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与思考
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潘新奇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的历史选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浩浩荡荡流淌着绵亘万里的长河。水之灵,地之气,孕育繁衍了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开创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在人类5000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处在同时代各种文明的前列。“汉唐盛世”曾对世界产生过广泛影响;“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然而到了近代,她却衰弱了,成了列强竞相宰割和欺侮的对象。为此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断的奋争与反抗,从“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从“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从从维新变法到君主立宪,从资产阶级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无政府主义思潮到各种理论思潮,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中,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终于迎来了65年前的黎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巨人的声音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荡。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此迈入了一个崭新2的纪元!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那一个人的主观意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实践已经证明和必将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道路。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否认历史。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高明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成是到顶了、不用再发展了的理论,而是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提供了又一些阶段性成果。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同样道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性的、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处于一个历史时3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有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它们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这三个科学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抛弃马克思主义本质,机械地用教条地用某些条文来判定和攻击社会主义过时是荒谬和可笑的,因为任何一种理论和道路都是发展变化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败,说到底还是要靠历史检验。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化,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实际,必须接地气,必须考虑中国的的文化和传统,所谓的社会主义就是区别于其他主义的本质,如果放弃了这个本质,就不能称4之为社会主义。那么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哪些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践当中要处理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也就是如何解决效率和公平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是改革必然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5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6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毋庸讳言政治改革严重滞后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重点是经济领域,这没有错,因为只有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如果上层建筑已经影响到经济发展,就要及时改革。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我理解,上层建筑改革就是硬骨头,不能绕道而行。改革也是革命,革自己命毕竟不容易。“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成立快一个世纪了,建国65年,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指日可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重。教育如何继往开来,走进新时代,值得每一个共产党人进行深入思考。
本文标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0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