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840-1895
【中国近代史通史】思想经济政治四条基本线索——①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侵华史)②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③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④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53([通史综述]阶段分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①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20世纪初~1919年5月)。注:按政府分:晚清政府(1840~1912);北洋政府(1912~1927);国民政府(1927~1949)(2)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4)②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④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⑤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中国近代化含义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社会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具体层面发展进程(主要事件)经济-工业化①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化起步。②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③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④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而艰难。政治-民主化①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③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具体层面发展进程(主要事件)思想-科学化①器物变革: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②制度变革:维新派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学习“西政”。③思想文化变革:新文化运动早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生活-现代化①从“衣”来说,由清末的满人服装转变为西装。②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③从“住”来说,以平房为主转变为以楼房为主。④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文明的习俗⑤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主要包括轮船、铁路、汽车、飞机在中国的出现,电报、电话的发展。⑥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逐渐普及近代化特点(1)发展缓慢,艰难曲折;(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互交叉,同步进行;(3)地区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城市;(4)集中在工业领域——轻工业,农村农业没发生深刻变化;(5)欧风美雨的产物,受外来因素影响。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①先天的不利条件: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资金准备不足;缺乏科技支持,技术准备不足;欠缺技术人才,人才准备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思想准备不足。②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的压制③缺乏安定的环境。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标全国卷五年命题统计┃考点范围考查角度题型与分值政治文明(2016·课标全国Ⅲ,41)近代列强侵略下中国的开埠通商非选择题,12分(2013·课标全国Ⅱ,29)清政府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选择题,4分(2013年·课标全国Ⅰ,40)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及启示非选择题,15分(2013·课标全国Ⅰ,29)晚清现代化的趋势(洋务运动)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41)评析近代“冲击—反应”模式非选择题,3分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经济文明(2016·课标全国Ⅰ,29)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选择题,4分(2015·课标全国Ⅰ,28)小农经济顽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选择题,4分(2015·课标全国Ⅱ,28)洋务运动选择题,4分(2014·课标全国Ⅰ,28)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3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张謇)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41)评析近代“冲击—反应”模式(洋务运动)非选择题,3分思想文明(2016·课标全国Ⅰ,28)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41)评析近代“冲击—反应”模式(洋务思想)非选择题,3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1.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3.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呈现出中西碰撞与交融的特点。4.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政治文明西方列强侵华(1)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日发生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一、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有灾难与痛苦,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积极进步的因素。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入近代历史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社会经济开始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阶级关系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社会思想“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Z专题串线(1)运用多种史观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史学范式理解与认识从革命史观看从现代化史观看从文明史观看从社会史观看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的地方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住、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对应的社会问题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史(屈辱史)(一)侵华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胜败原因)1、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中国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5、抗日战争。(1)1931——1937年,局部侵华。(2)1937——1945年,全面侵华。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二)不平等条约(内容及影响)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协定关税……2、1843年,中英《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侵犯司法主权)……3、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教堂及传教……4、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深入内地;开放通商口岸最多……5、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6、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准许华工出国;开天津为商埠……7、1885年,《中法新约》——铁路修筑权。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允许设厂;重庆……日本成为获得赔款额最多的列强。9、1901年,《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反帝;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赔款数目最大;10、1915年,“二十一条”——旨在灭亡中国(“五九国耻”)。11、1932年,中日《淞沪停战协定》——上海陷落。12、1935年,《何梅协定》——河北陷落。13、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获得各项特权(对民族资产阶级打击最大)。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三)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1、商品输出(19世纪40-70年代)2、资本输出早期:19世纪70年代以前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船坞工厂晚期:19世纪70年代以后修铁路、争做债主、开设工厂、开采矿山3、经济掠夺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展开疯狂经济掠夺:农业、金融业、交通工矿业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史观解读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史观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1.阶段特征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略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制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1.阶段特征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略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制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特点。反映出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以及列强瓜分世界的要求。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为实现控制全球的战略,美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Z专题串线(2)全方位认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①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②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840-189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9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