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这就是说,人总是在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当中生存、发展的。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望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获得友谊和理解,心理正常发展、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大学生都向往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大学生中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1.渴望与人交往,但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在大学校园,大学生所固有的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等性格促使其交往欲望强于其他人群。正如德国学者斯普兰格描述的那样:“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但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能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的仅为60%;27.8%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一般;12.2%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较多问题;3.4%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存在严重的交往障碍。表明有40%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或较差,人际交往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2.在交往中存在自卑、自负、嫉妒等不良心理自卑是个体因担心失去他人尊重而引起的情感体验,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不健康心理表现之一。究其原因,或由于学习上的差异,或缺乏文体等方面的特长,或相貌、身高、经济条件等方面不如别人,或因上述诸方面而自我评价过低。特别是个别自卑感极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自贬自责,不愿或不敢大方地与人交往,结果就影响到其与周围同学的和睦相处。与其相反,自负则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自以为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自然落得曲高和寡、缺少知音。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又一心理障碍,是在才能、成就、地位或境遇不如别人时,由羞愧、愤怒、怨恨等产生的复杂情绪状态,它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能反友为敌。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从本质上讲,嫉妒是看到与自己有相同目标和志向的人取得成就后而产生的一种不适感,是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结果,因而也是一种影响交往的不良心理。3.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开始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踏着铃声进出教室,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这一形象的描述,真实地反2映出当今大学生网络交际的现实,加剧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趋势。调查表明,有39%以上的学生认为,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使自己沉迷其中而脱离了实际生活。实践证明,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或以网络社会代替现实社会,就会弱化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4.经济状况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大学校园中存在一个贫困生群体,近年来,这个群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大学生因家庭困难使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其心理压抑感增强。此外,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多样性及新奇、互惠的特点,也给这些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使其变得愈发不爱交际,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参加需要经济投入的活动,久而久之,就慢慢形成了回避或不善交往的性格缺陷。因此解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我们要想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也要学会一定的方法。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尽管如此,大多数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甚至相当多的人错误的认为拍马屁、讲奉承话、请客送礼,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其实,处理人际关系的决窍在于你必须有开放的人格,能真正的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他人,首先必须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能找得出别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你的亲人、朋友、同学、身上都有令你佩服、值得你尊重的闪光之处。你会发自内心去欣赏和赞美他们,你会在行为上以他们的优点为榜样去模仿他们。这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去尊重和欣赏他人,你就达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换个角度想,若有人对你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毫不虚假的欣赏和尊重,你肯定会由衷地喜欢他(她)们并与他(她)们真诚相待。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不断提高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学会赞美!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生命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和被承认的需要。你称赞别人,恰好能使他人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实际语言,常常可以带来一天的好心情。问题在于,要学会善于赞美,要讲究赞美的分寸和方式,真诚地赞美别人,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说出对方的可称赞之处,这样才显得合乎情理,才能拉上,别人并不缺少值得赞美的东西,在乎的是被人关注和发现。我们都有体会:一句赞美的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给人一种阿谀奉承之感。学会倾听!达和倾听在交往中同样重要。实际上,倾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艺术。很多人希望有人听他倾诉,以满足他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某种意义上,倾听是对他人最好的称赞。遗憾的是,有些大学生,自认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愿听或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因此,很难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一位哲人说过:“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很明显,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所以,要掌握听的技巧,做到能耐心、虚心、会心地听,在听的过程中使对方感到你对他人的尊重,自然也就达到了你交往的目的了。学会感恩!人云:“人只有德于我,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可忘。”感恩不仅是个人良好交往能力的需要,更是个人品德的体现。赫舍尔认为感恩意识意味着承担任务,受到召唤,它体会到生活是获得,而不是索取。事实证明,常怀3一份感恩之心,就会主动帮助别人,就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就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同,而不懂得回报的人,就不愿为别人做好事,就不能得到大家的接纳和喜爱。所以,我们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生命所拥有的一切,强化感恩意识,时时对助人者心存感念,这样就会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掌握批评的艺术!融洽的人际交往并非都是一团和气,真正的友谊包括善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真诚地帮助别人分清是非恰恰是交往真诚的体现。要学会批评,掌握语言分寸,先肯定其优点,再指出应改正的地方,对方就往往容易接受和乐于改正。在批评别人时,切忌只图一时痛快而不顾及对方自尊,否则会让对方不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其结果不但违背初衷,自然也失去了批评的作用和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语言,学会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尤其要养成对人用敬语、自己用谦语的习惯;谈话要有幽默感,同时还应注意讲话时的表情、节奏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通过学习《社交心理学》使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和交往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交往能力对于一个大学生的重要性。社交心理健全的人能够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人脉,提高成功率,能够主动融入现实生活与环境中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替身个人社会价值;反之缺乏健全社交心理的人,则容易形成一种失调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工作和学习,最后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大势,与社会脱节,不利于个人发展进步。因此,培养健全的社交心理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和目的,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掌握科学的社交技巧,并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努力践行,就一定能够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为日后的做事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4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姓名:李复辉学号:08121068638专业:农机0803班qq:740023955
本文标题:社交心理学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0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