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
你认识这两张图片上的物品吗,请说说看?1892年,著名的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盐城第一初级中学历史教研组宋从兵学习目标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自学导航1、张謇创建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的背景、口号、目的和结局?2、阅读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张謇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3、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原因。4、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部门?5、讲述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一、状元实业家张謇(jiǎn)张謇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1、张謇为什么要从事实业?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张謇《大生纱厂厂约》“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约。……果如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2、张謇创办的事业:父实业母教育实业文化教育大生纱厂通州师范广生油厂纺织、农业和医校垦牧公司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轮船公司等剧场、公园、医院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190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对于张謇创办实业,你有什么感受吗?一、状元实业家张謇由张謇创办实业感受到: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不惧世俗的勇气,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身为状元和翰林院修撰的张謇能“舍本逐末”,确实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他能创办大生纱厂并使之自成系统,这在当时也属于不多见的情况。有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他看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以实业所得办教育。他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创办了近代一系列学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看下面一组材料,思考:从大生厂发展的一波三折,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一)大生纱厂到1899年5月建成时,有原始资本四十四万五千一百两,纱锭二万零四百枚。1904年,增加资本六十三万两,增加纱锭二万零四百枚。1907年,在崇明久隆镇办了大生二厂,资本一百万两,纱锭二万六千枚。从1899年到1913年大生共获利(净利)约五百四十万两;发展为拥有资本二百万两和纱锭六万七千枚的大厂;是“欧战以前华资纱厂中惟一成功的厂”。(二)到1924年大生副厂建成时,大生已发展为四个纺织厂,资本增加到九百万两;纱锭十五万五千枚,约占当时全国华资纱厂总锭数7%强;布机一千五百八十余台。在盐垦方面,先后在苏北沿海一带开办了二十个盐垦公司,计圈地四百十三万五千亩(已垦地九十八万亩),资本估计约为二千万元。根据1921年一个调查材料,张謇所经营的企业的总资本约为三千四百万元。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景并不长。1920~1922年各盐垦公司连续遭灾,使主要投资者大生纱厂负债愈重。加之军阀连年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压迫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到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为了争取企业的生存,张謇一再呼吁取消不平等条约,要求国际税法平等,停止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但这全是幻想。1923年,张謇不得不把大生一厂向银行押款还债。1925年7月,大生一、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万元。同年,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组织银行团到南通清查账目,正式接管大生各厂及欠大生款项的各公司。3、由大生纱厂等企业的结局说明了什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民族工业健康发展要求:国家独立,民族独立——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大生纱厂主要发展阶段阶段特征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萌芽并缓慢发展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黄金时代”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抵制日货运动“一战”期间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概况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彼起此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大。“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10万担19141915191619171918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1914-1918年世界发生什么大事?1914-1919年中国面粉出口情况如何?分析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两兄弟以创办茂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享有“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荣宗敬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二人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荣毅仁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2005年的11月3日上午,荣毅仁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主要发展阶段阶段特征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后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萌芽并缓慢发展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黄金时代”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抵制日货运动凋谢、萎缩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一战”期间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概况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特征(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整体水平落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特征18401860188019001920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萌芽和艰难发展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再度受挫凋谢萎缩实业救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下求生存,图发展,实业救国必然失败。状元张謇有主张,“实业救国”办纱厂。荣氏兄弟办企业,生产面粉和棉纺。民族工业步履艰,“三座大山”压身上,简单产品无力造,日用品前总带“洋”。“三座大山”不推翻,民族工业无希望。1.在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A.张謇B.周学熙C.荣宗敬D.荣德生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C.北洋军阀的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①纺织业②冶铁业③轮船制造业④面粉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外因是A.辛亥革命的冲击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C.北洋军阀的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本文标题: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828 .html