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好人可能做出坏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研究证据
心理学报2014,Vol.46,No.6,841−851ActaPsychologicaSinicaDOI:10.3724/SP.J.1041.2014.00841收稿日期:2013-07-03*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MH2012K04)资助。通讯作者:任俊,E-mail:renj@zjnu.cn;詹鋆,E-mail:Chuangbian2013@163.com841——*1,31鋆2111(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实验室,金华321004)(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48)(3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一些平常表现很好的个体为什么会在一些特定场合做出坏行为?本研究旨在检验自我控制资源对人行为的影响。实验1使用stroop任务产生自我损耗来操纵被试的自我控制水平,观察独裁者任务中的好行为(利他行为)是否受自我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自我损耗组被试相比,自我损耗组被试表现出更少的好行为,并且明显地低于公平水平而趋向利己(坏行为)。实验2比较了自我损耗个体的公平准则启动、利己启动和无启动三种条件,观察独裁者任务中的好行为(利他行为)是否受不同启动类型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同样处于自我损耗状态的被试,被启动公平准则的被试与无启动和利己启动的被试相比,前者在独裁者任务中表现出更少的坏行为,表明公平启动会减少自我损耗个体的坏行为。利他行为;有限自制力模型;自我控制资源;自我损耗B849:C911引言2013年11月25日,重庆市长寿区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一位10岁的李姓小女生在电梯内狂殴1岁半的陌生孩子,更骇人听闻的是5分钟后该孩子满身是血疑被从25楼扔了下去。事情发生后,李姓小女生的家长和老师都对这个女生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想不通,因为他们一直觉得李姓小女生在平时没有任何问题,是个好人,有爱心等。坏人(如果简单地把世界上的人二分为好人或坏人的话)做出坏行为,人们通常都能想得通,但好人(包括普通的正常人)也会做出坏行为(尤其是极端行为)就让许多人想不通了,因为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第一,好人为什么会做出坏行为?第二,好人又在什么时候可能做出坏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个体的行为有时候和个体的心理自我损耗(ego-depletion)有关。自我损耗概念出自于Baumeister等人所提出的有限自制力模型,该理论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需要消耗自身的自我控制资源,并且短期内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2)成功的自我控制行为依赖于可用的自我控制资源,自我控制资源愈充足,自我控制任务表现便愈好;(3)所有形式的自我控制行为使用的是相同的自我控制资源,即使前后具体任务分属于不同领域,个体先前的自我控制行为也一定会造成个体随后的自我控制行为水平的下降(Baumeister,2000)。当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当前的自我状态时会消耗一部分自身自我控制资源,而当这种消耗达到一定量时,其心理上便对自我处于一种弱控制状态,即出现了自我损耗(Muraven,Tice,&Baumeister,1998)。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体一旦处于自我损耗,其各种社会适应性行为的能力就会受到相应损害并表现为效率低下(Gailliot&Baumeister,2007),这就是自我损耗后会出现的各种后效(aftereffects)。自我损耗的后效已经在情绪、认知及行为等多个方842心理学报46卷面得到了证实,如自我损耗的个体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会暂时性地降低个体的智力成就水平(Schmeichel,Vohs,&Baumeister,2003),加剧吸烟者的吸烟行为(Shmueli&Prochaska,2009),限制个体控制消费性冲动的能力(Vohs&Faber,2007)等等。在实验室环境中,自我损耗的操作通常包括情绪调节范式、分心控制范式(stroop任务范式)、思维抑制范式、抵制诱惑范式、打破习惯范式等,本研究选取分心控制范式与情绪调节范式引发个体的自我损耗。分心控制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注意控制(Gilbert,Pelham,&Krull,1988;Schmeicheletal.,2003),该范式的一种重要形式是stroop干扰任务(Baumeister,Gailliot,DeWall,&Oaten,2006;Bray,MartinGinis,Hicks,&Woodgate,2008;Schmeichel&Vohs,2009),如Neshat-Doost等人就曾利用色彩stroop任务作为自我损耗的实验性操作,以探讨自我损耗与自传体记忆任务表现AMT(autobiographicalmemoriestask)之间的关系(Neshat-Doost,Dalgleish,&Golden,2008)。情绪调节则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克服或改变当前的情绪状态,大量研究证实抑制或夸大情绪反应都有可能会造成自我损耗(Baumeister,Bratslavsky,Muraven,&Tice,1998;Muravenetal.,1998;Schmeichel,Demaree,Robinson,&Pu,2006)。无论是stroop效应范式,还是情绪调节范式,都采用双任务范式设计,这种双任务范式的逻辑是:当个体完成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时(如完成stroop任务或情绪控制任务),他们自身的自我控制资源会遭到损耗,而在此之后紧接着完成另一项自控任务时,完成任务的质量就会下降(Muraven&Baumeister,2000)。利他行为是社会公认的一种典型的好行为,所谓利他行为主要是指行为主体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使他人获益的行为(Trivers,1971)。自我控制则是指个体自主调节自己行为,并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Kopp,1982)。大多数观点认为,个体常常需要通过控制过程,如压抑利己的内部冲动才能做出利他行为(Loewenstein,1996;Loewenstein&O’Donoghue,2007;Martinsson,Myrseth,&Wollbrant,2010),而当自控失败后,个体自私自利的内部冲动就会显现出来(Gino,Schweitzer,Mead,&Ariely,2011)。尽管也有观点和研究强调利他认知或行为的直觉性、内隐性乃至情绪性特点,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利他行为通常都是一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自主行为(Xu,Bègue,&Bushman,2012),Baumeister等人甚至将自我控制称为“道德力量”(moralmuscle),并认为其代表着个体抵制自私的冲动以表现出社会赞许性行为的能力(Baumeister&JuolaExline,1999)。当然,个体做出利他行为受到了多重亲社会动机的驱动,比如迎合道德标准(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等)、追求社会赞许等,大部分的文化体系(宗教、道德和社会团体)也都褒奖助人为乐的品质与行为。但是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动机,个体在利他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潜在的风险与损失,根据生物进化的观点,自然选择偏好那些能够为个体带来直接利益的特质和行为,这意味着个体的内在本质很可能是自私的、无情的(Cialdini,1991)。这就是说,许多时候人们在社会赞许或文明行为的表面下也许潜伏着某种自私的内部冲动,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时,其自我的控制力出现了明显下降,个体这时候就有可能做出不道德行为(Ginoetal.,2011;Mead,Baumeister,Gino,Schweitzer,&Ariely,2009;DeWall,Baumeister,Gailliot,&Maner,2008)。基于以上的分析,研究者假设:第一,自我损耗能显著减少被试好行为(即减少被试的利他行为)。好人做出坏行为固然有一定的偶发原因,但如果抛开这些复杂的偶然因素暂不考虑,仅就这种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而言,好人做出坏行为可能主要缘于个体因之前的一些自控行为而使自己出现了自我控制资源的严重下降,而当自我控制资源由于过度下降而出现自我损耗时,即使这个人是一个好人,他也有可能在随后做出坏行为。第二,自我损耗的个体并不一定必然出现好行为的减少(即有一定的技术可以阻止自我损耗个体减少其好行为),为此,研究者还考察了自我损耗的个体在启动了“公平准则”或“自私倾向”之后,其利他行为的变化情况。在本实验中,为了有效操作好行为和坏行为,研究者主要考察了自我损耗的个体在独裁者任务中分配给他人的代币数,以代币数额来直接评估个体行为的好坏。即和正常的控制组被试相比,给他人的代币数额多就是利他行为(即好行为),给他人的代币数额少则是利己行为(即坏行为)。1.1社会公平准则与行为决策心理学的研究中将社会规范定义为一种区别6期任俊等:好人可能做出坏行为的心理学解释843于法律、规章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它是一个群体中被成员所接受并遵从的行为标准和规则(Cialdini&Trost,1998)。社会规范可以通过减少亲个体行为的可能性简化个体的行为决策(Weber,Kopelman,&Messick,2004)。社会规范激活理论认为,社会规范并不总是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它只有当个体在特定情境中“聚焦”到某一社会规范时才会发挥明显的作用(Cialdini,Kallgren,&Reno,1991)。其中,公平准则是最普遍和最常见的社会规范,是为不同社会和国家的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Fehr&Fischbacher,2003)。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公平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实是思想系统的基础。”不少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个体是具有遵循公平的内在倾向和价值取向的。比如,个体拒绝不公平行为的反应时显著地快于接受不公平行为的(Halali,Bereby-Meyer,&Meiran,2011);近期的研究显示,当接受方认为对方给出的分配方案是不公平的时候,会为了维护公平准则而拒绝既得利益以惩罚对方的贪婪,即使这种拒绝将会损失自己的获得利益(Bruni,Gilli,&Pelligra,2008);近年来脑成像的研究也显示,均等的分配会激活脑部的奖励中枢,表明均等状态能够让个体获得快感(Harlé&Sanfey,2012;Tricomi,Rangel,Camerer,&O’Doherty,2010);Fehr,Bernhard和Rockenbach(2008)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加地倾向于规避不均等方案而采取平均分配资源的方式,这反映了儿童的公平观念是随着其社会化的过程被逐步强化的(Fehretal.,2008)。更值得本研究关注的是,公平原则或信念还是影响个体利他决策的关键因素。有关利他惩罚的研究发现,公平偏好能够促进个体作出利他行为(利他惩罚),当惩罚者作为第三方对不公平的分配者实施惩罚时,其脑内的奖赏回路便被激活,激活程度越高(公平偏好水平越高)的惩罚者越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牺牲自身利益)作出惩罚(DeQuervainetal.,2004)。因此,本研究选取公平规范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规范,以考察启动(激活)公平规范对个体在利他行为决策时的影响。1.2独裁者任务独裁者任务(DG,DictatorGame)的分配者有权将一笔固定的资金或代币分配给接受方,无论分配者如何分配,接受方都必须接受。该任务中分配方通常将总额的20%左右分配给他人,利益分配者的出价虽然低,但却不为零,说明分配者仍存在一定的利他行为和公平感知(Camerer&Thaler,1995)。因此,独裁者任务的实验范式通常被用来研究个体的利他行为、公平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水平(Martinssonetal.,2010),如有研究者运用独裁者任务考察灾难对儿童利他及分享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灾难中的年幼儿童的利他行为显著地少于非灾难的儿童(李一员,吕建国,高雪梅,谭小宏,李红,2009);Isael等人利用独裁者游戏与社会价值取向任务(socialvalueorientation)发现,催产素与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关(Is
本文标题:好人可能做出坏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研究证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7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