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5章--科技运行的社会支撑
第5讲科技运行的社会支撑长沙理工大学•7结合杨振宁的观点,试论述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意义、原则与步骤。•(杨振宁指出,所有研究生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通常是做论文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在做论文之前,是学习已知的东西。学习如何解答书上讲的、老师讲的那些已经被咀嚼过的、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而在做论文的时候,是要寻求未知的东西,需要自己发现和提出那些尚无标准答案,甚至尚不知是否有答案的问题。)•8试比较第一次、第二次与第三次科学革命的特征。•9试比较第一次、第二次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征。10试比较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发展模式与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区别。••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逻辑实证主义,从培根的归纳主义原则出发,认为科学知识来自于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命题的意义和真理性取决于它的证实。科学通过理论知识的“归并”而发展,不断用更加全面的理论代替原来的理论•一个理论被越来越多的经验所证实,它就越普遍,其解释力和预见力就越强,它所包括的非错误成份也就越少。波普尔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渐进积累科学发展观认为,一切被认为是真理的科学理论其实都是可错的,应能满足可反驳性这种否定性要求。理论的实质就是猜测,它之所以被提出来,在认识上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把它们证伪I否证),否证对科学决不是灾难而是进步的表现。一种理论被否证得越早,科学革命越频繁,科学发展就越迅速。人们越是追求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就是越来越提高理论的信息量,因而也就越来越接近“真理”。依据对科学理论及其发展逻辑的这种理解,波普尔提出了他的科学发展四阶段模式:“P1—TT—EE—P2—……”。这里P1表示提出的问题,TT表示针对问题的试探性理论即“猜想”或“假说”,EE表示对试探性理论的批判性检验,清除错误并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理论,P2则表示提出新的更深刻的问题。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科学的发展。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不是一系列愈来愈好的演绎系统的递升,“应当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愈来愈深刻的问题。”这是一幅不断革命的科学发展图景。试比较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发展模式与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区别。•11试从科技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的角度出发,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为题,谈谈你的看法。•12试比较美国与欧盟当前科技政策的异同,并谈谈对我国科技政策制订的启示。(科学技术政策(STP)是一个国家为了对科技活动的投入、运作、产出、转化各环节进行调控而建立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知识生产的科技方针和实现科技方针的体系。)•13试论述现代科学技术负效应的表现形式、形成根源及应对机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得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产生了惊人的飞跃,伴随着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新的机遇一同到来的是:人口的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的锐减、核战争威胁、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的日趋恶化、基因重组技术和克隆技术的潜在生物危害,以及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人类新疾病的出现等一系列关乎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问题)5.1科学技术的体制化•科学技术的体制化是指以科学研究、知识生产、技术创新及其扩散和推广为主要职业与目标的科技人员和实体组织(如科学学会、各级各类科学教育组织、实验室、学术评价机构以及科学院等)得到社会认可,确立其地位,从而发展为一种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与传播、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转化的系统化社会建制。•17世纪科学体制初步确立•科技社会建制的基本完成是在19世纪•科技社会建制的新形式古代未出现真正制度化的科学组织•古代社会尚未出现真正制度化的科学组织。虽然也有某些学派和组织,诸如毕达哥拉斯的政治—伦理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园、印度和埃及的僧侣学校,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人创立的天文学校,以及公元前5世纪释迦时代印度人创立的医学学校,也从事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但它们大都是一些有闲阶级凭自己的兴趣进行业余活动时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组织。就社会的主导取向而言,“社会也不承认科学凭自身的价值可以作为一个社会目标。”这些临时性科学组织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无法实现某种被认可的社会功能。因此,古代出现的科研人员和临时性科学组织只是科学体制的孕育,而非科学体制化的开端。J·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文艺复兴与科学体制化•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探讨,摆脱了中世纪经院神学的囿封,将研究视角从上帝和天国移到了人和自然界。•贝尔纳说,“要充分了解现代科学怎样开始,就必须考虑在文艺复兴时代中开始的实践和知识两方面的转变”。•就实践方面的转变来看,在文艺复兴时代,通常存在于学者身上的那种书卷气已很少看到,因为他们把科学研究的目光已投诸现实的世界和人生。他们密切关注实践,积极投身实践。当时一大批航海家的出现,就是典型的说明。就知识方面的转变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注重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注重观察和实验。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已经离开了经院哲学的书斋,走向了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端倪已经显现。•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科学体制化初步确立的条件日渐成熟,科学事业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指日可待。随着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经过科学院、大学和理工学院、科学学会、各种实验室等机构的建立和改革,科学体制化得到确立。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1页)5.1.1科学家的职业化•17世纪科学体制初步确立•科学家的职业化是个整体现象。其实直到如今,社会上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民间科学家,有些人还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不过大部分科学家都是以科学活动作为自己的职业,领取固定的薪资。有人统计,二战后,在美国政府机构中工作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人数已有3万人。(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店1991年版,201)•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是科学家职业化的开始。不过那时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职业科学家。皇家学会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捐助来维持活动,而不是给发工资。•1666年成立的法国科学院产生了15名院士。他们以自身的科学研究为职业,由国家提供生活费,因而应该说他们是历史上第一批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专门科学家。科技社会建制的基本完成是在19世纪•法国科学院的职业化模式渐渐传播开来,其后成立的普鲁士柏林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都效仿它。但是科学院中的职业科学家毕竟数量太少,大多数科学家还是在大学中工作。自然科学在德国大学中得以确立重要地位,促成职业科学家角色的出现,应归功于1809年创办的柏林大学。当时以普鲁士教育大臣洪堡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文主义者和诸如费希特、谢林为代表的哲学家积极倡导大学制度的改革,主张教育应当以发展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完善其思想道德为目的,而不应以职业训练为目的。为此,应当彻底改变传统大学中重宗教、法律和医学等实用学科而轻视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哲学学科的状况,建立起一种以统一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新型大学。在大学中,对科学家角色有重要意义的两大特征,一是学术自由和自治,二是收费讲师(私人讲师)和教授的设置。5.1.2科学组织的制度化•最早成型的科学组织是英国皇家学会。1662年查理二世批准成立“以促进自然知识为宗旨的皇家学会”,1663年正式公布了学会章程。该章程规定,“皇家学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增进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和一切有用的技艺、制造业、机械作业、引擎和用实验去从事发明”。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它仅仅是一个皇家认可的群众性组织,而不是职业科学家的组织。第二,英国皇家学会仅仅是上层人物活动的场所,会员身份要求苛刻。第三,它的成分相对复杂。其中既有杰出的科学家,也有不从事科研活动仅参加学会聚会的政治家,以及上层社会中的科学爱好者。法国科学院•法国科学院是科学组织制度化的第二个阶段。与英国不同,法国的科学运动得到了上层社会丰厚的财力支持,这就保证了法国的业余科学活动能够持续进行下去。这种科学的体制化也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其一,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依然十分稀少,他们大都是一些精英人物;其二,法国科学院作为一个专业科研机构自身仍存在着局限,即由于国家的经济资助,科学家不能完全自由地选择和从事研究课题,必须完成国家需要的研究任务。这样,法国科学院一度沦为一个管理机构,承担起行政和管理的任务,管理公众事务,处理工业、农业、教育、市政和军事等方面的、与科学无关的问题,为教育部门编写教材、审查发明成果、颁发奖励等。受法国科学院体制的启发,普鲁士、俄罗斯等政府先后成立了科学院。第三个阶段以德国的新型大学和科学学会、理工学校为典型代表•第三个阶段以德国的新型大学和科学学会、理工学校为典型代表。经过大学改革,自然科学家在大学中的地位的显著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看到当时德国的学术研究几乎与哲学研究同义,自然科学虽然也在研究的视域之中,但其地位远不如传统的文学、历史、语言等学科。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产生了一大批的科学学会。•早在1700年,德国就建立了柏林学会;1751年又建立了哥廷根学会,该学会出版的著名刊物《哥廷根学者报》大量刊载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为德国的学术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德国的影响下,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国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科学学会。•在德国的高校中,一个系只有一个教授职位,同时研究所受到教授的严格控制。这种僵化体制显然不再适合学科分化的要求。美国的大学在德国大学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发展了系级组织和独立的研究所,使科学组织更加合理。第四个阶段以各种实验室、研究所为代表。科技社会建制的新形式:工业实验室的出现•第四个阶段以各种实验室、研究所为代表。实验室和研究所是纯粹的研究机构,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先后出现的形态包括大学实验室、工业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和各种研究所。除了推动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之外,实验室制度还加深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大学实验室的工作确认了人们对科学真理的认可,工业实验室确认了人们对科学现实价值的认可。•大学实验室的建立肇始于19世纪初的英国,主要是供教学使用。其兴盛、繁荣并最终对科学体制化产生巨大影响,则发生在德国。1826年,化学家李比希在吉森大学建立了集教学与科研与一体的现代化学实验室,并面向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化学家讲授化学研究方法。在其影响下,德国其他大学纷纷效仿,也建立了类似的实验室,如缪勒在柏林大学建立了生理学实验室,马努斯在柏林大学建立了物理实验室,路德维希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生理学实验室,冯特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室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样,精密自然科学教授席位的设立便相伴而生,德国科学由此摆脱了自然哲学的束缚,得以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世界上最早建立工业实验室的是德国,但就规模与影响而言,远不及美国。1876年,大发明家汤姆逊·A·爱迪生在明洛公园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从事应用与开发工作的实验室,19世纪80年代,在卡内基等人的倡导下,钢铁工业也组建了自己的工业实验室。工业实验室的出现和发展,是科学技术体制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和方面。第五个阶段是大科学的出现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重要部门•第五个阶段是大科学的出现。科学技术体制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20世纪尤其是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实现了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过渡和跃迁。所谓大科学,即是指科学在按指数规律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以集体协同合作的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研究的事业。其基本特征是科学研究的规模大、科研活动实施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科研成果的数量多以及科研成果的影响大。诸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中国的两弹一星研制开发都具有大科学的典型特征。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既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技术社会化的客观需求,因而使得科学技术体制化迈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第六个阶段是大科学的出现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重要部门科学园区的蓬勃兴起5.1.3科学活动的社会化•首先,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次,科学澄清了许多误解,以往无法解释的现象得到较好的解释。•第三,科学技术进入军事领域,使人们更清楚的认清了科学“双刃剑”的本质
本文标题:第5章--科技运行的社会支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1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