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第七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1830年: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值得关注的时间点雨果的戏剧《欧那尼》的上演,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斯丹达尔的《红与黑》的出版,意味着批判现实主义的诞生▲19世纪30年代,正值浪漫主义方兴未艾之际,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现实主义——在法、英等国迅速崛起,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欧那尼》首演场面LeRougeetleNoir(TheRedandtheBlack)byStendhal(Marie-HenriBeyle,1783~1842)二、作为创作手法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一词首次公开使用是1835年,它被作为一种美学表述方式,指称伦勃朗绘画的“人的真实”,反对新古典主义画派“诗的理想”。1856年杜朗蒂主编的杂志《现实主义》创刊号将之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术语献诸公众。艺术是对理想和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现,主张用夸张的语汇、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非凡的人物,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情怀。追求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客观性、真实性。作为创作手法,现实主义常常与浪漫主义并举。两者相伴而生,对立依存。差别:重再现,还是重表现Realism:amodeofwritingthatgivestheimpressionofrecordingorreflectingfaithfullyanactualwayoflife.Producealifelikeillusionofsome“real”worldoutsidethetext.雷纳·韦勒克(RenéWellek,1903-1995)《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三、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指19世纪30年代继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出现于欧美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青年作家谈话》最先出现在西欧(法国、英国)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文坛上开始出现各种新兴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代才结束。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矛盾更加尖锐化;社会风气、思想意识随之转变;科学、哲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文学基础:是以前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也吸收了浪漫主义作家的写作经验;2、基本特征(一)真实性。(1)客观性:现实主义是追求再现的艺术;作家应“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要求细节的真实;(2)历史性:把文学作为研究社会的工具,把叙写时代的风俗、呈现历史发展规律作为创作理想;(1)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同情弱小、鞭笞强权、倡导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理性王国”;(2)阶级性带来的局限性:批判的不彻底性;(二)批判性。(三)典型性“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贴近生活:描写普通人的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命运人物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个人英雄”、“忏悔贵族”、“多余人”、“小人物”分别是各自时代社会的产物,是某种时代精神的体现者,生动准确地反映了一定社会、时代和阶级的本质特征。3、发展概况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以1871年巴黎公社为界,分为前期——产生、发展并迅速达到极盛的时期;后期——衰落期,批判锐气大减,流于单纯追求细节真实的倾向,发展到极端就兴起了自然主义,同时,反现实主义的现代派也开始萌芽。前期以法、英两国为中心,后期中心在俄国、北欧、美国等地;俄国现实主义在前期的后半段迅速崛起,到后期西欧现实主义走向衰落时,俄国则发展到高峰。作为文学运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方面;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主要集中在法、英、俄三国;(1)30-40年代,产生、发展、中心在法国。代表:司汤达、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2)50-60年代,英国文学成为主流。代表:狄更斯、夏洛蒂·勃朗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福楼拜;果戈理、屠格涅夫);(3)70年代以后,中心在俄国。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其他作家:北欧:易卜生、安徒生;美国:马克·吐温;英国:哈代;法国:左拉、莫泊桑、都德四、19世纪其他文学流派1、自然主义:龚古尔兄弟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萌芽》2、唯美主义[英]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美]爱伦·坡3、早期象征主义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先驱诗集《恶之花》(1861)魏尔仑兰波马拉美《牧神的午后》参考书目(一):文学史类:杨周翰等主编:《欧洲文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李明滨主编:《世界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李赋宁总主编,彭克巽主编:《欧洲文学史(第2卷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参考书目(二)研究类:达米安·格兰特著,周发祥译:《现实主义》。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年。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王道乾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蒋承勇著:《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郭树文:《批判现实主义质疑》,《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和青年作家谈话》《苏联的文学》在西欧资产阶级文学中还必须区分出两派作家:一派是赞扬和娱乐自己的阶级的……另一派为数不多,只有几十个,是批判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伟大的创造者。他们都是自己阶级的叛逆者,自己阶级的“浪子”,被资产阶级毁灭了的贵族,或者是从自己阶级的窒人的氛围里突破出来了的小资产阶级子弟,这一派欧洲文学家的著作对于我们有着双重的、无可争辩的价值。第一,是技术上的模范的文学作品;第二,是说明资产阶级的发展和瓦解的过程的文献……批判的现实主义是作为“多余的人”的个人创作而产生的,这些人不能为生活而斗争,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地位……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奠基人是司汤达、巴尔扎克。法国现实主义由浪漫主义转变而来,又向前发展为自然主义,因此,在法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到了福楼拜时代,现实主义正式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成为一种自觉的运动。1、从经济关系入手描写社会,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2、揭露了金钱的罪恶。3、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直接继续了18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菲尔丁和19世纪初的女作家奥斯丁对19世纪作家产生了影响。1、关怀小人物命运,善写小人物的生活史,歌颂小人物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2、人道主义精神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最先接触劳资矛盾题材。3、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19世纪60年代前,处于封建专制的农奴制时代,1861年沙皇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后,封建势力仍很强大。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是在解放运动中形成并达到繁荣的,矛头指向专制农奴制及其残余。以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制定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深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具有明确的社会性和目的性。其发展有自己一定的独立性,结合农奴解放运动,塑造小人物、多余人和新人形象,普遍重视社会历史场面,细致地刻划人物内心活动与人物复杂心理的描写,多采用传统的讽刺手法,民族气息浓郁。
本文标题: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3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