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定义:历史上⼈们对于翻译的定义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对这三个阶段进⾏了研究:1)传统语⽂学研究阶段:借助实际经验来理解翻译,对于翻译的定义往往是⽐喻式的。例如: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2)现代语⾔学研究阶段:将⽬光集中在语⾔的对等上。例如: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本材料的替代,奈达认为翻译是原语信息的在现;3)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研究翻译的教的变得多元,从⽂化、社会、符号、⼼理学等多个⾓度对翻译做定义;由于翻译时⼀项极其复杂的活动,通过对翻译本质特征的简要归纳,尝试作出如下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段,意义再⽣为任务的⼀项跨⽂化交际活动。•翻译活动翻译活动不是⼀种置⾝于时空之外的静态活动,它是翻译主体在⼀定历史条件和⽂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转换⽽进⾏的⼀种⽬的⼗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对内部进⾏纵向的思考和探讨——语⾔:三个层次1)思维:根本上翻译活动赖以进⾏的基础是全⼈类具有思维活动的事实,⼈类思维的共性构成了翻译的思维层次;2)语义:思维的实现需要语⾔,以达到传情达意的⽬的,⽤⼀种语⾔符号传达另⼀种语⾔符号的意义,构成了翻译的语义层次;3)美学:语⾔除传情达意之外,还具有审美功能,尤其是⽂学语⽂,更⾼层次的要求。对外部进⾏横向的思考和探索——⽂化:三个层⾯1)意愿:翻译活动具有⽬的性,它总与某种政治、宗教、经济或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因⽽翻译⽬的影响到了作品选择、翻译⽴场和翻译⽅法;2)现实:不同国家民族在语⾔、⽂学、⽂化、⼼理⽅⾯存在差异,阻碍翻译活动的顺利进⾏,促进⼈们对翻译可⾏性的思考;3)道德:翻译主体——译者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法从⼼所欲;对翻译的评价也⽆法摆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之⼀的道德的约束;•翻译的特性:1)社会性:翻译活动存在是因为⼈之间的交流需要,⼈与⼈之间的交流所形成的关系具有社会性;2)⽂化性:翻译的本质作⽤——克服语⾔障碍的精神沟通,通过⽂化层⾯的交流得到;翻译活动也收⽂化语境的影响;翻译的实际操作——语⾔转换,不能不考虑⽂化因素;3)符号转换性:巴斯奈特》翻译是⼀种语⾔⾏为,本质上属于符号学范畴,翻译活动⾸先体现在符号的转换层⾯;4)创造性:翻译的全过程是参与原⽂创造的能动的过程——语⾔结构重建、⽂化语境重建、新的读者和解读;5)历史性:翻译随着历史发展不断丰富着内涵和形式;翻译能⼒随历史发展——新的翻译可⾏性;翻译⽆定本——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以及不断超越局限不断突破的必要性;⼆、翻译的过程•中西翻译简史:1)西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古罗马对希腊作品的译介/⽤拉丁语翻译改编希腊作品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圣经的翻译⽤拉丁语翻译圣经中世纪中期/典籍的翻译/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欧洲⽂艺复兴运动时期/翻译活动深⼊到思想、政治、宗教、哲学、⽂学各领域/民族语⾔的地位⽂艺复兴后/翻译古典著作和近现代作品/⼆战后⾄今/机器翻译/翻译的规模范围形式都⼤变2)中东汉到宋/佛经翻译明末清初/西学翻译鸦⽚战争到清末/西学翻译改⾰开放⾄今/⼤规模的翻译活动•中西传统翻译观:1)西译者理解作品意思译者掌握两种语⾔译者不屈从逐字翻译译者遵守约定俗成的译法译者注意表达和谐、措辞连贯、衔接紧密,语⾔优美、赏⼼悦⽿缺点:未提及忠实——“信”的程度2)中译者的道德修养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主义的语⾔观倾向于⽂学翻译的艺术性理论基础——哲学和美学•翻译活动的丰富性:翻译类型多样性:雅各布森将翻译分为三类:语内、语际、符际翻译过程多样性:翻译形态多样》合作翻译、独⾃翻译、传教⼠翻译活动;⽂本形态多样性》1920前后译作的规范;翻译策略多样性》直译/意译、忠实/再创造翻译结果多样性:变译现象(翻译变体)•翻译的过程:指翻译的动态意义,有⼴义和狭义之分。1)狭义:译者对于具体问的转换活动过程,即⽂本由出发语向⽬的语转换的过程》译者的理解和再表达;2)⼴义:不仅仅是⼀个简单的语⾔转换过程,⾊剂到⽂本选择、研究、理解、阐释、⽣成和接受等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翻译过程是译者主体性投⼊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1)理解和阐释的客观性:哲学阐释学》海德格尔》阐释者的现有、先见和先掌握2)阐释活动的历史性:就具体译者⽽⾔:处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翻译某个⽂本,其视域和能⼒时刻受到各种限制,其对语⽂本的理解不仅限于对语⾔的理解——随时变化的知识显⽰出他的历史性就语⾔⽽⾔:语⾔以公共有效性为前提,相⽐个⼈⾔语,具有暂时稳定的特性,但语⾔在演进,时间和距离让不断演进的原因产⽣了或⼤或⼩的差异;就整个⼈类历史⽽⾔:阐释活动是历史的额、发展的。单个译者的阐述不可避免有缺陷;翻译能⼒随历史发展——新的翻译可⾏性•复译现象产⽣的原因:拓展⽂本的⽣命——时间延续、空间拓展——语⾔问题凸显1)语内翻译:时间上的差距;2)语际翻译:时间、空间、⽂化语境的差距;随时间推移,⽂化改变发展,旧译本在新⽂化中显得落后陈旧,体现在两个层⾯:1)理解层⾯:不可译因素在新环境下可能变得可译;2)表达层⾯:旧译本的语⾔变得不可理解甚⾄不可接受;以上原因召唤复译的产⽣,推动⽂本⽣命延续,传播空间拓展。•何为翻译定本:含有三层意思:1)理解和表达⽅⾯:尽善尽美、⽆理解错误、⽆阐释空⽩、形神俱似2)超越时间的不朽之意3)理想的范本:再现原⽂的艺术价值——神韵•定本不存在的原因:理论:⽅平》译者——创造性劳动艺术,只能接近不能完全复制原作;费沃季奇卡》不同读者审的美评价的尺度不稳定;奈达》时代语⾔⽂化的变化导致任何译作都不可能拥有永久的⽣命⼒——译作的寿命50年;1.翻译什么•翻译什么(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奈达:翻译,即译意。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意义是翻译活动致⼒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和根本。•传统语⾔意义观及其影响:语⾔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符号的差异。语⾔符号联接事物和名称,名称虽变,但事物不变,故A语⾔的符号转换成B语⾔的符号即可完成翻译。故翻译可⾏且⼗分容易。受此语⾔意义观的影响,长久以来,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法被推崇,认为是对原⽂忠实的根本保证。1)索绪尔的意义观:能指/所指语⾔符号联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是概念和⾳响形象(能指和所指)——⾳响形象⾮物质的声⾳,⽽是该声⾳的⼼理印记。语⾔符号是⼀种两⾯的⼼理实体,这两⾯中的任何⼀⾯都⽆法脱离另⼀⾯独⽴存在。能指:符号中表达形⾳的部分;所指:该符号表达的意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内在、必然的联系,是集体的习惯约定俗成的、强制性地将符号的两个⽅⾯拉在了⼀起,故⽽指称和指称代指的概念之间⽆法单纯画上等号——能指的变化可能带来所指涵义的变化——翻译的语⾔转换过程⽆法做到毫⽆差错。•索绪尔的语⾔意义观对翻译理论的指导意义:1)差别构成意义:从词这⼀层次加以分析,阐明了要区别词与词,不关注其声⾳本⾝,⽽关注发⾳的差别;2)在系统中区分差别,确定价值或意义:把语⾔看做系统,词义在于差别,差别只有在整个语义系统中才能确定;3)意义依存于价值,又不同于价值:词的意义可能相同,但却可能没有相同的价值,这⼀道理的揭⽰对翻译理论与时间具有重⼤意义。•索绪尔的语⾔意义观对翻译理论的影响:体现在三个⽅⾯:1)有助于克服传统翻译观,不再翻译当成简单的语⾔符号转换,⽽是注意到这⼀事实——词的任务不在于表现预先规定的概念;2)在系统中去认识差别,确定词义与价值,有助于在翻译实践中树⽴整体和语境的观念——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别语义。3)将意义与价值做区别——我们认识到表达同⼀概念的词可能有不同的概念和价值为我们从新的⾓度探索语⾔和意义打开了⼀扇⼤门2)意义的确定性和唯⼀性索绪尔对语⾔进⾏科学的研究之前,⼈们认为“有现成的先于词⽽存在的概念”,任何语⾔⽂字表述的背后都有意义在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希望蕴含在原⽂中的意义是⼀种客观的存在。塞尔登指出:意义在词中呈现。⽂本被视作具有神性表达的权威,因此只能有⼀个真正的意义;上帝的词语中不存在任何奇异或不确定性。基于以上观念,认为意义在词中,且只有⼀个真正的意义,只要译词,意义便得到体现,词对词的翻译便成了忠实原⽂最可靠的保证了——唯⼀⽽恒定的意义观。20世纪,唯⼀恒定的意义观受到质疑。格莱斯:意向论。认为词句的意义既包含词语的意义又包含⾔者的意向,意义分⾃然意义(不含⼈意向)和⾮⾃然意义(含⼈意向)。斯特劳森:词义不等于该词的指称,意义取决于使⽤它们并受到制约的约定性,因此意义寓于功能,功能使意义得以发挥。后结构主义对意义的认识更激进。意义不是静态的产⽣于抽象的结构之上,⽽是动态的产⽣于符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也就是说,⽂本的意义并不是预先存在的,⽽是产⽣于⽂本能指的不同层次的相互作⽤。罗兰巴特:意义的产⽣需要主体的参与,因此⽂本不再被视作静⽌的产物,⽽是活跃的客体——意义动态的产⽣于多元主体之间,主体与⽂本语⾔之间的交锋之中。德⾥达:意义不确定(书写⽂字中,能指所指存在时空概念上的延异,使得意义的所指处于不断发展的不稳定状态——意义的确定性被消除)和播撒论(意义在于不断播撒——书写阅读时致⼒于产⽣⽆限的语义结果)•意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的分歧原因:语⾳中⼼主义——意义的确定性不存在纯粹的语⾳⽂字——意义的不确定性•意义客观性的质疑:意义客观性观念:语⾔是容器,意义是容器⾥的内容,且是可观的存在,译者在翻译时⼒戒注⼊主观因素,以保证原⽂的客观性。这种观念产⽣的原因有⼆:1)将语⾔、现实与思维视为同⼀结构的语⾔观,这种同⼀性赋予了意义的纯客观存在基础2)语⾔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过程中,词典必不可少——显⽰了⼀种意义明确且限定的假象但其实,⽂本作为客观存在,其意义是否也客观存在?两个⽅⾯思考:1)实践。对于不同译本的翻译批评发现存在差异的译⽂不能完全以原⽂为依据进⾏批评,这⼀现象对意义的的纯客观性提出质疑;2)理论。⾄今理论研究可以说明:词语的意义在历史⽂化的发展中不断变化;斯特劳森》语句的意义虽然由⽐较稳定的概念规定⽀撑,但⾔者的参与赋予语句新的意义;福莱格》意义与指称不等同——意义是观念性的,所指还要把握现实;4)赫施》⽂学作品存在某种可观的意义,但是读者解读意义——意味,故保证意义解读客观性有效性的同时也给解释者的主观性打开了合理的空间;⽂本的意义不是容器⾥的内容,在于读者的阅读反应——意义依赖于主体的发现。综上,纯客观理论上站不住脚。•结构主义意义观的利与弊:利:帮助打破结构主义留给我们的唯科学主义思想桎梏,使翻译研究出现多元丰富的局⾯;弊:导致⼈们对翻译错误的理解——认为⼀切翻译都是不可⾏的,导致虚⽆主义;产⽣⽆政府主义——让翻译研究变得毫⽆意义⽽⾛向消解;是翻译实践⽆规律可循⽽变得混乱;•不同意义分类对翻译的启⽰:不同分类有共同点:1)明确注意区分语⾔和⾔语。索绪尔语⾔和⾔语的区分:语⾔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意义相对稳定;⾔语是具体使⽤中的语⾔,意义较为活跃,处于动态之中。翻译时译者应关注语⾔特征和⾔语特征;2)重视上下⽂和语境。语义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语⾔使⽤中,词句段章的意义离不开其与整体的关系,故意义分类离不开上下⽂和语境这两个因素;翻译过程中,要把握和再现原⽂意义,离不开对上下⽂、语境的具体分析;3)重视发讯忍、收讯⼈和语符之间呈现的各种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意义和种类是动态意义分类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意义具有主观性——译⽂时原作者和译者合作的产物,故原作者的因素需要考虑,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体现;•意义再⽣的探讨可能:交流的社会性》实践:交流的可能性建⽴在交流的社会性之上;理论:交流活动的不断探索为翻译活动的可信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3)⽤法即意义:使⽤过程词语的意义不给定,不恒定。词义与使⽤环境、使⽤者紧密相连》词义随历史发展;⼈们在不同环境中赋予词鲜活的⽣命、新的意义;词义在交流中再⽣,要在语境中加以理解》意义的理解依赖其使⽤环境和各种因素;不可能:语义含混和多义性;语义不⾜和过剩•意义再⽣的原则:1)去字梏。译者打破流⾏翻译观,树⽴正确的意义观,改除逐字对
本文标题:翻译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7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