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测量放线方案一、工程概况珠海市格力香樟美筑位于拱北九州大道西北侧,北傍板障山,东临迎宾路,西靠明华小学。本工程占地面积457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3554.49平方米(其中地下室55593.3平方米),共12栋层数为27至39层的高层住宅,投资规模约45000万元。本工程划分为三个标段。由我司承建为Ⅲ标段,第三标段有8#、11#、12#、垃圾房四栋单体建筑,8#楼地上为二十七层(地下室二层),11#、12#楼地上为二十九层(地下室二层),垃圾房地上为一层。本标段地上建筑面积28349.05平方米;地下室部分,建筑面积20331.34平方米;地面以上高度为89.8~95.8m。地下室二层层高:3.6m,地下室一层层高:3.9m。二、主要计量器具使用计划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全站仪NTS-3201台场区控制桩设定、复核2激光经纬仪北京博飞DJD2-1GJ1台单位工程轴线引测3激光铅垂仪北京博飞DJD2-1GJ1台单位工程轴线引测4水准仪S32台标高引测5水准仪S212台沉降观测6塔尺5m2把一把沉降观测专用7大钢尺50m2把8钢卷尺5m30把其中一把做比对尺三、测量工作程序1、机构设置针对本工程建筑小区内地形复杂、占地面积大、单位工程多、建筑高度大的特点,我公司在本项目技术部下设专职测量小组,测量小组主要由两名测量员和三名实习生组成,场区导线控制网作业人手不够时由项目工程部其它人员配合。四、基础施工测量4.1控制网的建立4.1.1场区控制网因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控制网用全站仪进行投测。4.1.2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网单位工程轴线多且密集,根据建筑物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轴线设置轴3线控制网。控制桩尽量设在开挖区外原始地坪上;另外在基坑底部及长轴线中部加密设置辅助性控制桩,以便于基础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后,测量小组根据规划局给定的坐标点以及总平面布置图中建筑物角点标注坐标作为放线依据。由于三幢住宅楼及地下室轴线关系较复杂,根据施工图设计的主轴线,对三栋主楼地下部位的基础,采用极坐标法放桩位承台及地梁,方法是,先按总图坐标,计算出各桩位承台及地梁在总图上的坐标,再跟据点出的坐标和测设的场地控制网,将全站仪架在靠地下室的场地控制点上,定出各桩位承台及地梁的坐标,同时建好控制轴线。在建筑物外围将控制轴线引出。利用放出的控制轴线对各桩位进行复核。对于地下室,先用全站仪定出事先在总图上点出的D-17轴、D-24轴、D-L2轴、D-K1轴上的两个轴线交点,再用DJD2-1GJ激光经纬仪配合50钢卷尺定出各主控制线,并以主控制线为中心线,用50m钢卷尺分出其它各条轴线,作为下一步柱基开挖线及立柱筋的放线依据,承台采用坐标放样法。4.2控制桩的设置方式所有位于土层上的控制桩点(含轴网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均为砼墩埋地设置,砼墩截面为300×300,深度不小于500,做法如右图;桩面上用红油漆对桩号、轴线及高程等进行标示。若控制桩位于完整的基岩上,则可直接将控制点设在基岩面上。控制桩点设置完成后必须在桩的周围设置可靠、醒目的围护设施,对控制桩进行保护。4.3基础施工测量4基础施工阶段,用经纬仪结合50m钢卷尺根据控制桩直接对各轴线进行投测,然后根据设计截面对各构件进行放线;用S3水准仪结合五米塔尺直接进行高程引测。因基础施工阶段控制桩往往容易遭碰撞及受地面沉降影响移位,故在每次进行轴线投测前必须先对控制桩有无移位现象进行校核后才能施测。五、标准层施工测量5.1标准层施工时的控制网设定方式标准层施工轴线测量主要采取内控法对轴线进行传递和引测。在首层地面上设置内控点,并在建筑物外围设置外控点,且在周边选定沉降稳定的建筑物作为方位角控制点复核方式。5.2控制线的引测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在内控点位置留设200×200方形观测孔。在进行上部结构轴线投测时,将北京博飞DJD2-1GJ天顶垂准仪架设在内控点位上向上铅直投测至各结构施工层,然后用J2经纬仪、钢尺对所转点进行复核;经复核闭合后才能进行控制线及轴线的投测。结构每施工三层,测量小组对控制线必须进行一次校核:复核方式为采用内、外控制线及方位角相互比对方式。(放线孔及方位角设定具体方案请看附图二)5.3、高程测量基础施工阶段,高程测量直接用S3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上部结构施工时,在首层施工完后,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外壁无遮挡的柱身上,随结构上升,测量员用50m钢卷尺将高程向上传递。5楼层内用水准仪将标高转至各相关构件上。上部结构施工时每个单体建筑物高程引测基点设置数目不得少于三个,结构每施工五层,高程点由测量负责人进行一次标定。结构施工中,应对建筑物主体倾斜率进行观测计算,计算公式为:i=tgα=ΔD/H式中:I——主体的倾斜率;ΔD—建筑物项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m);H——建筑物的高度(m);α——倾斜角(º)。七、细部测量梁柱边线、控制线的测量:每楼层施工前,测量负责人将控制线、主要轴线施测完成后,测量员着手依据控制线、轴线对梁柱边线、墙柱控制线进行引测。所有墙柱放出边线和距边线100宽的控制线,墙柱边线作为焊接导墙筋的依据,控制线作为校核模板、验收模板的依据。(楼层脚边具体尺寸请看附图一)八、沉降观测8.1沉降点的设置设置沉降观测点的数目和具体位置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确定,在图纸会审阶段,施工单位、监理与设计院进行协商初步确定沉降点设置方案;待基础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一步细化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为较好地进行沉降观测,施工现场内埋设的水准基点应有利于直接引6测,且数量不少于四个,每次进行沉降观测时,事先核查基准水准点是否发生异常变化,正常后才能进行施测。沉降点的埋设方式为:先将带锚固脚的钢板埋入设计观测点柱身上,并按初步设定高程埋设,待模板拆除后,精确找出高程、焊上带观测点的角钢(如右图)。8.2沉降点的测量8.2.1测量工具:本工程沉降测量由测量员负责;沉降观测采用S2水准仪和毫米分划水准尺进行测量。8.2.2测量频次:正常施工阶段应保证每加载二次施测一次(每二结构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业主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点的移交。8.2.3观测方法:每次观测按固定后视点、观测路线进行,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距大约15m,以减少仪器误差影响。观测时间宜选择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8.2.4观测记录整理每次观测结束后,对观测成果逐点进行核对,根据本次所测高程与首次所测高程之差计算出沉降量并将每次观测日期、建筑荷载情况标注清楚,画出时间与沉降量、荷载的关系曲线图。7测量员必须将每次观测结果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若出现明显沉降量的变化或不均匀沉降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还应及时与设计、勘察部门联系,确定进一步观测的方案。九、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见下表:单位工程测距测角竖向传递轴线点11#、12#1/1000010″3mm8#1/1000010″3mm
本文标题:五建测量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2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