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3第十三章 国外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外部资源与经济发展本章主要内容•国外资源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外援•外债及外债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外国直接投资及对其的干预第一节国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钱纳里以前的理论•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三缺口”和“四缺口”理论一、钱纳里以前的理论•哈罗德在阐述经济增长时指出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理想的经济增长率时,应利用外资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罗斯托也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可以利用外资来使投资率达到10%以上,满足经济起飞的条件•纳克斯也指出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利用外资加快资本形成是重要途径二、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主要思想•基本方程式•两个缺口的调整与平衡•两缺口分析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缺陷(一)主要思想•1966年,钱纳里和斯特劳特在《外援与经济增长》一文中提出了“两缺口(Two-gap)模型”,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利用外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思想就是发展中国家国内有效供给与资源计划需求之间存在缺口,即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而利用外资是填补这两个缺口的有效手段(二)基本方程式•在假设G=T的情况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用支出法表示为:Y=C+I+(X-M)•国民收入用收入法表示为:Y=C+S•于是:I-S=M-X•这就是两缺口模型的基本方程式•I-S是储蓄少于投资的部分,被称为储蓄缺口•M-X是出口少于进口的部分,被称为外汇缺口(注意:上述国民收入恒等式中的相等关系是事后的相等,事前不一定相等)•两缺口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资源超过了它实际拥有的资源,出现了发展瓶颈(三)两个缺口的调整与平衡•调整的必要性•消极的调整•积极的调整•积极调整的三阶段调整的必要性•正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发生在事后一样,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均衡也是事后的均衡•在事前,决定两缺口的四要素都是独立变动的,储蓄缺口不一定等于外汇缺口•要使两缺口平衡,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消极的调整•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I-SM-X),减少国内投资或增加国内储蓄•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I-SM-X),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但增加储蓄或出口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减少投资或进口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积极的调整•利用外资,使两个缺口在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下达到均衡•如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借款•再比如,一笔外资以机器设备的形式被捐赠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不仅能缩减两缺口,还能提高经济增长率•钱纳里的实证研究发现利用外资来促进经济发展会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弥补投资能力(吸收能力)的不足(解决技术约束)–第二阶段:弥补储蓄缺口(克服储蓄约束)–第三阶段:弥补外汇缺口(克服外贸约束)•实际情况是这些缺口经常同时存在。(四)两缺口分析的理论和政策意义•1.两缺口分析强调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国内资源不足、经济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积极利用外部资源是克服储蓄和外汇约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2.两缺口分析说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的必要性和政府调节的重要性。•3.两缺口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4.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国家应调节引进外资的活动,制定相应的引进外资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节外资的流向和结构,以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应当尽快进行经济改革,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五)缺陷•没有强调一个国家的借债能力和偿债能力•过分强调了资本形成的作用,忽略其他发展要素的相互作用。•没有看到利用外部资源失控也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两缺口分析使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虽然可以说明从国外引进资源的总量,但对国内所需追加资源的结构缺乏具体分析,因而无法说明所需的特殊资源量。对外资的流向也没有作更多说明。三、“三缺口”和“四缺口”理论•“三缺口”模型•“四缺口”模型(一)“三缺口”模型•两缺口模型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三个主要约束:技术、储蓄、外贸。钱纳里主要考察后两个阶段与外资利用的关系,提出了“两缺口”模型•赫尔希曼等认为还有第三个缺口,即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的缺口,也必须引进外部资源来填补•具体策略:实行“一揽子”计划,注意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的配套引进(二)“四缺口”模型•再加一个税收缺口,即实际税收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差额•弥补税收缺口也离不开外部资源第二节外援、外债与外国直接投资•外援•外债•外国直接投资一、外援•什么是外援•外援的起源和现状•对外援作用的评价(一)什么是外援•外援的定义•外援的特点•外援的种类•外援的形式•外援的动机1、外援的定义•国外援助,简称外援,是指为了减少贫困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货币和实物的形式,把资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一切发展援助和优惠贷款2、外援的特点•非商业性•具有一定的让与条件,–或不需要偿还,或贷款有优惠条件–无息或低息–偿还期长3、外援的种类•按援助主体的数目可以分为双边援助和多边援助•按援助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官方援助与非官方援助•按援助的具体方式最常见的是项目援助与计划援助4、外援的形式•形式多样•大类可以分为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5、外援的动机•人道主义•宗教信仰、人文关怀等•政治、军事动机•历史动机•经济动机(二)外援的起源和现状•外援的起源•主要援助国家•主要的外援接受国•多边外援1、外援的起源•1947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后,国际经济援助重点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一些国际发展援助机构也相继建立•1960s,希腊、以色列、台湾等有效利用外援取得了经济增长和发展2、主要援助国家•外援总额•主要援助国家•发展趋势外援总额•总量增长,但1990s后增速减缓•1950-1955,官方援助总计19.5亿美元•1992年达到608亿美元•1995年达到694亿美元主要援助国家•主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它们成立了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DAC•1995年官方外援694亿美元中,DAC国家占600亿,其中400亿是捐赠•1995年提供外援绝对数最多的是日本,144.89亿美元,其次是法国,84.43亿美元,德国第三,美国第四,73.67亿美元•1995年提供外援占GNP比重最高的是丹麦,0.96%,其次是挪威,0.87%,荷兰第三(0.81%),美国最低,0.10%发展趋势•1990s以后,外援的相对数不断下降,以DAC国家为例,1984年外援平均占GNP的0.34%,但到1995年只占0.27%(原因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及相应的保守主义抬头有关)•外援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中所占比重也从52%下降到13%3、主要的外援接受国•1995年外援的主要流向•最大的外援接受国•外援接受国的洲际分布1995年外援的主要流向•50%流向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35%流向了亚洲国家•其余的流向了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的发展中国家国家•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外援,数额从5000到1.45亿不等最大的外援接受国•获外援绝对数最多的是印度,1.45亿美元•外援占GNP比重最高的是莫桑比克,占101%,其次是卢旺达,占95.9%,超过30%的国家还有布隆迪、马拉维、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海地、尼加拉瓜等外援接受国的洲际分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平均外援占GNP的比重是16.3%,其次是南亚国家,平均1.9%,第三是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国家,平均1.7%,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国家平均1.1%,欧洲与中亚国家平均0.9%,中东与北非国家因石油输出基本不接受外援,并且OPEC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贷款4、多边外援•1995年,多边外援总支出240亿美元,其中200亿是优惠贷款•主要机构是世界银行及其两个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IDA)和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主要的几个地区开发银行,如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IDA、世界银行介绍国际开发协会(IDA)•最主要的优惠多边援助的提供者,贷款利率低,偿还期长•1960年以来,它已向9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总计超过10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世界银行外援支持重点的改变•早期和1960s支持重点是电力、运输、港口、电信、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1960s后期和1970s开始在农业和帮助城乡穷人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目前,世界银行的优惠贷款主要用于农业、教育、健康和人口控制计划1.一种看法认为发展援助向发展中国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缓解了它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变革和经济发展。2.另一种针锋相对的看法认为,援助没有促进更快的增长,实际上可能阻碍了经济发展。因为援助替代而不是补充国内储蓄和投资,特别是援助与援助国出口联系在一起,使受援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三)发展援助的作用评价二、外债•什么是外债•发展中国家外债的现状•外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发展中国家预防债务危机(一)什么是外债•外债的定义•外债的种类•关于外债的几个相关概念1、外债的定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IMF等的定义,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期,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负债•严格的说,国际援助中需要还本付息的部分也属于外债2、外债的种类•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外国政府外债(公共外债)、私人外债和国际金融组织外债3、关于衡量外债规模的几个相关概念•偿债率:外债当年还本付息额与出口收入的比重,表明一国的还款能力。(20%)•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出口收入的比重。表明一国的负债能力和风险程度。(100%)•经济债务率:债务余额与当年GNP之比,表明外资的利用效率。(30%)•偿债比率: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还本付息的债务量与其债务总量的比率。(警戒线为25%)•外资利用效率:指单位外资所带来的GNP的增加值。(二)发展中国家外债的现状•总体增长迅速•各国外债分布不均1、总体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总体债务情况198019901995总债务(10亿美元)57312801940债务/GDP(%)284240债务/出口(%)131177151利息支出(10亿美元)476387偿债比率(%)21.120.017.02、各国外债分布不均•1995年,外债规模最大的8个国家是墨西哥(1657亿美元),巴西(1591亿),中国(1180.9亿),印度尼西亚(1078.3亿),中非(937.6亿),阿根廷(897亿),土耳其(735.9亿),泰国(567.9亿),占当年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19400亿的44.6%•而1982年,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和韩国5个最大的债务国就占了发展中国家总债务的53%(三)外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双刃剑”作用•促进作用•副作用•债务危机1、促进作用•弥补两缺口•有利于资本的有效配置2、副作用•如果外债的增长没有带来现实的经济增长,债务负担将加重•债务负担加重将引发国际收支逆差,外汇短缺,进出口进一步失调,投资下降,经济增长减速,人均收入和福利下降,影响进一步借款的信誉,甚至不能借新债还旧债•债务危机,易使国内宏观经济不稳定3、债务危机•起因•典型案例•后果债务危机的起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失控,结构不合理,利用外资效率低•全球经济衰退,美元升值–全球利率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资本外逃严重,外汇储备枯竭债务危机的典型案例•1982年8月,墨西哥成为第一个中止向私人银行系统和贷款国偿还到期债务的国家•1987年巴西成为第一个中止向所有国外债权人支付利息的国家•1990s俄罗斯也发生了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连锁反应债务危机的后果•发达国家向这些国家的商业性贷款完全停止,官方援助大量下降•发展中国家资金流入下降•外汇缺口、储蓄缺口上升,投资下降•靠外债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国家发生饥荒,死亡率上升•拉丁美洲经济增长率和工业增长率大幅下降,1980s被称为“失去的10年”(四)发展中国家预防债务危机•控制外债规模•优化外债结构•提高外债的利用效率控制外债规模•建立全国性的外债统计和预警系统,做到不遗漏、早发现、早控制•将偿债率(20%)、债务率(100%)、经济债务率(30%)等指标控制在安全线以内优
本文标题:13第十三章 国外资源与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