间周期=NT处理器利用率=50﹪两个作业时间周期=NT处理器利用率=100﹪四个作业时间周期=(2N-1)NT处理器利用率=100﹪2.1操作系统设计的三个目标是什么?方便:操作系统使计算机更易于使用。有效:操作系统允许以更有效的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资源。扩展的能力:在构造操作系统时,应该允许在不妨碍服务的前提下有效地开发、测试和引进新的系统功能。2.2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常使用的部分,它存在于主存中并在特权模式下运行,响应进程调度和设备中断。2.3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是一种处理操作,它在两个或多个程序间交错处理每个进程。2.4什么是进程?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它被操作系统控制和选择。2.7解释实地址和虚地址的区别。虚地址指的是存在于虚拟内存中的地址,它有时候在磁盘中有时候在主存中。实地址指的是主存中的地址。2.10什么是多线程?多线程技术是指把执行一个应用程序的进程划分成可以同时运行的多个线程。2.4系统调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与操作系统相关的的系统调用以及与双重模式(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操作相关的系统调用?系统调用被应用程序用来调用一个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函数。通常情况下,系统调用最终转换成在内核模式下的系统程序。第3章进程描述和控制3.什么是交换,其目的是什么?答:交换是指把主存中某个进程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内容转移到磁盘。当主存中没有处于就绪态的进程时,操作系统就把一个阻塞的进程换出到磁盘中的挂起队列,从而使另一个进程可以进入主存执行。4.列出挂起态进程的4个特点。答:1.进程不能立即执行。2.进程可能是或不是正在等待一个事件。如果是,阻塞条件不依赖于挂起条件,阻塞事件的发生不会使进程立即被执行。3.为了阻止进程执行,可以通过代理把这个进程置于挂起态,代理可以是进程自己,也可以是父进程或操作系统。4.除非代理显式地命令系统进行状态转换,否则进程无法从这个状态中转移。5.为什么需要两种模式(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答:用户模式下可以执行的指令和访问的内存区域都受到限制。这是为了防止操作系统受到破坏或者修改。而在内核模式下则没有这些限制,从而使它能够完成其功能。6.中断和陷阱有什么区别?答:中断与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无关的某些类型的外部事件相关,如完成一次I/O操作。陷阱与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所产生的错误或异常条件相关,如非法的文件访问。BySuperCS操作系统个人笔记2013-5-2527.模式切换和进程切换有什么区别?答:发生模式切换可以不改变当前正处于运行态的进程的状态。发生进程切换时,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被中断,操作系统指定另一个进程为运行态。进程切换需要保存更多的状态信息。3.1什么是指令跟踪?答:指令跟踪是指为该进程而执行的指令序列。3.2对于图3.6中的进程模型,请简单定义每个状态。答:运行态:该进程正在执行。就绪态:进程做好了准备,只要有机会就开始执行。阻塞态:进程在某些事件发生前不能执行,如I/O操作完成。新建态:刚刚创建的进程,操作系统还没有把它加入到可执行进程组中。退出态:操作系统从可执行进程组中释放出的进程,或者是因为它自身停止了,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被取消。3.3抢占一个进程是什么意思?答:处理器为了执行另外的进程而终止当前正在执行的进程,这就叫进程抢占。3.4为什么图3.9(b)中有两个阻塞态?答:有两个独立的概念:进程是否在等待一个事件(阻塞与否)以及进程是否已经被换出主存(挂起与否)。为适应这种2*2的组合,需要两个阻塞态和两个挂起态。3.5对于哪类实体,操作系统为了管理它而维护其信息表?答:内存、I/O、文件和进程。3.6列出进程控制块中的三类信息。答:进程标识,处理器状态信息,进程控制信息。3.7操作系统创建一个新进程所执行的步骤是什么?答:1.给新进程分配一个唯一的进程标识号。2.给进程分配空间。3.初始化进程控制块。4.设置正确的连接。5.创建或扩充其他的数据结构。3.8举出中断的三个例子。答:时钟终端,I/O终端,内存失效。3.1.给出操作系统进行进程管理时的五种主要活动,并简单描述为什么需要它们。答:用户进程和系统进程创建及删除。系统中的进程可以为信息共享、运算加速、模块化和方便并发地执行。而并发执行需要进程的创建和删除机制。当进程创建或者运行时分配给它需要的资源。当进程终止时,操作系统需要收回任何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进程的暂停和继续执行。在进程调度中,当进程在等待某些资源时,操作系统需要将它的状态改变为等待或就绪状态。当所需要的资源可用时,操作系统需要将它的状态变为运行态以使其继续执行。提供进程的同步机制。合作的进程可能需要共享数据。对共享数据的并行访问可能会导致数据冲突。操作系统必须提供进程的同步机制以使合作进程有序地执行,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提供进程的通信机制。操作系统下执行的进程既可以是独立进程也可以是合作进程。合作进程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方式进行通信。提供进程的死锁解决机制。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多个进程可能会竞争有限的资源。如果发生死锁,所有的等待进程都将永远不能由等待状态再变为运行态,资源将被浪费,工作永远不能完成。3.2.在[PINK89]中为进程定义了以下状态:执行(运行)态、活跃(就绪)态、阻塞态和挂起态。当进程正在等待允许使用某一资源时,它处于阻塞态;当进程正在等待它已经获得的某种资源上的操作完成时,它处于挂起态。在许多操作系统中,这两种状态常常放在一起作为阻塞态,挂起态使用本章中给出的定义。请比较这两组定义的优点。答:[PINK89]中引用了以下例子来阐述其中阻塞和挂起的定义:假设一个进程已经执行了一段时间,它需要一个额外的磁带设备来写出一个临时文件。在它开始写磁带之前,进程必须得到使用某一设备的许可。当它做出请求时,磁带设备可能并不可用,这种情况下,该进程就处于阻塞态。假设操作系统在某一时刻将磁带设备分配给了该进程,这时进程就重新变为活跃态。当进程重新变为执行态时要对新获得的磁带设备进行写操作。这时进程变为挂起态,等待该磁带上当前所进行的写操作完成。这种对等待某一设备的两种不同原因的区别,在操作系统组织其工作时是非常有用的。然而这并不能表明那些进程是换入的,那些进程是换出的。后一种区别是必需的,而且应该在进程状态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8.列出并简单解释微内核设计相对于整体式设计的七个优点。答:一致接口:进程不需要区分是内核级服务还是用户级服务,因为所有服务都是通过消息传递提供的。可扩展性:允许增加新的服务以及在同一个功能区域中提供多个服务。灵活性:不仅可以在操作系统中增加新功能,还可以删减现有的BySuperCS操作系统个人笔记2013-5-253功能,以产生一个更小、更有效的实现。可移植性:所有或者至少大部分处理器专用代码都在微内核中。因此,当把系统移植到一个处理器上时只需要很少的变化,而且易于进行逻辑上的归类。可靠性:小的微内核可以被严格地测试,它使用少量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这就为内核外部的操作系统服务产生高质量的代码提供了机会。分布式系统支持:微内核通信中消息的方向性决定了它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面向对象操作系统环境:在微内核设计和操作系统模块化扩展的开发中都可以借助面向对象方法的原理。4.1解释微内核操作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缺点。答:通过微内核构造和发送信息、接受应答并解码所花费的时间比一次系统调用的时间要多。4.2列出即使在最小的微内核操作系统中也可以找到的三个功能。答:低级存储器管理,进程间通信(IPC)以及I/O和中断管理。4.3在微内核操作系统中,进程或线程间通信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答:消息。9.列出与竞争进程相关的三种控制问题,并简单地给出各自的定义。答:互斥:竞争进程仅可以访问一个临界资源(一次仅有一个进程可以访问临界资源),并发机制必须满足一次只有一个进程可以访问临界资源这个规则。死锁:如果竞争进程需要唯一的访问多于一个资源,并且当一个进程控制着一个进程,且在等待另一个进程,死锁可能发生。饥饿:一组进程的一个可能会无限期地拒绝进入到一个需要资源,因为其他成员组成垄断这个资源。10.通常与读者-写者问题相关联的有哪些条件?答:1.任意多的读进程可以同时读这个文件,2.一次只有一个写进程可以往文件中写,3.如果一个写进程正在往文件中写时,则禁止任何读进程读文件。5.1列出与并发相关的四种设计问题答:进程间的交互,共享资源之间的竞争,多个进程的同步问题,对进程的处理器时间分配问题5.2列出并发的三种上下文答:多个应用程序,结构化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结构5.3执行并发进程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加强互斥的能力5.4列出进程间的三种互相知道的程度,并简单地给出各自的定义。答:进程间互相不知道对方:这是一些独立的进程,他们不会一起工作。进程间间接知道对方:这些进程并不需要知道对方的进程ID号,但他们共享访问某些对象,如一个I/O缓冲区。进程间直接知道对方:这些进程可以通过进程ID号互相通信,用于合作完成某些活动。5.5竞争进程和合作进程进程间有什么区别。答:竞争进程需要同时访问相同的资源,像磁盘,文件或打印机。合作进程要么共享访问一个共有的资源,像一个内存访问区,要么就与其他进程相互通信,在一些应用程序或活动上进行合作。5.7列出对互斥的要求。答:1.必须强制实施互斥:在具有关于相同资源或共享对象的临界区的所有进程中,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2.一个在临界区停止的进程必须不干涉其他进程。3.绝不允许出现一个需要访问临界区的进程被无限延迟的情况,即不会饿死或饥饿。4.当没有进程在临界区中时,任何需要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能够立即进入。5.对相关进程的速度和处理器的数目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6.一个进程驻留在临界区中的时间是有限的。11.能发生死锁所必须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互斥,占有且等待,非抢占。12.产生死锁的第4个条件是什么?答:循环等待。13.死锁避免,检测和预防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死锁预防是通过间接地限制三种死锁必要条件的至少一个或直接地限制循环等待的发生来避免死锁的出现。死锁避免允许可能出现的必要条件发生,但是采取措施确保不会出现死锁的情况。而死锁检测允许资源的自由分配,采取周期性的措施来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死锁情况。6.1给出可重用资源和可消费资源的例子。答:可重用资源:处理器,I/O通道,主存和辅存,设备以及诸如文件,数据库和信号量之类的数据结构。可消费资源:中断,信号,消息和I/O缓冲区中的信息。6.4如何防止占有且等待的条件?答:可以要求进程一次性地请求所有需要的资源,并且阻塞这个资源直到所有请求都同时满足。6.5给出防止无抢占条件的两种方法。答:第一种,如果占有某些资源的一个进程进行进一步资源请求被拒绝,则该进程必须释
本文标题: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简答)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1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