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绪论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苏轼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进入进入进入进入进入进入进入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骈文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进入进入进入进入进入进入绪论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发展阶段。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宋王朝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始终处在强敌的威胁之下,一直积弱不振。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偏安于江南一隅。公元1279年南宋亡。历史起讫北宋南宋南宋亡(960)(1127)(1279)319年汉:426年;唐:289年;明:276年;清:295年;文化史上相提并论的朝代文学:唐宋绘画:宋元学术:汉宋哲学:宋明宋代文化总体精神陈寅恪先生“宋学精神”“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①议论精神(“宋人议论未定,而兵已渡河”)②实用精神(苏轼:“言必中当世之过”)③创新精神(不囿于古人成见的反传统倾向)④兼容精神(对佛、道的兼收并蓄)宋代文学是宋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宋代文学总体风貌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市民阶层产生、扩大与俗文学的兴盛一、高度繁荣文化、对诗文影响1、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2、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3、文以载道说的盛行;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5、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二、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1、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2、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3、诗文中爱国主题的弘扬。三、作家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1、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2、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3、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4、审美情趣转变—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宋代文人性格特点:(1)重理智,轻感情,重国家,轻个人。(2)思想更成熟,情感更含蓄。(3)审美趋向严谨,稳健,平和,保守。四、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3、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市民阶层与俗文学的关系市民阶层的壮大:杭州十万人家市民文化消费问题:传统文人与市民文化的接轨:以苏轼为例——听说三分说话职业化与话本小说的关系五、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一)古文:1、对唐代古文继承发展:文体多样化;2、古文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整合;3、古文风格变化;强烈的政治色彩;平易自然的文风;浓厚的文学色彩。;4、古文的普及。(二)宋诗: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2、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3、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4、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三)、宋词确立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1、完成词体建设;2、在题裁和风格上开拓了领域;3、婉约与豪放并存。(四)辽金诗文的成就返回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1、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不满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靡卑弱文,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的,应该做到“句之易道,义之易晓”(《再答张扶书》)。他的创作实践也较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2、柳开和王禹偁同是宋初倡导古文的作家,柳开和穆修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一、白体诗人和王禹偁1、宋初馆阁唱和之风盛行,多模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风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近清雅。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2、王禹偁也学白体,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了许多反映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村行》“数峰无语”句以移情拟人手法写山,构思精妙,山峰本不能言,以“无语”称之,“立斜阳”更见晚山有情。颈联色彩明艳美丽,“胭脂色”与“白雪香”此红彼白,有色有香;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作者思乡归隐之意,包含着贬官失意,异乡漂泊的沦落之感。风格淡雅,词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得白居易神韵,也是白体诗的代表作。二、“九僧”、林逋和晚唐体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山园小梅》颔联写梅花先抓住梅的倒影,从虚处着笔,渲染出静寂的气氛:疏淡的梅枝横出斜逸于水上,香气在空中浮动,极富有画面之感。“月黄昏”和“暗香”的配合更显朦胧清幽,构成清雅超逸的意境。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的气质写尽写绝。司马光称其“曲尽梅之神态”(《温公诗话》)梅花的这种品质也正寄托着作者高雅幽逸、超然物外情趣。苏轼《书林逋诗后》曰:“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第三节西昆体的盛衰一、《西昆酬唱集》的成书及“西昆体”。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二、西昆体的艺术特征西昆体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三、西昆体的衰微及其原因。西昆体衰微的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的精神。这些缺陷导致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诗歌艺术新境的任务。返回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一节对五代词风的因革一、晏殊词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谥元献。《宋史》:“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王灼《碧鸡漫志》:晏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此。”(1)擅长词令,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今存词130余首.(2)《珠玉词》中没有长调慢词,全是小令。(3)晏殊词少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如柳永、张先诸人的作品,晏殊词多写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已过滤了花间词的轻佻艳冶,而显得纯净雅致,温润秀洁。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写悼惜春残,感伤年华流逝。“无可奈何花落去”句伤春,留露出惋惜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句在淡淡的忧伤中渗透着一种旷达,无奈之中又有一种圆融的观照。两句属对工巧、自然浑成。全词含蕴浑融、闲雅平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谐不邻俗,婉不嫌弱。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着一怀人之语,但以景衬情。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现时景象,记得与昔时无殊。天气也,亭台也,夕阳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骤触此景,即引起离索之感。“无可”两句,属对工整,最为昔人所称。盖既伤花落,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终令人抑郁不欢。小园香径,惟有独自徘徊而已。余味殊隽永。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宋·晏殊暮秋怀人之情,离恨相思之苦.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深婉含敛。下片登楼望远,因情设景;开阔悲壮。(1)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2)意象虚涵不质实,工于词语,炼字精巧。(3)移情入景,一波三折,细致入微。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工于词语,炼字精巧,善于将主观感情熔于景物描写之中。菊愁、兰泣、幕寒、燕飞、树凋、西风、路远、山长、水阔,这一切景物都充满了凄楚、冷漠、荒远的气氛,从而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从词的章法结构来讲,以时间变化为经线,以空间转移为纬线,层次井然,步步深入。《宋词名篇赏析》:写出了闺中人秋日怀人的气氛,而没有堆金垛玉,铺排锦绣。是他深婉含蓄、“风流蕴藉”(王灼《碧鸡漫志》)词风的一首代表作。王国维《人间词话》比治学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①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双调六十二字,平韵。②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③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④斗草:古妇女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多为车前草,其长长花轴,斗草好材料。)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分“武斗”、“文斗”。文斗“,就是对花草名,采来百草,以对仗互报草名,谁采草种多,对仗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⑤双脸:指脸颊。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芬芳。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上片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五色杂陈,秀美明丽,写足春色之娇娆媚人。下片写人物。撷取烂熳春色中一位年轻村姑之天真形象和幼稚心态进行表现。“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昨宵春梦”和“今朝斗草”的生活细节,惟妙惟肖,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写足,与上片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特写,绾合换头“巧笑”语意,收束全篇春光无限之旨。全词浑成优美,音节浏亮,意境清秀,场面轻快,洋溢着诱人的青春魅力。尤其上下片的构思,景与人对应着写,将春天的生命写活了。其中巧笑的东邻女伴,仿佛春天的女神,给人间带来生气、美丽与活力。二、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北宋文坛盟主。文: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北宋四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祖籍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沙溪镇),因吉州永丰属庐陵郡所辖,故其文常落款“庐陵欧阳修”。生前被封为“开国公”,去世后被皇太子师谥“文忠”。赠太子太师,追封“兖国公”。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的生平
本文标题:宋代文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2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