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1-章城市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章城市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本章制作陈双连军第一节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第二节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第三节城市人文生态环境保护与更新规划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一、城市生态系统概述二、生态城市规划内涵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控制四、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本节主要内容一、城市生态系统概述生态一词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于1865年提出的,他认为动物对于无机和有机环境所具有的关系就叫做生态。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一、城市生态系统概述(一)城市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一)城市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并不是从来就有,它出现在人类生态系统发展的第三阶段中.由于铁器的使用,人类社会发生了工业和农业的第二次大分工;随着商品交换日益活跃,于是又出现了商业同农业、手工业的第三次大分工.由于较多的人群集中于城市地区,便出现了以人类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从此人类生态系统就分为农村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这两大类型。十九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使全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城市化出现了高潮,同时也使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进入21世纪,全世界城市人口比例已超过总人口的50%,正向着“城市世界”的方向发展,人类生态系统也向着城市生态系统方向发展。(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1.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它包括自然能源子系统(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矿产子系统、水环境子系统(地表水、地下水、降雨)、大气-气候环境子系统、土地环境子系统、生物(动植物)子系统、景观绿化子系统等。2.经济生态系统它包括工业生产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交通运输子系统、邮电通讯-信息子系统、商业金融证券子系统、建筑子系统、人工能源子系统等等。(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3.社会生态系统它包括人口子系统(劳力、就业、年龄结构、流动)、住宅子系统、防灾子系统(地震、水灾、火灾)、安全子系统(公安、保险、劳保、防空)、基础设施子系统、文化教育子系统、医疗保健子系统、供应服务子系统、污染治理子系统等。上述三个亚系统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人的活动始终贯穿生态系统运转的每个过程。整个系统的运转结构可归纳为:环境-生产-消费三链式结构。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2.开放度大的非独立系统大量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输入城市生态系统,使大量的物质积累于城市中。而城市生产与生活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已远远超出自然净化能力,城市也就成为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城市消费的食物量大大超过系统内绿色植物所能提供的数量。因此,必须依靠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淡水、海洋等)人为地输入。同时城市中排出的大量废弃物,由于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利用,也必须输送到其他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倒金字塔关系3.高输入与高能消耗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依靠人类加工、改造各种一次性能源,如将煤、原油等转化为电力、煤气、蒸汽、各种石油制品等,以满足高度聚集的城市人对各种能量的高强度需要。在高强度输入能量的同时,城市生态系统在人的目的、愿望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支配下,也以日趋剧烈的高强度消耗着能量。并由于人工地面(混凝土、沥青、砖石等)的形成,改变了自然土壤的结构与性能,地表失去透水性,地面蓄热能力被破坏,使城市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的能量形成“热岛环流”,改变自然气候特征。(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4.人对城市生态系统有调控能力人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有认知能力。其次,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有行为能力。(一)生态城市的概念(二)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三)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二、生态城市规划内涵(一)生态城市的概念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Ecocity,Ecologicalcity,Ecopolis等(一)生态城市的概念总体上看,生态城市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传统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模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耦合生态型产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和生态文化(社会)三大子系统而成的新型城市。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以及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高度统一的集约型城市.从城市规划角度看,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形式。它依据生态学原理优化城市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城市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依靠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生态城市的概念(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生态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自然和谐2.生态平衡、整体最优3.经济高效、循环再生3R原则:Reduce-尽量减少各种对人体和环境不利的影响;Reuse-尽量重复使用一切资源或材料;Recycle-尽量利用那些经过处理能循环使用的资料与材料。这三项原则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使用。(三)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个方面: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三)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还可进一步概括为:生态概念规划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因子规划;空间、时间、数量、结构、序列的生态关系规划;生产、生活、流通、还原、调控的生态功能规划;物质代谢、能源聚散、水系统、交通运输、景观肌理、社会文脉、管理体制、安全保障的生态网络规划。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生态管理规划(三)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生态工程规划包括水、能源、景观、交通和建筑等的系统工程规划。生态服务管理规划包括生态服务、生态代谢、生态体制、生态资产、生态文明的管理。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功能区划被认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框架,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1.生态保育区(禁建区)2.生态重建区(适建区)3.生态过渡区(限建区)(一)非生物环境控制(二)生物环境控制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控制1.城市大气环境的控制背景知识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也称为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物质清洁闭环流动模式,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一)生物环境控制所谓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指从区域或者城市的大气环境整体出发,针对该地区大气污染问题,根据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抓住主要问题,综合利用各种措施,组合、优化确定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大气污染控制的措施主要是调整工业结构、推行循环经济、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源、综合防治汽车尾气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等.1.城市大气环境的控制(一)生物环境控制2006年3月1建设部颁布施行的《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对城市水环境保护做出了具体要求,明确城市水系规划应统筹考虑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城市水系安全;编制各类城市规划,应当划定城市蓝线,即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并明确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城市蓝线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各类城市规划时划定,并与城市规划一并报批;城市蓝线报批前进行公示,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2.城市水环境控制(一)生物环境控制城市水环境规划在编制深度方面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一项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中,主要确定纲领性规划建设要求;二是独立编制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确定水环境具体的建设内容与实施要求,如城市水系功能定位及水系网络布局规划、以排涝防灾为主的水安全规划、以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恢复为主的水生态保护规划;以滨水岸线利用为主的水景观利用规划等。(一)生物环境控制2.城市水环境控制图10-3芝加哥滨湖地带用地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项目编制的技术路线图随着城市开发密度的提高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存在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的环境噪声,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无形却十分有害的干扰。一般认为高于40dB的环境噪声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即产生噪声污染。因此噪声环境控制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3.城市声环境控制适用区域昼间夜间适用区域昼间夜间特殊住宅区4535二类混合区、商业中心区6050居民、文教区5040工业集中区6555一类混合区5545交通干线或道路两侧70553.城市声环境控制城市噪声控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见表10-1。3.城市声环境控制城市主要噪声控制的技术路线:1)交通噪声的控制。2)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的控制。3)工厂噪声的控制。较好11.4%严重2.8%较重3.4%轻度33.0%中度49.4%2000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程度统计城市固体废物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失去其使用价值而丢弃的固体、半固体物质,是工业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总称。4.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控制与处理4.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控制与处理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区域开发、产业发展等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二)生物环境控制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不仅是涉及生物本身的安全性问题还关系到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食物及营养关系是生物间最本质的关系之一自然环境生态食物链(二)生物环境控制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诞生并迅速成为全球缔约国最多的环境公约中国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多样性公约行动计划”(二)生物环境控制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但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整治城市的环境卫生,消除有害生物孽生的环境,还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在生态植被完好地区设置禁建区或限建区;当大型基础设施穿越生态敏感地区时,要为生物栖息环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等。四、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目的是通过对政府部门的战略决策行为,以及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和综合性的评价,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规划等提供环境信息上的技术支持,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规定,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即各类规划层面与建筑项目层面。1、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概要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
本文标题:1-章城市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5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