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四章-不同人群的营养(2)【婴幼儿、儿童的营养】教案讲稿
皖南医学院教案首页授课时间:2014.10.28教案完成时间:2014.10.26授课名称临床营养学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班授课时间2014.10.28学时2授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教学班学生数29教学目的及任务1.掌握婴幼儿的营养2.熟悉儿童的营养教学内容、步骤及时间分配:第四章不同人群的营养(2)第四节婴幼儿的营养50min第五节儿童的营养30min本单元重点婴幼儿、儿童的营养本单元难点婴幼儿的营养教学方法及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所用教材《临床营养学》第1版主编:姚应水人民军医出版社参考资料《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2版主编:葛可佑教研室审阅意见同意(教案续页)基本内容注解(进展、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四章不同人群的营养第四节婴幼儿的营养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到一周岁是婴儿阶段,一到三周岁为幼儿阶段。①体格发育:体重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3kg,出生后3-4个月可增至出生时2倍,1岁时达到或超过出生时3倍,1岁后增长放缓,2岁时体重12kg左右,3岁在12.6-16.1kg;身高出生时平均50cm,一岁时在75cm左右,1-2岁全年增长10-12cm,2-3岁全年增长6-7cm,三岁在95cm左右。②系统发育:脑和神经系统6月龄时脑重为出生时的2倍(600-700g),1年时脑重900-1000g接近成人的2/3;消化系统婴儿消化器官幼稚,功能不完善,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胃容量出生时30ml出生后十天100ml,六个月200ml。消化酶的分泌及胃肠道蠕动力弱。2、婴幼儿的营养需求能量: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婴儿能量RNI为397kJ/(kg·d),幼儿阶段每日的供给量为4620-5040kJ;蛋白质: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需蛋白质2.0g/kg,牛乳喂养者为3.5g/kg,混合喂养(包括大豆及谷类蛋白)为4.0g/kg;此外,婴幼儿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远高于成年人,同时由于婴儿体内的酶功能尚不完善,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也多于成年人,如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因此母乳是婴幼儿最佳蛋白质来源。脂肪:因为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视网膜、神经和脑的发育对脂类有着更高的需求,尤其是对不饱和脂肪酸和类脂有特别的需要,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幼儿每日所需脂肪应达其摄入总能量的30%-45%,其中必需脂肪酸提供的能量不低于总能的1%-3%。糖类:母乳喂养时其能量供给量的50%来自糖类,对人工和混合喂养的婴儿应注意选择适量和适当种类的糖类。如婴儿食物中含糖类过多,则糖类在肠内经细菌发酵,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矿物质:钙6个月前为300mg/d,6个月后为400mg/d,1-3岁幼儿的钙AI为600mg/d;铁婴儿在4-5个月后需从膳食中补充铁,如强化铁的配方奶、米粉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婴幼儿膳食铁的参考摄入量均为10mg/d;锌0-6个月龄为1.5-3mg/d,6个月龄以上为5-8mg/d,1-3岁为9mg/d;碘0-6个月龄为40µg/d、7-12月龄为50、1-3岁为70。维生素:维生素A1-3岁每日维生素A的AI为500微克视黄醇当50min(教案续页)基本内容注解(进展、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量;维生素D从出生2周到18个月都应添加维生素D;维生素K出生后24小时至3个月最容易发生维生素K摄入不足;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注意补充。3、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肥胖4、婴幼儿的合理营养4.1婴儿的合理营养①纯母乳喂养:蛋白质人乳中以易于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为主,乳清蛋白可促进糖的合成,在胃中遇酸后形成凝块小,利于消化,而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牛乳更适合婴儿;脂肪人乳的脂肪含量和数量都比牛乳多;糖类乳糖是乳中惟一糖类,乳糖不仅提供婴儿一部分能量,而且它在肠道中被乳酸菌利用后产生乳酸;矿物质人乳中电解质比牛乳低,且渗透压更符合婴儿生理需要;维生素注意牛乳中加热破坏的维生素和维生素D缺乏;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因子、激素和生长因子。母乳喂养的优点: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需要,蛋白质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易消化吸收,氨基酸模式更适合,脂肪含丰富EFA,有亚油酸、α-亚麻酸等,卵磷脂、鞘磷脂、牛磺酸利于婴儿大脑发育,碳水化合物含丰富乳糖乳酸,矿物质钙/磷适宜,铁仅够4-6个月,维生素大多数满足婴儿头6个月的需要,VitD难通过乳腺,婴儿2-4周后补VitD+晒太阳;母乳含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加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减少胃肠、呼吸道疾病,抗过敏等;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如子宫、体型等;母乳经济、方便、温度适宜、卫生。②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1、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喂哺母乳,而用牛乳、羊乳及制品、代乳品喂养婴儿。代乳品:(1)牛乳(2)婴儿配方奶粉(3)豆浆;2、混合喂养由于各种原因,采用部分人乳加牛乳或代乳品喂养婴儿的方式。(1)补授法(2)代授法;3.婴儿配方奶粉的基本要求:增加脱盐乳清粉,添加与母乳同型的顺式亚油酸和适量α-亚麻酸,α-乳糖和β-乳糖按4:6的比例添加,脱去牛奶中部分Ca、P、Na盐,K/Na调整至2.5~3.0、Ca/P调整至2,强化维生素A、及适量的其他维生素,强化牛磺酸、核酸、肉碱等,可用大豆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辅食添加:1、重要性补充乳类所含营养素的不足(铁,VC等);满足婴儿对能量和营养素日益增大的需求量;让婴儿适应新食物,达到断乳的目的。2、原则和方法先试一种食物,如无不良反应再添另一(教案续页)基本内容注解(进展、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种;食物量由少到多;食物性状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泥糊逐渐过渡到固体;2周补充鱼肝油,5~6周可添果汁、菜汁;4~5月龄:添加米糊、粥、水果泥、菜泥、肝泥、蛋黄、鱼泥、豆腐及动物血。补铁6~9月龄:添加饼干、面条、面片、全蛋、肉糜;10~12月龄:添加稠粥、烂饭、面包、馒头、饺子、糕点、碎菜、肉末等;避免含盐量或调味品多的膳食。4.2幼儿的合理营养营养素种类齐全、比例和搭配合理;食物加工与烹调合理;合理安排进餐;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当的户外运动;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1-3岁幼儿每日膳食建议:母乳/配方奶300ml~80g蔬菜(绿叶)150~200g谷类100~150g水果150~200g蛋畜禽鱼肉100g烹调油20~25g第五节儿童的营养儿童年龄跨度为3-12岁,分为学龄前儿童(3-6岁)和学龄儿童(7-12岁)。该期生长发育虽不如婴幼儿旺盛,但处于快速发育的过程中,加上此期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活动加强。因此,对营养需求很高。1、儿童的生理特点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强,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因而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消化系统:容易损伤或侵蚀成龋齿,饭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尤为重要;呼吸系统:儿童可以加强呼吸锻炼,使儿童有比较深长的均匀呼吸,以便充分供给身体需要的氧;生殖系统:一般女童10岁、男童12岁之后开始迅速发育。2、儿童的营养需求热能供给:学龄前儿童男:5700-6700kJ/d,女:5400-6300kJ/d;30min(教案续页)基本内容注解(进展、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7-10岁男:7100-8800kJ/d,女:6700-8400kJ/d;10-12岁男:8800-9600kJ/d,女8400-9200kJ/d。蛋白质:我国3-12岁儿童的蛋白质供给量占总能量的12%-14%,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占全天蛋白质来源的30%-40%。糖类:谷类所含有的丰富糖类是其能量的主要来源,为总能量的50%-60%,但不宜用过多的糖和甜食,而应以含有复杂糖类的谷类为主,适量的膳食纤维摄入。脂肪:儿童膳食中脂肪占总能量的30%-35%。维生素和无机盐:①维生素A维生素A推荐供应量为400µg/d,5岁以上约800µg/d;②维生素D与钙长期缺乏钙与维生素D会使儿童的骨骼和牙矿物化异常,严重者会形成“佝偻病”,因此可适当给予鱼肝油或其他维生素D制剂。一般应摄入300-400U/d或多晒太阳。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钙供给量3岁为350mg/d,4-6岁为450mg/d,6-10岁为800mg/d,10-12岁为1000mg/d。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想的钙来源。③维生素C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水果蔬菜,我国推荐供给量3岁为60mg/d,4-6岁为70mg/d,7-12岁为80mg/d。④B族维生素挑食、偏食行为更易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应尽量选用动物肝肾等内脏,乳类、蛋类、豆类及新鲜绿叶蔬菜等。⑤铁和铜铁的建议供给量7-9岁为12mg/d,10-12岁男童16mg/d,女童18mg/d。⑥锌含锌丰富的食品如牡蛎或畜禽肉、肝及蛋类等食品,锌缺乏的儿童常出现味觉下降、厌食甚至异食癖,嗜睡、夜盲、面色苍白,免疫功能低下等。⑦碘学龄前90µg/d,学龄期120µg/d。膳食纤维:其适宜摄入量建议为年龄加上5g。3、儿童常见的营养问题营养不良肥胖缺铁性贫血近视、弱视儿童龋病4、儿童的合理营养和膳食指南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③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④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⑤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保证正常体重增长⑥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体重正常增长⑦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⑧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小结本部分主要采用了讲授的教学方法介绍了婴幼儿的营养、儿童的营养。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婴幼儿的营养。教学中着重运用了图片,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复习思考题或作业题1、婴幼儿的合理营养包括哪些方面?2、儿童包括几个时期?合理营养包括哪些方面?教学效果与分析装订线
本文标题:第四章-不同人群的营养(2)【婴幼儿、儿童的营养】教案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2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