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专题七-晚清时期()
专题七晚清时期建立时序18401842185118561860186418831885189418951898190019111912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反割台斗争维新变法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国成立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阶段特征•总述•晚清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华农耕文明遭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向近代文明转变。政治上•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在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冲击下,开始向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靠拢。一方面清政府期望通过改制以维护专制统治,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进程;另一方面,在民主革命的推动下,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发生,最终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知识结构•列强侵略•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设厂•《辛丑条约》——割地、赔款、设立“使馆界”、拆毁炮台、驻兵、禁止反帝、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等•人民抗争•农民阶级: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爱国官兵、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1.侵华方式:•发动侵华战争、强签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割占中国领土、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进行经济侵略、精神文化侵略等。•2.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及争夺:•勾结原因:列强各国利益的一致性。•勾结表现: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共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相继承认;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922年签订《九国公约》,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等。•争夺原因:列强各自的利益。•争夺表现:三国干涉还辽;争做中国债主;抢夺路矿权和争相开设工厂;竞相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日俄战争;分别控制北洋军阀等。•3.侵华方式的阶段性特征:•1840年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本时期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美等国。侵华的目的主要是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割占领土、开辟商埠、控制航运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本时期侵华主要国家除了英法美外,德日意等国也加入了侵华行列,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侵华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经济上,资本输出成了主要侵略形式,与经济侵略相适应,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亥革命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本时期国际形势发生巨变,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侵华形式发生变化,主要是扶植代理人统治中国。•4.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发动侵略战争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首要手段,目的是通过武力征服,达到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压迫中国人民的目的。使中国主权、领土等遭受重大破坏,是造成近代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根源。•1.太平天国运动•(1)爆发原因•(2)经过: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②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3)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①拜上帝会思想(封建色彩和宗教色彩,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指导)•②《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内容,评价: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③《资政新篇》(带有资本主义色彩,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3)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探讨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小生产者,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者把鸦片战争称为英国为维护正当贸易而进行的“通商战争”的实质是•①掩盖战争的性质•②强调战争的作用•③为殖民侵略辩护•④表达对东方市场的渴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①割占中国领土②清政府巨额赔款③开埠通商④划定使馆界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D.②•“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材料一“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对中国革命的态度?(2分)•热烈赞扬并认为会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材料二“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材料三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历史上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孙中山•(2)材料二、三都否定了太平天国,各自的依据是什么?(4分)•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2分)材料三认为太平天国是片面的反满斗争。(2分))•材料一“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材料二“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3)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从赞扬到否定。(2分)•太平天国刚开始时候,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中国革命;(1分)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走向失败,马克思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客观地总结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1分)•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对此应如何评价?(2分)•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3分)•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分)•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其依据是什么?(4分)•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2分)。•依据: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②中国风气未开。(4分)•(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原因:①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②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③封建顽固势力强大;•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4分)•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义和团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北伐战争期间经济上列强的经济侵略,打断了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的经济成分主要包括: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艰难发展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1)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对华商品经济输出以及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2)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官员掀起的洋务运动,近代工业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以及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四种经济形态,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2.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原因、表现及评价。(1)原因:①19世纪50~60年代,内外交困,陷入严重的政治统治危机。•②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2)企业: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②1865年,曾国藩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标志近代工业的起步。•③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始创办近代民用企业。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3)评价:①局限性:维护封建统治,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目的。•②积极性: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洋务运动的失败最根本的就是:布新而不除旧。洋务派是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非但不想触动封建制度,反而以维护其存在为目的,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的结局。甲午战争惨败便是很好的证明。一个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不能战胜一
本文标题:专题七-晚清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3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