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1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考点注意事项:1.理清知识脉胳,合上书也能知道每一课的题目是什么。重点掌握时期、事件、人物、主要内容、作用、意义及影响。战役掌握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结果、战争特点、影响、战败原因及相关成语。2.思路。注意《三导》每一单元前的学习导引、错题及大题。3.本提纲可以帮助复习和记忆,但只是基本纲要,还是要以课本为主。考试答题技巧:当你初步选择一个答案时,先看看其他答案是不是更合适,选最合适的。问历史事件或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时,答案通常是和经济因素(生产力)有关的。问统治者实施某种措施的根本原因或目的,一般是加强控制或巩固统治之类。大题仔细审题、读题,按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要漏答或答非所问。先从容易突破的或熟悉的问题入手,不要贪快。要考虑好再动笔,但不要留空白不做(即使拿不准也要尝试回答)。回答问题尽量全面;评价人物,要看到功过两面,既要有评价,也要有具体史实说明。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一、重点知识: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3.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遗址的重要证据4.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5.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6.北京人发现的意义P5二、元谋人与北京人远古居民距今时间地点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社会组织评价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像猿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群居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群居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原始农耕居民距今时间生活地区房屋类型家畜饲养乐器织布工具原始手工业半坡居民约6000年黄河流域半地穴式猪狗陶埙石制纺轮彩陶河姆渡人约7000年长江流域干栏式猪狗水牛骨哨织布机象牙兽骨雕刻二、河姆渡遗址发现: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三、原始农业:1.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2.耒耜翻土工具;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第3课远古传说一炎黄联盟及华夏族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生活在黄河流域,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炎帝部落;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之后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以后逐渐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P13-14黄帝:黄帝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体现。2二、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原始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2.大禹十三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3.归纳治水有功之人:(1)大禹(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成都平原,修建都江堰,被称为天府之国)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商、周的更替1.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又称殷朝。2.重用人才:周武王得到吕尚、周公辅佐。重要事件:国人暴动----周厉王;尊王攘夷----齐桓公改革(春秋首霸)P29;商鞅变法P33;秦末陈胜吴广起义P48;楚汉之争P49文景之治P52-53东汉张角黄巾起义P60;3.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即武王伐纣(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西周建立,定都镐京。二、夏商周的政治1.禹建立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第一个国家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2.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西周的分封制p2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内容:1.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封他们为诸侯。2.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3.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意义(或作用):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代的贵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1.出现时间:原始社会后期;2.功能: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3.代表:商朝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二、甲骨文1、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4、造字特点p25: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主要战役及成语(春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战国)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围魏救赵(战国)长平之战——纸上谈兵二、铁农具和牛耕春秋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三、春秋争霸的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周王室衰微为诸侯争霸提供了前提,诸侯争霸又进一步加剧了周王室衰微)四、春秋争霸的影响:p29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即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二、都江堰:p34时间,人物,地点,系统结构,作用,影响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建,(意义)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三、商鞅变法p33(内容、作用、原因重点掌握)1.目的2.时间3.人物:商鞅4.内容必须掌握的几点:(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4)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发展;(5)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军队战斗力35.作用(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为什么):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强盛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7.商鞅变法取胜原因:(1)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2)秦孝公的支持,(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斗争第8百家争鸣第9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灭六国,统一全国1.条件: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与秦抗衡。秦王嬴政先后吞并六国,完成统一。2.时间: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秦创立了一套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2.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3.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经济文化措施的影响: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4.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5..思想:焚书坑儒目的:控制思想,巩固统治影响: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6.军事:(北)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开发边疆,兴修了灵渠,沟通了湘江江和漓江两大水系三、正确评价秦始皇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学派代表时代主要思想著作儒家孔子春秋政治方面: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其弟子记录他言行的书《论语》孟子战国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笼统的反对一切战争,主张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孟子》荀子战国礼治,明确尊卑等级,维护社会秩序《荀子》道家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庄子战国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庄子》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墨子》法家韩非战国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威势,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韩非子》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4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刑法残酷④二世统治更加残暴影响:秦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最终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二、陈胜吴广起义地点:大泽乡;时间:公元前209年;陈胜——张楚政权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三、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秦灭亡前是农民战争;秦灭亡为争夺帝位的战争,即楚汉之争。四、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p51时间、人物、都城、建立者二、休养生息政策1.背景p51;2.措施p52第一段3.作用p52一、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西汉)。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王朝1.政治:(1)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2)建立刺史制度背景: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诸侯王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作用:(1)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2)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2、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3.文化: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4.经济:(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采取抑商政策(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重视新修水利,还对黄河进行治理。5.外交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补充:陆上丝绸之路: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当时的大秦)海上丝绸之路: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就是光武帝。二、光武中兴p59三、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爆发(人物:张角,有组织、有准备、具有宗教性质)。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0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