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企业集团治理的两个模型和一个过程
企业集团治理的两个模型和一个过程作者:杨和雄,Yanghe-xiong作者单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财务部,广东,深圳,518031刊名:南京审计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NANJINGAUDITUNIVERSITY年,卷(期):2006,3(2)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8条)1.李维安公司治理20022.KennethNDCorporategovernance:theothersideofthecoin1984(1)3.席酉民企业集团治理20024.JensenMC.MecklingWH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andownershipstructure1976(10)5.刘磊.刘益.黄燕国有股比例、经营者选择及冗员间关系的经验证据与国有企业的治理失效[期刊论文]-管理世界2004(6)6.梅慎实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运作论20027.陆一寻找平衡的公司治理--2004版《OECD公司治理准则》解析[期刊论文]-中国企业家2004(10)8.熊道伟现代企业控制权研究2004相似文献(4条)1.学位论文李鑫企业集团治理问题研究2005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形态也出现了向更高级推进的趋势,诸如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网络、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中间组织形态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治理边界出现扩大化和模糊化的倾向,已超出公司法人边界的范畴,并延伸到公司实际能够实施控制的范围。集团化运营是现代大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通常企业会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扩大业务规模,而子公司的设立不仅意味着组织机构的扩大,也是公司治理架构的延伸。企业集团化的深入,就需要解决因企业集团的复杂性而带来的治理问题,这使得企业集团治理不仅要研究单个企业内的责权利配置问题,而且必须要研究集团中各企业尤其是母子公司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文章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相统一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集团运作中治理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阐释了企业集团运作中治理对管理的驾御和管理对治理意图的贯彻。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个企业集团治理研究的基础框架,分析了集团治理的主体与客体,界定了“企业集团治理”的内涵,明确了集团治理的目标。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确立了企业集团的治理边界;从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对企业集团治理与单体企业公司治理进行了比较,阐明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指出母子公司治理架构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组织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在引入电子投票制度、股东诉讼制度、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战略联盟伙伴关系管理、关系资本等前沿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的三方面内容: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机制、子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机制、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治理手段和治理环境等方面,对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的企业集团治理特点分别进行了介绍,将企业集团治理模式总结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治理模式、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法人导向型治理模式和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导向型治理模式。通过对各种集团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集团治理机制富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和启示。转轨经济中的中国企业集团不仅存在着母子公司治理不规范、成员企业之间缺乏协同、集权与分权极端化等共性问题,而且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治理特征,如联结纽带薄弱、不正当关联交易严重、“外部治理内部化、内部治理外部化”等,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构筑并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集团治理机制,以实现企业集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从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看,完善集团治理机制的当务之急是,合理选择集权与分权体制以优化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机制,对恶意经营行为进行治理以优化子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机制,建立网络化协作体系以优化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2.期刊论文杨和熊企业集团治理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6(14)一、引言公司治理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伯利和米恩斯发表的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与现代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几次高潮.在当代,随着企业集团作为企业组织的高级发展形式而出现,并日益成为经济主导甚至主宰,其内部多法人的组织结构和复杂的权责关系,给公司治理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本文将通过透析企业集团治理与管理的各项实践与理论,来建立子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模型,从而揭示出企业集团管理向治理转化、治理向管理渗透的过程,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企业集团治理本质上是一个使集团管理成本与治理成本总和最小化的过程.3.期刊论文孙班军.朱燕空.薛永基.SUNBan-jun.ZHUYan-kong.XUEYong-ji企业集团董事会绩效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商业研究2006(16)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能够对董事会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估是有效公司治理的重要标志.随着公司治理的边界由单个企业扩展到企业集团,对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研究越来重要,鉴于国内外对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研究不是很多,对集团公司董事会绩效进行评估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有必要结合集团公司的特点和平衡记分卡这一优良绩效评估工具,建立集团公司董事会绩效评估体系.4.学位论文孟执芳企业集团治理研究2008企业集团与公司治理都是近年来各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将公司治理和企业集团这两个热点问题联系到一起,对“企业集团治理”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为解决我国企业集团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治理与管理的统一出发,通过对比单体公司与企业集团在治理的目标、治理主体与客体等方面的异同,提出了关于企业集团治理的基本框架构想:集团各公司的内部治理,包括集团公司(母公司)的治理和集团内各级子公司的治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子公司及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保护;关联公司间的有效协作。集团母公司的治理和子公司的治理,主要是在公司内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控制有行政管理型、治理型和自主管理型三种模式,不同控制模式有与之相匹配的控制手段;子公司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要求企业集团中的控股股东(母公司)承担诚信义务、赋予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以特定形式的诉权、通过立法调控、制定关联交易规则等,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行为和债务承担责任以保护子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等等。将理论分析应用于我国企业集团治理的实践,探讨了我国企业集团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企业集团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尚未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存在股权结构单一,出资人不到位,内部人控制严重,在董事会结构和运作方面还很不规范,监事会监督乏力,集团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明显的行政化等诸多问题;母子公司控制机制不完善,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在资金、人事、技术等多方面对成员企业进行控制,各子公司的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无法制衡母公司的控制: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足,中小股东基本无法充分获得公司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基本没有实施关联交易的大股东回避制制度;关联企业缺乏整体协同效应,等等。提出解决我国企业集团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构建完善的企业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构建中小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机制;优化企业集团的协同治理。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10年5月10日
本文标题:企业集团治理的两个模型和一个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